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扩军(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会被拖垮,我朝不能重蹈覆辙。”  

王朴欣慰道:“史副帅真是老夫知己,此言说到老夫心里去了,我岂会不知十六州之地必须夺回。  

可之所以向官家提出先南后北之策,乃因为打仗只有获利方可持久。  

先打南面,好打只是其一,重要的是能获得大量钱粮人丁,使我周国壮大起来。若急着打幽州,早早和辽国开战,我们就必须全力以赴和辽国开战。  

与辽国之战和南方不同,与辽国打仗是无法获利的,只能是一场旷日至今的消耗之战,咱们取了幽州然后呢?北伐草原大漠不成?那样只会靡耗财资钱帛,人力物力却毫无所获。”  

“可十六州利于防备北方”魏仁浦开口。  

王朴着急得又要开口,史从云连忙抢着说话,生怕他两吵起来,他也明白魏仁浦没太听懂王朴的意思,就比喻道:  

“魏枢密,咱们打个比方,我大周现在就是一户吃饭都只能吃半饱的人家,住在茅草房里食不果腹。  

南方对于这户人家来说就是大量的米面钱粮,北方十六州对于我们这户人家来说就是一座遮风避雨的大房子。  

咱们只能先吃饱了饭,让全家吃吃壮了,才有力气去盖一间遮风避雨的房子,如果这件事反过来做,全家人还食不果腹,就先想着去盖大房子,房子还没盖好,活干到一半人先饿死了。  

南方和北方都重要,但要分先后,要明白轻重缓急,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真妙言也!”王朴高兴的向他举杯,史从云连忙端起酒杯,和王朴同饮。  

“老夫就是这个意思,必须一步步来,要分轻重缓急,十六州要收回,可绝不是当前,时机未到,如果急功近利,很可能十数年之功毁于一旦。”  

魏仁浦也明白过来王朴的意思,便举杯道:“王知府真是深谋远虑啊。”  

看来魏仁浦也认同了王朴的考虑。  

当晚,三人一直说到很晚,以致回不去,魏仁浦和王朴都留宿在他府中。  

王朴更是把史从云这个好不容易志同道合,又和他水平在一个档次的年轻后辈当成忘年之交。  

王朴还告诉其实人人都知道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步来的道理。  

可能历史上能做到的人非常少,普通人要减个肥都很难有人坚持下去,何况这种动不动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的家国战略。  

而能坚持下来的都是雄主,如汉文帝,唐太宗等人,他们都是非常有决心和毅力的人,国家也因为他们的坚持收益非常大。  

郭荣就差不少了,虽然他自比李世民,可其实仔细看他的作为,从高平之战开始,在大略上差距是比较大的。  

史从云觉得当今皇帝的特点是勇敢、果决,但是战略眼光有所欠缺。  

有雄才,但缺乏大略。  

第二天,史从云送走了魏仁浦和王朴。  

史从云在赵侍剑的提醒下去准备了礼物,和郭廷谓一起拜会了于京城闲居的刘仁赡。  

刘仁赡被拜官检校太尉,但并没有实际职务,只是给他俸禄,安排府邸,让他在京城闲居。  

而和他一起投降的朱元等人都安排到淮南的诸州担任团练使,刺史等。  

刘仁赡虽然给了待遇去没让他做官,可能不放心他,毕竟刘仁赡本事太大。  

而且他手下的推官郭廷谓原来身份也不简单,赵侍剑悄悄告诉过他,郭廷谓应该是唐朝中书令、汾阳王郭子仪的后人。  

他于是私下问了郭廷谓,没想到还真是.......  

十一中旬,史从云从司超那里听到消息,三司使、左仆射、侍中、平章事、行寿州府事李谷就要回来了,因为他们水军奉命派船去涡口接李谷和随行人员,所以也来只会一声。  

史从云得到消息便告诉司超,水军的船要到大梁来告诉他一声。  

船到之日,他带着赵侍剑亲自去渡口迎接。  

李谷算得上他的大恩人了,当初在正阳是李谷否了李重进,让他打前锋,才有正阳大捷的战功。  

后来的淮南之战,他就是指挥十万大军打仗,李谷调度三十五民夫、乡兵为他保障大军后勤,丝毫没有出问题,淮南的战才那么好打。  

既是恩人,又是老同事。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来的人很多,汴河周边到处站的都是人,都是来迎接李谷的,而且文武两边都有不少人。  

十一月十八日,宫里来人到殿前司官署让他去见官家。  

同去的还有张永德、赵匡,宫里枢密使魏仁浦和三司使李谷也在。  

官家找他们来商量是官员控鹤军要扩编两个厢的事,这可是大事。  

每一厢按照周朝编制是两万五千人,也就是说,扩军两个厢,就是扩编五万禁军,这是件大事。  

大周禁军当前不过十二三万,扩军五万,会把禁军规模扩充到十八万左右,增加的五万也是个大数目。  

控鹤军是殿前司下属主力兵团,所以才召集他们三个殿前司高官来商议。  

扩军练兵的事情因为有驭浪直组建成功在前,史从云成为官家首选,这点张永德和赵匡都赞成,魏仁浦和李谷也没反对。  

他组建的驾浪军才组建,到了淮南战场立即爆发出强大战斗力,让人刮目相看。  

官家也看向他,让他说说想法和诀窍。  

“官家,诀窍只有一个,当年的兵仙韩信已经说过了,那就是以老兵为新兵表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