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敢立军令状吗?(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吗?”
老谭气的差点儿晕过去。
他是轻汽公司最老的一匹技术工人,徒子徒孙一大帮,所以在厂里的威望很高,
但是他威望再高,也还是工人,承担不起那么大的责任。
引咎辞职,你起码得有职位才行。
而现场这么多人,也就是牛红章有资格立军令状。
但是他却久久没有说话。
因为他知道总厂的利润率,如果失去了一分厂的销售网络支持,总厂的利润率必然下降。
而一分厂现在布满全国的销售网络,是几家单位联合创建的,他牛红章还没有办法直接掌控。
这还不是最草单的,草单的是以总厂一线工人占总人数的比例,是无法达到一分厂的人均生产量的,
大上个月的时候,上面要求牛红章负责精简管理人员,提高一线工人的占比,可这都快两个月了,牛红章一共就精简了七八个软柿子,结果家里的玻璃就被砸了七八回,晚上睡觉都不安稳。
所以他希望通过“群众的呼声”,让总厂拿到1041全部生产任务,然后学习一分厂扩建增产,招收大量年轻人参加工作,也是为了提高一线工人的占比。
但他还是不敢立这个军令状,因为他浮浮沉沉几十年,深知一条铁律——要想屹立不倒,就只能要成绩,绝不担风险。
“李野,你没有资格让别人立军令状,这一次的群众意见,我会向上汇报的,希望你为了大局着想,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牛红章扔下几句话之后,还是走了。
今天他的目的达到了一半,“群众有意见”已经形成了事实,后续还是有的玩的。
接下来他只要向上打报告,表示现在的一分厂生产任务很紧,如果顺应群众的意见,把1041全部移交给总厂,绝对是双赢的大好事,到时候马兆先为了自己的成绩,也未必不支持自己。
在困境之中,就要寻求所有可以团结的人,把自己人搞的多多的,才能逆风翻盘。
看着牛红章挺拔的背影,李野知道他此刻的信心很足。
但是他却知道,就以现在总厂这些人的风气,就算是扩建增产,也无法在即将开始的市场大战之中活下来。
要不然李野早就跟马兆先完成移交,送马兆先一程了,还用牛红章“大聪明”吗?
肥水不流外人田,首先得是块肥田,盐碱地里最多种棉花,可不长庄稼。
四月十七日,上面正式做出了批复,驻城机动车制造厂并入轻汽公司,成为一分厂的一部分。
而考虑到合并之后一分厂的规模和在岗职工人数,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地步,所以把一分厂的“等级”升了一级。
于是陆知章这个一把手理所当然的晋升正处,而二十七岁的李野,也成为了轻汽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处级。
“恭喜李厂长,恭喜李处长,恭喜恭喜.”
李野的老同事,总厂供销科的岳玲珊来带了一分厂,笑嘻嘻的对他表示了祝贺。
李野佯装不悦的道:“咱们都是国家干部,可不兴说这种恭喜恭喜的话啊!”
岳玲珊嘻嘻的笑道:“是是是,是我说错了,我预祝李厂长再接再厉,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李野笑骂道:“你少废话了,咱们都是熟人,到底找我有什么事儿,直说!”
岳玲珊听到李野说“都是熟人”,脸上的笑容更盛了:“李厂长,我听说一分厂要派一套管理班子去驻城,对吧?”
李野眯了眯眼,点点头道:“对呀!你问这个干什么?”
岳玲珊嘿嘿的笑道:“我是觉得,一分厂一次性派出去那么多人,那肯定就缺人了呗!要不你把我调过来吧!”
李野看着岳玲珊,不解的问道:“你在总厂也快晋升副科长了吧!现在再到一分厂来,也没多大意思啊?”
“那可不一样,”岳玲珊直白的说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能够跟在李厂长的麾下,那一定可以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你特么就是想升官,说什么贡献?
李野叹了口气,也很坦诚的对岳玲珊说道:“如果你愿意去驻城的话,我可以安排一下,如果你不愿意去,我这里暂时没有你的位置。”
“啊”
岳玲珊顿时拉长了脸。
明明她岳玲珊跟李野是最“亲近”的同事之一,结果就连老丁的儿子都正科级了,自己还在总厂那边窝着,
本来老丁退了之后就说要给自己升副科,结果几年了还是没升,各种关系户、优秀干部层出不穷的空降。
这期间岳玲珊也不是没有找过李野,反而找过他好多次,但每次都是差之毫厘失之交臂,过后才扼腕不已。
而这一次一分厂要合并驻城车辆厂的事情,岳玲珊是知道的,但她没料到合并的提案批复的如此之快,一分厂升级之后,管理班子肯定扩充,
而且一分厂支援驻城的力度也非常大,一下子就走了几十号人,除了技术人员之外,也空出了十几个萝卜坑,
所以岳玲珊觉得自己虽然没有提前“烧香”,但是凭着跟李野的交情,占个坑是没问题的。
但是没想到李野如此绝情,竟然要让发配她去驻城才行。
我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跑到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干什么?
所以岳玲珊又一次犹豫了,她讪笑着道:“这么大的事情,我要跟家里商量一下.
