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第36章 原来你也在这里

第36章 原来你也在这里(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就在李隆基一日杀三子,震惊长安各阶层之前的前几天,有一封来自幽州的举报信,通过驿站的快马送到了李隆基的案头。  

但这位天子没有时间去管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愿意让外朝干预各地刺史和封疆大吏单独送来的“密信”。  

他宁愿多去梨园听曲谱曲,也不想整天被无聊的国事所困扰,于是便将这封信交给了高力士处理。  

信是幽州幕府观察处置使方有德写的,在信中,方有德状告今年刚刚赴任的雍丘县令令狐潮,请求朝廷将其罢免。  

方有德在信中说:令狐潮虽然是恩荫入仕,但却并不感激朝廷的恩德,私下里行为不检,令人不齿。  

这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有详细证据。  

方有德在信中详细说明了令狐潮的“风流韵事”。  

令狐潮有一幕僚叫高尚,二人情同手足,私交甚笃。令狐潮家中亦是有一美妾,他与高尚二人经常一起狎玩这个美妾,三人在一起行房极为放荡,此事远近闻名。  

后来那名美妾生下一女,居然都不知道父亲是谁,于是认作高尚女,令狐潮为其“义父”,简直荒唐至极。  

如此行为不端之人,何以为地方长官,请朝廷将其罢免吧。  

那封信就是这样写的,也就只写了这一件事。  

本来这件鸡毛蒜皮的小事高力士差不多都忘记了,结果今日看到方重勇,高力士就想到了他爹方有德那封可笑的告密信。  

这封信早就“留中不发”,被高力士束之高阁,连看都懒得再看一眼。  

你说你一个幽州观察处置使,要观察也是观察幽州的官员啊,哪怕你说朝廷应该把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拿掉,都是分内的正经事!  

可写信告状,要朝廷撤职一个河南道的县令,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因为你方有德在幽州呆得太闲了么?  

高力士百思不得其解,方有德作为朝廷安置在幽州的监察一把手,管河南道的杂事做什么呢,动机又是什么?  

不要说是跨区管事了,就算方有德是河南道的观察处置使,类似的事情李隆基也懒得管,而高力士则根本不想理会!  

银趴算啥事啊,这也值得拿出来说么?  

高力士觉得方有德完全没见识,天真得可笑。  

等方有德什么时候回来述职的时候,高力士觉得自己一定要推荐一下,让圣人带他开开眼。  

脑子里带着一些荒谬可笑的念头,高力士来到大明宫。还未进入,就有宫人通传说让高力士速速返回兴庆宫,圣人在那边的勤政务本楼等他复命。  

满头大汗的高力士,又不得不风尘仆仆的赶回兴庆宫,等见到李隆基的时候,这位大唐天子正在看奏章,面色略有些阴沉。  

“事情查清楚了么?”  

李隆基将奏章放下,语气平静的询问道。  

“回圣人,查清楚了。”  

高力士从一开始见到方重勇等人去驿站开始讲起,一直到不久前“三王”用平民之礼草草安葬完毕。  

听完整个葬礼的过程,李隆基微微有些愣神。  

他真的很想名正言顺把方重勇这帮人给收拾一顿,然而仔细揣摩了一番之后,他发现自己竟然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三王的葬礼,都是以“平民规格”来办的。李瑛等人被废,可不就是平民了么?  

“是什么人谋划这件事的呢?”  

李隆基面色不善询问道。  

“回圣人,是个孩子,还是潜邸旧臣之子。”  

高力士笑道。  

“潜邸旧臣?”  

李隆基一愣,如今还剩下的当年那批潜邸旧臣,也就陈玄礼、高力士、方有德三人而已了。  

本来前几年还有一个王毛仲,执掌禁军兵权。  

但由于那人妄自尊大,犯了李隆基的忌讳,最终被贬官后赐死了。  

王毛仲这个人不像方有德那样淡泊名利,低调无求,又不如高力士这样会做人,更不如陈玄礼这样对李隆基的事情一点也不过问。  

伴君如伴虎,优胜劣汰之下,自然是会有人出局的。而出局的结果便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方有德之子,方重勇。”  

高力士轻声说道。  

“那个傻子?”  

李隆基差点被高力士的话给逗笑了。  

“力士可不许诓骗朕啊,方有德独子,不就是那个…你我都曾见过的嘛。若是成器,早就入国子监读书了。”  

李隆基摆了摆手说道。  

国子监自汉代以来就有,各朝各代名称也不尽相同。  

贞观元年,大唐就将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同时将其设立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  

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设丞一人,主簿一人,负责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籍等具体事宜。国子监下面设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师生比例约为一比二十。  

开元时期,在读学生超过两千人,其中不乏在大唐“留学”的外国人。  

国子监的入学门槛不低,只有智力正常的,父辈官职到达一定层次的官宦子弟,才能在面试后,出示家族中担任一定级别官位的官员,所写的推荐书才能入学。  

方重勇老爹方有德的官职肯定没问题,但那时候方重勇的智商却无法通过国子监的面试。  

所以李隆基才说这个话。  

当年方重勇如果智力没问题,他就会如普通官宦子弟一般,先入国子监混混时间,然后再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