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赐环诏一朝联三媛(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写了一庚帖,付与红生。红生接过,因请太夫人拜见。西苓遂着侍婢请出沈母,向着红生,再三致谢救子之恩。
当下红生辞别西苓,即至方家。方老安人与方兰,十分恭敬,备陈前日负盟之愆。红生笑而不答。遂到方公墓上祭拜,以谢当日知遇厚情。
旋到何家,拜见已毕,即取沈家庚帖,递与何馥道:“此是敝友沈西苓之妹,年方二八,才貌双全。只今西苓现为工部员外,与弟乃是莫逆至交,为此特来与老舅作伐。”何馥道:“感蒙老姊丈盛情,自当拜领。”便即择日纳采,即于是秋完姻。当花烛之夕,红生与媚娘同去贺喜。只见二位新人,长短适均,容色相敌,翩翩然一对佳夫妇也。乃作词以贺之曰:
天上玉梅清瘦,院外笙歌迭奏。青鸟度蓝桥,却喜仙郎成就。知否?知否?就里春光暗透。
——右调《如梦令》知
次日红生归去,闻知曹士彬在项工部家设帐,便同沈西苓,何猗兰前去拜望。曹士彬见二生俱跻贵显,大笑道:“二三子俱已作云中人,只愧我这领破青衫,不知几时脱下。”其年苏州提学考取童生,红生即为何馥写书作荐,何馥便获入泮。既而又闻,报到沈西苓升了户部侍郎。红生即持刺往贺。坐席未定,又见京报人报着,红生亦升了兵部左堂。遂即并辔至京。次年何馥科举入场,正值项工部主考,出京之时,曾受红、沈所托,遂领了南直乡荐。曹士彬与项工部有宾主之情,亦得与榜。
红生在京,忽一日报到,扬州都督庄伟人,将本职印章,及谢表一缄,挂在无双亭上,竟向终南山修道去了。红生对沈西苓道:“庄伟人进退希奇,其视富贵功名,浑如空花野草,真是大丈夫作为,使我一闻此信,顿觉宦情灰冷。窃念小弟与兄,既已功成名遂,亦当知止,步其后尘可也。”沈西苓道:“仁兄所言,与弟意吻合。若不急流勇退,窃恐宦海无边,终遭复溺耳。”两人即日上疏,致仕而归,一同到家。
红生孝事父母,亲奉甘旨。三位夫人,琴瑟调和。那凌霄因有数幸之情,令充下陈。自此,吟风弄月,行乐追欢,俱不消细说。
光阴如箭,倏忽间过了三载。忽一日,有一道士闯进大门,管门的拦阻不住,竟被他走入中堂。管门的连忙传禀进去,红生带了仆从,出来一看,只见那道士:赤面碧眼,草履箨冠,背上横着一把剑儿,破衲中露出两臂毛长寸许,举动古怪,竟不像个咬菜根的。红生问道:“老师父从何到此?”那道士道:“我当初原是个杀人的祖宗,今做了怕死的菩萨。老擅越就不认得了么?”红生听说,到也惊疑起来。便留坐问道:“敢问师父,可是化斋么?”那道士大声道:“我不为化斋而来。”便于背上解下宝剑,说道:“这件莽东西,久已用不着了。谨此奉璧。”红生接过手中,仔细一看,才晓得就是庄伟人。慌忙与他相见。施礼,看坐道:“庄兄,只闻你弃官入道,谁想尊容改变,令小弟一些也认不出了。”即命厨下置酒款待。庄伟人道:“贫道只为还剑而来,山中白云,限期相候,不及奉扰了。”红生因叩请长生之术,庄伟人道:“内丹外丹,都是不容易的功夫。你要益寿延年,只把广成大仙十二字的题目做起。”红生道:“怎的叫做十二字题目?”庄伟人道:“必净必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这便是十二字的长生妙诀。”红生又挽住问他居住何山,庄伟人挥手道:“三年前还有止息之地,近来无有安顿处了。”言讫,飞步而去。
红生自此清心寡欲,同着三位夫人,共修积气累精之术。后数年,沈西苓过访,见红生容颜转少,因问道:“仁兄别后,反觉少年了。”红生便道及庄伟人送还宝剑,并传十二字的仙诀。沈西苓请出三位夫人,看了一看,不禁大笑道:“足下爱花,今更能养花,而因以自养。直是宝惜造化的手段。”因绘其斋额曰:“宝玄斋。”后红生徒居村僻,匿隐姓名,只自称宝玄居士。
看官们,只这一套故事,业已讲毕。在下的还有几句后文。人都道红生只一把宝剑,做出许大规模。分明是英雄亏着宝剑。若论宝剑,落在庄伟人手里,做出许大局面,许大功名,却还是宝剑靠着英雄。这怎么说,总之是红生送得不差,所以有了这本故事。说来到底是古人两句道得好:
