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典文学 > 品花宝鉴 > 第五十九回梅侍郎独建屈公祠屈少君重返都门地

第五十九回梅侍郎独建屈公祠屈少君重返都门地(2/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沿门乞食,古之英雄尚且不免,我何等之人,敢以为辱?就冻死饿死,也死 得光明天大,决不教人笑话,做那些贪生怕死,亡廉丧耻的事来。”一头说,已不顾而走。石翁手里还捏着银包,听了这几句话,犹如钢刀削了他的老牛皮,气得须眉欲竖,真是平生未有之事。羞恼变怒,欲要发作,但看琴仙不知走到何处去了,刘喜看着他的摊子不能进来。石翁只得收了银包,恨恨而出,便在刘喜面前,把琴仙痛斥了一顿,说他不识好歹,不受抬举,将来的事情,他一些不照管了,上轿而去。刘喜也摸不着头脑。
到收摊时进来煮饭,见琴仙尚在房里哭泣,刘喜又劝了他,讲了些懵懂话。琴仙又不能将石翁的歹意告诉他,只好闷在心里,惟有呜咽而已。暂且按下不题。
且说梅士燮在江西学院任上,取士有方,文风大振。而且扬芳表烈,阐微显幽,奏了十数件要事,九重大悦,即将梅士燮一月三迁,先升了詹事府正詹事,又升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复升吏部左侍郎,现着来京供职。江西学政改放了陆宗沅。梅侍郎近又得了家信,已知子玉取了宏词,授职编修,又知娶了媳妇,心中大乐,即日起身还京。官场应酬无暇细述,自然纷纷的阻道送行。梅侍郎于十一月初一日起程,正是一帆风送滕王阁。行了十日,到了南京,要在家耽搁几天,祭扫坟墓,查理田园,周恤亲戚。到了两日,第三日去拜制台,谈了一会。
制台讲起:“江西有个通判屈本立,可认得么?”梅侍郎答以相好。制台就将屈本立死在南京,其行李盘费为三个长随窃逃,侯石翁代他嗣子报了,行文到江西。昨接江西巡抚移文,内开:吉安府差役拿获窃犯张贵、钱德二名,搜出南昌府通判凭文一角,皮箱两口,内存白银三百十七两零,金镯一个,衣服若干件,一并着役赍解前来,但此衣物等须交还他嗣子收领。那二犯现收禁江宁县监,还有从犯一名汪升,已经身故了。但不知他嗣子下落,须问石翁便知。梅侍郎听了,心里颇为恺恻,又 想:“道翁并无嗣子,想是近来过继的了。”便辞了制台,到凤凰山来拜石翁。石翁连忙接进,先道了喜,叙了契阔,即问宦囊如何。士燮笑道:“晚生靠祖宗的余荫,稍有几亩薄田,尽够饔飧,无须另积囊橐。论江西,虽不算富厚之邦,也算膏腴之地。若不论公明,任行暧昧,此行原也可腰缠十万,顾盼自豪。不敢瞒老前辈,晚生于各棚内规减去三分之二,其实比京官还强几倍呢。”石翁道:“吾兄清正,一乡所知。此行已邀筒任,不久移节封疆。且令郎英年逸隽,海内人才,共皆钦仰,正是德门世庆。”士燮谦让了一番,即说起方才制台所问道生之子安在。石翁闻他提起琴仙,心上很想说他不好,叫士燮不必理他,忽又天良不昧,失口说了一句:“此子甚佳,现在旱西门内护国寺,离此不远。”士燮又问了些闲话,便告辞回家。
明日,先着人到护国寺问了,说要亲自过来,又遣人送了道翁一封奠仪,自己备了祭桌,到护国寺来。刘喜手忙脚乱,请个小和尚看了摊子,进来伺候。琴仙穿了孝衣,帏间俯伏,知是子玉的父亲,心里虽喜,然倒有些虚心,恐他风闻前事,问起他的根本来,甚是惶恐。只见梅侍郎进来上了香,奠了酒,行了礼,请出琴仙来。琴仙上前叩谢了。梅侍郎挽起,先把琴仙一看,点了一点头,叹了一声,道:“道翁可为有子。”便问:“世兄尊庚多少?”琴仙答道:“十七岁。”梅侍郎又问道翁怎样病故,及现在他的光景,琴仙细细说了一遍。梅侍郎叹道:“尊公在日,海内知名,到处自有逢迎。就论此地,相好也不少。怎么一故之后,没有一个人来问一问?炎凉之态,令人可恨。如今且喜你失去的东西追了些回来,现在制台处,因不知你的下落,托我访问,明日就可去领回的。”又道:“尊公葬事一切在我,我回去就着人去找地,先安葬了,再说 别事。”琴仙想道:“与其葬在别处,不如葬在莫愁湖杜仙女坟上,原是父女。”又恐梅侍郎不信,委委曲曲的讲了那底里。
梅侍郎半信不信的道:“明日我且去看看,问问地方,可以买得,就是那块。”琴仙一面看那梅侍郎的相貌,却与子玉半点不像,生得身瘦而长,一脸秋霜,凛然可畏,将近五十岁光景。
此时琴仙称呼士燮为大人,自己为晚生。梅侍郎道:“你尊公与我二十年交好,祖上还有年谊,你叫我为世叔,自己称侄就是了。方才这个称呼,倒觉疏远。”说了些话,也就去了。琴仙心内安稳,且十分感激,意欲求他携带进京,尚有几天耽搁,且慢慢商量罢。明日,带了刘喜即去拜谢,梅侍郎命家人代琴仙写了领状,将失物领了出来,送还琴仙。琴仙从此得了生路,见两箱尽是他的衣服,尚余三百十七两银子,还有个金镯与零星几样玩器,便有恃不恐,与刘喜说葬事盘费都已有了,刘喜也甚喜欢。琴仙因是绸缎细毛衣服不好穿,就拿出几十两银子,只得自己同了刘喜,到衣铺里去买两套素面羔皮的称身衣服,刘喜也买了一身。
这两日,梅侍郎托人找买坟地,尚无回信。晚间睡了,梦见屈道翁纱帽红袍,欣然而来。士燮见了大奇,便问他为何这样打扮?道翁也不讲明,执着士燮的手道:“明公不忘故旧,仗义恤孤,泉下人衔环难报,小女现寓莫愁湖畔,乞以骸骨付之,死且不朽。小儿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