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镇妖博物馆 > 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途径你,你见证我

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途径你,你见证我(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  

“南来北往,不会出错呢?”  

这个心中忧伤,思绪涌动的少年一直等到外面都黑了下来。  

肚皮饿的咕噜咕噜,才记起爬起来看老师给的竹简,一边看一边啃干粮,展开竹简,只是扫了几眼,动作骤然凝滞,而在后世,在幽暗灯光下,老者同样辨认这,那一行行文字,呢喃低语:  

《礼记·儒行》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  

“儒有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不慁君王,不累长上,不闵有司…”  

老人呢喃,而在两千多年的时候,那少年儒生眼睛越来越大,身躯颤抖。  

最终那跨越岁月的低语,就仿佛是当年那已然老迈的夫子,看到弟子堂皇道出这样的话时候眼底的光一样——那时捧着竹简的黝黑少年眼里散发出的,是一脉相承的光,夫子死去,而那光不曾熄灭,不曾,而是通过文字,留在他的眼底。  

他声音越来越大,越发地气血澎湃,越发地思路清晰,直到最后,大声道出了最后的一段话。  

“故曰,儒侠!”  

这捧着竹简的少年连干粮都忘记吃,仿佛顿悟一般滞住。  

在过去,曾经的年迈夫子看着说出这番话的刚直弟子,仿佛看到天下最灿烂的宝玉,曾经前所未有地畅快大笑着,道:“那么,我且问你啊,你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将你这一身不臣天子,不事诸侯的傲骨和才华放出来呢?”  

少年御者难得拿到诸师兄弟的第一,洋洋得意,手中持鞭。  

堂皇道:“若有山河一统之人,我辈自然助之。”  

而在春秋年间,黝黑少年捧着这泛着枯黄之意的竹简,怔怔失神,最终呢喃着那一句句话语,可杀不可辱,不求富贵,不臣天子,直到耳畔传来了老师的话语:“翟!翟!”  

“墨翟!你还好吗?!”  

直到最后大喊一声话语,黝黑少年才反应过来,看到老师的担忧目光,低声道:“我还好,老师…”摇了摇头,仍旧觉得心胸澎湃,仿佛一直苦思冥想的东西终于要喷薄而出,仿佛以它山之石攻玉,前方已经坦途。  

憨直沉静的夫子樊迟抚着他的头,低语着叹息:  

“我还是无法教导好你啊,无法解答你的疑惑。”  

黝黑少年用力摇了摇头。  

握着竹简的手更加用力,他们一并走出这里,迎着光越走越远,最终那樊迟夫子真的无法再教导那面容黧黑的少年,他自叹着我不再是你的老师,放那少年回归天地之间,而少年也和儒家敌对,重新开辟了新的道路。  

但是啊,年轻的樊迟曾经问过夫子,什么是仁呢?  

夫子告诉他,爱是仁。  

故而——  

《墨子·经说下》——仁,仁爱也!  

文脉是不会被斩断的。  

窗外汽车驶过道路,风吹过红尘。  

现代的老人从笔记里翻出了最初的记录,看到了那一卷‘记’的记录,轻轻念出了写下这一段文字真正的人,也是那个作为夫子御者,蒙受教导,仿佛南山之竹的弟子唯一留下的文字,低语道:  

“渊…”  

PS:今日第二更……四千八百字,  

其实我打算将剩下的部分回忆和现实对照着来,感觉历史间隙里的真实感和联系,这是真正存在于《礼记》的一段话,在我看来,或许也是古代的儒家弟子和后来的儒家弟子的不同。  

难以想象,曾经能有人说出,‘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的儒家。  

怎么会变成那个,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儒啊。  

另外,你们是怎么猜出那么一堆的啊,魂淡。(附猫猫手拿扳手扶车抽烟图)加的第三更…看状态,缓了口气。捧茶,泼茶,把茶换成红牛,喝红牛,吐气,叠BUFF。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