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李老吝财招盗劫仙官阅卷授诛心(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子折辨善恶根因,彰明报应事理。祖师虽然不言,亦常因人恳问,就事指明,每于慧照中,过去未来,明如观火,点化应验,就如响之应。
这李大老为盗劫了金宝,恼了一场,悔却不听僧言,却复到庵中叩问道:“小子晦气,也是不自了明道理,有此祸害。如今财去家虚,欲效前行,助济贫乏。连小子也至贪乏有日也。但此后还求指教度脱。”祖师微笑,看着尼总持道:“徒弟,你于静定之余,已有诛心之册,当示开度,以指迷途。”尼总持听了师言,惊异起来,暗忖道:“仙官授我诛心册籍,叫我六耳不传,如何我师知觉?我想老祖灵明,洞彻万事未来,必有前知。”只得忙忙答应道:“弟子自当查勘,以示开度。”当时道副二师听得说诛心册籍,便齐问道:“尼师,甚么诛心册?”尼总持不敢说出,但道是祖师教旨,二师乃近师前拜求教旨。祖师亦不言,但据诛心二字发明一偈,说道:
人心本虚,应物多幻。
外显谦恭,明瞒暗算。
幽实神知,理有折辨。
真伪自分,直诛其叛。
祖师说偈毕,二师拜受教旨。尼总持乃向李老说道:“你莫嗟贫,应有贫过善信的;你莫恨盗,尚知财帛傥来之物。老善信,你身也原不有,何况财帛?你早知财帛招盗,几乎丧了残生,何不当初早散些济贫?小僧之言,殊为冒犯,但从此老善信只当祖上不曾遗下这财帛,便是自挣的,也只当不曾挣得。省了烦恼,保重身体。为今日计,小僧又替老善查勘报应根因,已作了对症药石,无复后患了。”当下李老听了点首。众僧与往来各善信都称好言语,真乃诛心之论。却说尼二师对症药石,无复后患,却是何说,下回自晓。
这李大老为盗劫了金宝,恼了一场,悔却不听僧言,却复到庵中叩问道:“小子晦气,也是不自了明道理,有此祸害。如今财去家虚,欲效前行,助济贫乏。连小子也至贪乏有日也。但此后还求指教度脱。”祖师微笑,看着尼总持道:“徒弟,你于静定之余,已有诛心之册,当示开度,以指迷途。”尼总持听了师言,惊异起来,暗忖道:“仙官授我诛心册籍,叫我六耳不传,如何我师知觉?我想老祖灵明,洞彻万事未来,必有前知。”只得忙忙答应道:“弟子自当查勘,以示开度。”当时道副二师听得说诛心册籍,便齐问道:“尼师,甚么诛心册?”尼总持不敢说出,但道是祖师教旨,二师乃近师前拜求教旨。祖师亦不言,但据诛心二字发明一偈,说道:
人心本虚,应物多幻。
外显谦恭,明瞒暗算。
幽实神知,理有折辨。
真伪自分,直诛其叛。
祖师说偈毕,二师拜受教旨。尼总持乃向李老说道:“你莫嗟贫,应有贫过善信的;你莫恨盗,尚知财帛傥来之物。老善信,你身也原不有,何况财帛?你早知财帛招盗,几乎丧了残生,何不当初早散些济贫?小僧之言,殊为冒犯,但从此老善信只当祖上不曾遗下这财帛,便是自挣的,也只当不曾挣得。省了烦恼,保重身体。为今日计,小僧又替老善查勘报应根因,已作了对症药石,无复后患了。”当下李老听了点首。众僧与往来各善信都称好言语,真乃诛心之论。却说尼二师对症药石,无复后患,却是何说,下回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