红粉赠与佳人,宝剑传与烈士。
当下红生辞别西苓,即至方家。方老安人与方兰,十分恭敬,备陈前日负盟之愆。红生笑而不答。遂到方公墓上祭拜,以谢当日知遇厚情。
旋到何家,拜见已毕,即取沈家庚帖,递与何馥道:“此是敝友沈西苓之妹,年方二八,才貌双全。只今西苓现为工部员外,与弟乃是莫逆至交,为此特来与老舅作伐。”何馥道:“感蒙老姊丈盛情,自当拜领。”便即择日纳采,即于是秋完姻。当花烛之夕,红生与媚娘同去贺喜。只见二位新人,长短适均,容色相敌,翩翩然一对佳夫妇也。乃作词以贺之曰:
天上玉梅清瘦,院外笙歌迭奏。青鸟度蓝桥,却喜仙郎成就。知否?知否?就里春光暗透。
——右调《如梦令》知
次日红生归去,闻知曹士彬在项工部家设帐,便同沈西苓,何猗兰前去拜望。曹士彬见二生俱跻贵显,大笑道:“二三子俱已作云中人,只愧我这领破青衫,不知几时脱下。”其年苏州提学考取童生,红生即为何馥写书作荐,何馥便获入泮。既而又闻,报到沈西苓升了户部侍郎。红生即持刺往贺。坐席未定,又见京报人报着,红生亦升了兵部左堂。遂即并辔至京。次年何馥科举入场,正值项工部主考,出京之时,曾受红、沈所托,遂领了南直乡荐。曹士彬与项工部有宾主之情,亦得与榜。
红生在京,忽一日报到,扬州都督庄伟人,将本职印章,及谢表一缄,挂在无双亭上,竟向终南山修道去了。红生对沈西苓道:“庄伟人进退希奇,其视富贵功名,浑如空花野草,真是大丈夫作为,使我一闻此信,顿觉宦情灰冷。窃念小弟与兄,既已功成名遂,亦当知止,步其后尘可也。”沈西苓道:“仁兄所言,与弟意吻合。若不急流勇退,窃恐宦海无边,终遭复溺耳。”两人即日上疏,致仕而归,一同到家。
红生孝事父母,亲奉甘旨。三位夫人,琴瑟调和。那凌霄因有数幸之情,令充下陈。自此,吟风弄月,行乐追欢,俱不消细说。
光阴如箭,倏忽间过了三载。忽一日,有一道士闯进大门,管门的拦阻不住,竟被他走入中堂。管门的连忙传禀进去,红生带了仆从,出来一看,只见那道士:赤面碧眼,草履箨冠,背上横着一把剑儿,破衲中露出两臂毛长寸许,举动古怪,竟不像个咬菜根的。红生问道:“老师父从何到此?”那道士道:“我当初原是个杀人的祖宗,今做了怕死的菩萨。老擅越就不认得了么?”红生听说,到也惊疑起来。便留坐问道:“敢问师父,可是化斋么?”那道士大声道:“我不为化斋而来。”便于背上解下宝剑,说道:“这件莽东西,久已用不着了。谨此奉璧。”红生接过手中,仔细一看,才晓得就是庄伟人。慌忙与他相见。施礼,看坐道:“庄兄,只闻你弃官入道,谁想尊容改变,令小弟一些也认不出了。”即命厨下置酒款待。庄伟人道:“贫道只为还剑而来,山中白云,限期相候,不及奉扰了。”红生因叩请长生之术,庄伟人道:“内丹外丹,都是不容易的功夫。你要益寿延年,只把广成大仙十二字的题目做起。”红生道:“怎的叫做十二字题目?”庄伟人道:“必净必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这便是十二字的长生妙诀。”红生又挽住问他居住何山,庄伟人挥手道:“三年前还有止息之地,近来无有安顿处了。”言讫,飞步而去。
红生自此清心寡欲,同着三位夫人,共修积气累精之术。后数年,沈西苓过访,见红生容颜转少,因问道:“仁兄别后,反觉少年了。”红生便道及庄伟人送还宝剑,并传十二字的仙诀。沈西苓请出三位夫人,看了一看,不禁大笑道:“足下爱花,今更能养花,而因以自养。直是宝惜造化的手段。”因绘其斋额曰:“宝玄斋。”后红生徒居村僻,匿隐姓名,只自称宝玄居士。
看官们,只这一套故事,业已讲毕。在下的还有几句后文。人都道红生只一把宝剑,做出许大规模。分明是英雄亏着宝剑。若论宝剑,落在庄伟人手里,做出许大局面,许大功名,却还是宝剑靠着英雄。这怎么说,总之是红生送得不差,所以有了这本故事。说来到底是古人两句道得好:
红粉赠与佳人,宝剑传与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