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镇妖博物馆 > 第三百七十七章 过往之缘,来时之法

第三百七十七章 过往之缘,来时之法(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了吗?”  

卫渊回答道:“女娇还在。”  

意思是禹王和契都已经不在。  

禹王。  

祝融下意识摸了摸左眼的眼眶,道:“禹啊,姒文命,这个名字可真是取错了,不过除此之外,那一次的仪典还算不错…”  

“之前,典仪的时候,我记得,你还做了一件陶器。”  

卫渊回忆起来女娇看智障一样的眼神,嘴角抽了下。  

“嗯…是,是有这么一件。”  

祝融感慨道:“看到了你,才发觉到岁月流逝。”  

“可往日种种,就仿佛只是一梦之前,仍旧清晰。”  

不,把仿佛去掉。  

对你来说,确实只是一场大梦了。  

卫渊没好意思说,周围的神殿气息重新构建,其余人无法靠近,而祝融随手一拂,在神殿当中有一座陶器飞出,落在了卫渊和祂身边,那是三皇五帝时代的风格,但是粗狂之下,羽人轻盈的气质却清晰表露出来。  

羽民国的材质,和涂山部,和轩辕丘都不同。  

所以最终创造出来的陶器也有不同的质感。  

卫渊手指轻轻摩挲这一件曾经由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  

感觉到了一丝丝熟悉的气机,顺势施展出了最初学习到的神通,眼前闪过了这件器物过往的经历——被祭祀被崇敬,甚至于被当做祝融神的神器而得到了殊荣,在一场一场的祭祀当中待在了最中央的位置。  

还因为上面的记录,还原了神代的羽人国之舞。  

星光洒落如雨。  

卫渊眼前的画面道道闪过,仿佛瞬间看过了数千年的岁月。  

最后他看到了这件陶器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场祭祀,那时候他自己虽然被女娇所埋怨,但是仍旧被拉走,参与南方火神祝融麾下国度的盛典,羽民国,周饶国,三苗国,贯匈国,凡海外南经所记录的国土民众都来参与。  

他们脸上带着装饰以烈焰的面具,载歌载舞,意即是忽略自身的种族,今日这里都是火神祝融的子民,能够与他族同乐,渊和女娇同样带着面具,只是女娇担心禹,提前回去,最后走之前告诉他可以随便转转。  

但是记住不要招惹那些其余种族。  

不过被找事也不要怕,回去找他们。  

至于那件陶器,就只是随意放在了一个摊位上,用来展示。  

祝融大祭相当热闹,各国的货物也是应有尽有,连涂山氏的货物都有看到,最后渊看到了一件很有羽民国风俗的羽毛装饰,弯下腰饶有兴趣地看着,而在他的背后,一名气质高远的女子,牵着同样戴着面具的小女孩走过。  

渊下意识抬起头来,中间有扛着货物的三苗国商人大声叫卖着走过。  

他回过头看向羽民国的摊主。  

“这个羽毛装饰多少石币?十枚轩辕丘的石币,可以吗?”  

来自涂山部的年轻匠人扒拉着那些材料,很有兴趣地问:  

“羽毛的纹路,可以用在制陶上,作为装饰。”  

在他的背后,那穿着三叠白衣白裙的小女孩收回视线,伸出手指碰了下陶器,声音软糯安静。  

“用玉石,可以换这一个陶器吗?”  

“纹路很好看。”  

“这个不行…”被委托看顾陶器的少女遗憾道:  

“这是来自中原的客人做的,已经被祭祀大人决定保留了。”  

“你在开玩笑啊。”卖羽毛的摊主连连摇头:“这是苍鹰最好看的羽毛,哪儿那么点石币就可以,就是轩辕丘那边的石币也不行啊,得再加点。”  

小女孩身边的女子轻轻弯腰,道:“如果要的话,小妹,可以再选些其他的,这里的玉器和陶器还有不少。”那位羽民国少女也带着歉意推荐了些其他的玉器,戴着面具的小女孩却始终没有看上,最后摇了摇头,道:  

“那不用了,玄女姐姐,我们走吧。”  

玄女无奈道:“也好。”  

“还喜欢什么,看看吧。”  

“嗯。”  

玄女拉着这昆仑山最后的,也是尚且没有名字的天女混入灯火辉煌当中,而她们背后,最终心满意足得到异兽羽毛的青年站起来,拍了拍衣摆上的尘土。  

山海之世,万类大同,而人与神彼此擦肩而过,毫无察觉,混入人海。  

这不过是过往记忆里平淡无奇的一日。  

却也被陶器所印刻下来。  

你我的缘法,早已在过往开始。  

卫渊眼前的画面消散,祝融神望向他:“你似乎看到了什么?”  

卫渊点了点头,心中突然有想要立刻回到人间的感觉,望向祝融,道:  

“祝融神,这陶器,可以给我吗?”  

“我可以给你重新造一个。”  

而这个时候。  

刑天神发现,自己的斧头被扣下了。  

根本飞不回来。  

刑天陷入沉默,失去了大脑的逻辑开始运转——  

你挑战我。  

然后顺手把我斧头给顺了?!!  

轩辕都没有这么狂啊!  

我今天不给你来一下,你就不知道战神的名号是怎么来的!  

沉默之后,刑天抄起盾牌,一口气奔出数十里,却又觉得右手少了什么东西。  

刑天沉思。  

转身奔回常羊山。  

顺势拎起了旁边装了一半盐巴的巨大陶缸。  

拈了拈。  

迈开大步奔出了常羊山。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