老谭气的差点儿晕过去。
他是轻汽公司最老的一匹技术工人,徒子徒孙一大帮,所以在厂里的威望很高,
但是他威望再高,也还是工人,承担不起那么大的责任。
引咎辞职,你起码得有职位才行。
而现场这么多人,也就是牛红章有资格立军令状。
但是他却久久没有说话。
因为他知道总厂的利润率,如果失去了一分厂的销售网络支持,总厂的利润率必然下降。
而一分厂现在布满全国的销售网络,是几家单位联合创建的,他牛红章还没有办法直接掌控。
这还不是最草单的,草单的是以总厂一线工人占总人数的比例,是无法达到一分厂的人均生产量的,
大上个月的时候,上面要求牛红章负责精简管理人员,提高一线工人的占比,可这都快两个月了,牛红章一共就精简了七八个软柿子,结果家里的玻璃就被砸了七八回,晚上睡觉都不安稳。
所以他希望通过“群众的呼声”,让总厂拿到1041全部生产任务,然后学习一分厂扩建增产,招收大量年轻人参加工作,也是为了提高一线工人的占比。
但他还是不敢立这个军令状,因为他浮浮沉沉几十年,深知一条铁律——要想屹立不倒,就只能要成绩,绝不担风险。
“李野,你没有资格让别人立军令状,这一次的群众意见,我会向上汇报的,希望你为了大局着想,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牛红章扔下几句话之后,还是走了。
今天他的目的达到了一半,“群众有意见”已经形成了事实,后续还是有的玩的。
接下来他只要向上打报告,表示现在的一分厂生产任务很紧,如果顺应群众的意见,把1041全部移交给总厂,绝对是双赢的大好事,到时候马兆先为了自己的成绩,也未必不支持自己。
在困境之中,就要寻求所有可以团结的人,把自己人搞的多多的,才能逆风翻盘。
看着牛红章挺拔的背影,李野知道他此刻的信心很足。
但是他却知道,就以现在总厂这些人的风气,就算是扩建增产,也无法在即将开始的市场大战之中活下来。
要不然李野早就跟马兆先完成移交,送马兆先一程了,还用牛红章“大聪明”吗?
肥水不流外人田,首先得是块肥田,盐碱地里最多种棉花,可不长庄稼。
四月十七日,上面正式做出了批复,驻城机动车制造厂并入轻汽公司,成为一分厂的一部分。
而考虑到合并之后一分厂的规模和在岗职工人数,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地步,所以把一分厂的“等级”升了一级。
于是陆知章这个一把手理所当然的晋升正处,而二十七岁的李野,也成为了轻汽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处级。
“恭喜李厂长,恭喜李处长,恭喜恭喜.”
李野的老同事,总厂供销科的岳玲珊来带了一分厂,笑嘻嘻的对他表示了祝贺。
李野佯装不悦的道:“咱们都是国家干部,可不兴说这种恭喜恭喜的话啊!”
岳玲珊嘻嘻的笑道:“是是是,是我说错了,我预祝李厂长再接再厉,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李野笑骂道:“你少废话了,咱们都是熟人,到底找我有什么事儿,直说!”
岳玲珊听到李野说“都是熟人”,脸上的笑容更盛了:“李厂长,我听说一分厂要派一套管理班子去驻城,对吧?”
李野眯了眯眼,点点头道:“对呀!你问这个干什么?”
岳玲珊嘿嘿的笑道:“我是觉得,一分厂一次性派出去那么多人,那肯定就缺人了呗!要不你把我调过来吧!”
李野看着岳玲珊,不解的问道:“你在总厂也快晋升副科长了吧!现在再到一分厂来,也没多大意思啊?”
“那可不一样,”岳玲珊直白的说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能够跟在李厂长的麾下,那一定可以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你特么就是想升官,说什么贡献?
李野叹了口气,也很坦诚的对岳玲珊说道:“如果你愿意去驻城的话,我可以安排一下,如果你不愿意去,我这里暂时没有你的位置。”
“啊”
岳玲珊顿时拉长了脸。
明明她岳玲珊跟李野是最“亲近”的同事之一,结果就连老丁的儿子都正科级了,自己还在总厂那边窝着,
本来老丁退了之后就说要给自己升副科,结果几年了还是没升,各种关系户、优秀干部层出不穷的空降。
这期间岳玲珊也不是没有找过李野,反而找过他好多次,但每次都是差之毫厘失之交臂,过后才扼腕不已。
而这一次一分厂要合并驻城车辆厂的事情,岳玲珊是知道的,但她没料到合并的提案批复的如此之快,一分厂升级之后,管理班子肯定扩充,
而且一分厂支援驻城的力度也非常大,一下子就走了几十号人,除了技术人员之外,也空出了十几个萝卜坑,
所以岳玲珊觉得自己虽然没有提前“烧香”,但是凭着跟李野的交情,占个坑是没问题的。
但是没想到李野如此绝情,竟然要让发配她去驻城才行。
我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跑到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干什么?
所以岳玲珊又一次犹豫了,她讪笑着道:“这么大的事情,我要跟家里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