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那年花开1981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借鸡生蛋?不,他连鸡都看上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借鸡生蛋?不,他连鸡都看上了(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  

跃进服装厂,听起来名字很大气,但其实是特殊时期上马的街道工厂,由街道上的职工家属、劳动妇女组成,后来吸收了部分社会待业青年,成为了小集体企业。  

在王大力进厂之后,跃进服装厂也曾经红火了一阵子,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位的职工越来越多,生产计划却越来越少。  

这此消彼长,服装厂的效益自然就不行了,工资多年不涨不说,职工的医药费报销都出现了问题,全靠贷款支撑着过日子。  

本来嘛!厂子是集体的,贷款也是集体的,拆东墙补西墙,王大力这个厂长也能应付局面。  

但自从今年过了年,贷款就批不下来了,跃进服装厂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  

王大力找遍了关系,向上面要计划、要资金,但现在难过的厂子又不是他一家,谁都吃不饱,  

比起胳膊腿儿,比王大力粗壮的多了去了,人家嘴大多吃多占,像跃进服装厂这样一两百人的小厂子,谁管他们的死活?  

无奈之下,王大力开始变卖家底儿,今天清库存,明天卖废品,苟延残喘挨一天算一天。  

可是这境况一旦不好,工人就不好管理了,请假的、旷工的、溜号的,是越来越猖狂,  

反正厂里开工不足,大家集体过来排排坐,听你王大厂长空口白牙的念经吗?  

仅仅半年的时间,跃进服装厂的风气,就糟糕的让王大力睡不着觉。  

虽然厂子黄了,跟王大力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大不了研究研究,换个地方坐屁股就是了,再难为也难为不着他这个级别的。  

但跃进服装厂承载了王大力几十年的心血,他是真的心疼啊!  

“铃铃铃”  

电话铃响了,王大力接起来一听,是门卫打过来的。  

“厂长、厂长,门口来了几个南方人,说是要跟咱们谈点业务,要不要让他们进来?”  

“谈业务?”王大力皱起了眉头道:“不会是什么骗子吧?咱们厂有什么业务好谈?”  

“咳咳,”电话中的人压低了嗓子,道:“厂长,那人看着不简单,而且是带着钱来的,刚才他拿烟的时候我看见了,包里好几沓钱。”  

“马上让他们进来,另外你去喊一下杨主任,他今天还没来上班呢!”  

“欸,我这就去。”  

门口传达室的门卫放下了电话,收起了两盒带着洋字码的香烟,对着外面的郝健等人道:“进去吧!就那栋小楼的二楼就是厂长办公室。”  

郝健这才领着周丽娟、马千山进了服装厂。  

“郝哥,这京城人的派头都这么大吗?一个门卫就把咱给拦了半天,咱可是来给他们送钱的呀!”  

马千山一边表示着心里的不悦,一边晃动着肩膀,他还是穿不惯西装,膀子别扭的难受。  

郝健也不悦的道:“跟你说多少遍了,在家里可以叫哥,出来了要叫厂长,再记不住就让你回清水县去?”  

“我这.行吧!”  

周丽娟跟在两人后面,看得直摇头,感觉自己一行人,真就像那什么骗子。  

王大力亲自下楼迎接,把郝健等人迎到了楼上,坐下之后开始热情寒暄,套问对方的底细。  

不一会儿之后,王大力就有些疑惑,这个郝厂长听口音不像是羊城人,虽然说是从东山调动过去的,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倒是那个周会计,看起来是那么回事儿。  

这几年王大力去上面要资金,基本上都是跟这种人打交道,那股子味儿太特么熟悉了。  

“这位郝厂长,你们刚才说要跟我们厂谈业务,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业务?”  

郝健笑着道:“我们厂最近在北方开展了销售业务,而且前景不错,羊城那边距离实在遥远,就想着就近找几家兄弟单位,进行外协加工。”  

“外协加工?我们倒是干过。”王大力有些犹豫。  

跃进服装厂跟几个熟悉的小集体之间,以前确实有过类似的合作,但那都是上面给他们协调,计划外的情况他没干过。  

这要是出了问题,是要担责任的。  

“王厂长先看看我们的产品要求,再看看报价表,合适的话咱们再谈,我们还要去春华服装厂看看。”  

马千山立刻拿出了几件样品,而周丽娟也递上了一份代加工价目表。  

“春华服装厂?你们去他们那里干什么?”  

王大力一惊,多少有些沉不住气。  

春华服装厂他熟悉的很,比跃进服装厂的情况还差,  

厂长郑小丽那个老娘们儿现在眼睛都绿了,只要是钱就敢往怀里搂,郝健真要去了还有他王大力的份儿?  

再看看款式新颖的服装样品,还有那看起来还不错的价目表,王大力真的动心了。  

一个小时之后,王大力收了郝健一千块钱的定金,跟刚刚赶到的车间主任老杨一起,签下了一份来料代加工的合同。  

周丽娟默默的看着郝健的操作,为这位王厂长感到担忧。  

因为她很清楚郝健的意图,并不是什么“借鸡生蛋”,而是连下蛋的母鸡都看上了。  

郝健已经交代了马千山,让他驻留服装厂负责外协加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那些年富力强,又“郁郁不得志”的技术骨干,只要是愿意去鹏城的,工资三倍起步。  

一家半死不活的小集体工厂,一旦没有了技术骨干,唉.  

谁让小厂留不住人呢?  

不过周丽娟有些不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