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典文学 > 赛花铃 > 第四回俏丫鬟带月闯书斋

第四回俏丫鬟带月闯书斋(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第四回俏丫鬟带月闯书斋
红生不见了《蝶恋花》词那幅笺纸,再四诘问紫筠,紫筠忽然醒起道:“那一日,只有凌霄姐在此闲耍半晌,除非是他拿去。”红生道:“他又不识个字儿,拿去何用。”正在猜疑不定,恰值凌霄持着午膳走至。红生满面堆着笑容,扯住问道:“前日砚匣底下,有一张笺纸,上面写着几行字儿的,被着姐姐拿去,望乞捡还。”凌霄道:这也好笑,我要这笺儿何用,为何向我取索。想是那一日,我家小姐在此闲玩,或者是他拿去了。”红生道:“既是小姐拿去,烦乞姐姐讨来还我。”凌霄也不回言,竟至绣房,向着素云,道其所以。素云见说,即忙取出花笺,递与凌霄道:“我要这笺儿何用,你可拿去掷还了他,切莫与外人知道。”凌霄应了一声,遂又趋出书斋,带笑说道:“小姐说要他无用,着我送还了你。”红生慌忙展开一看,却不是前日的笺纸,又别是新诗一绝。其诗道:
懒抚焦桐懒赋诗,满怀幽思倩谁知。
鸟啼花落春将去,总是香闺肠断时。
红生看毕,暗暗惊喜道:“原来小姐才情如许,深愧小生薄福,何以消受。只是室迩人遐,使我一片相思,顿添几倍,小姐小姐,你但知鸟啼花落,乃是断肠时候。亦曾想着凄凉孤馆,有欲化之魂否。遂于笺后题词一首道:
人在曲房,仙洞惆怅,佳期如梦。青鸟带书来,空把相思传送。珍重珍重,盼煞隔墙花动。
——右调《如梦令》
红生写毕,也瞒着凌霄道:“这幅笺儿不是我的,想是小姐错把拿来。不敢相留,烦乞姐姐带去,纳还妆次。”凌霄不知头脑,便即取词而去。
次日,红生正在回廊之下,徘徊独步。忽见凌霄走至,红生含笑问道:“姐姐此来,想必小姐更有话说。”凌霄道:“如今将原笺还你了。”红生接过一看,却又是一首新词。只见上面写道:
庭院深沉人悄悄,几阵狂风,断送花容老。梦破翻嫌莺语巧,云埋咫尺书窗杳。
未卜佳期何日好,秦晋空联,反觉添烦恼。昨夜月明愁更绕,笛声吹破关山晓。
——右调《蝶恋花》
红生展玩数四,不觉叹息道:“谁想小姐如此厚情,一片幽思,已展于尺幅之内。却教我旦暮间何以排遣。因想此事,必须求着凌霄,或者得与小姐,相见一面。”遂将素云瞒着他,暗寄情词之意,备述一遍。凌霄亦叹息道:“原来小姐恁般多心,连我也瞒着了。只怕非我也成就不得好事。”此时,适值紫筠不在,红生四顾无人,不觉情兴勃勃,便将凌霄一把搂住。凌霄满面涨红,用力死挣道:“快些放手,我若声张起来,只怕羞破了你的脸皮。”那红生毕竟胆怯,惟恐叫喊,将手放松。凌霄乘势挣脱,便一溜烟走进去了。红生刚欲掩门,恰遇西苓走至,即邀进坐下。红生道:“细观仁兄,若有不豫之色,何也?”西苓叹息,答道:“我与兄聚首数年,今一旦远别,能无怅怅。”红生道:“有何事故,便欲归去?”西苓道:“昨闻宗师回省,弟以正考见遗,要先往省城告考。倘获侥幸,则与仁兄同赴科场。若仍不取,有一敝友在京,就到北监营谋了。只在明旦一别,后会难卜,以是不免怏怏耳。”其夜,二人唧唧哝哝的直话至二鼓就寝。到得鸡鸣时候,西苓即便起来,收拾行李,向着方公与曹士彬,辞别而去。红生独送至十里之外,口占一词为别。其词曰:
乱烟霏远树,鸡唱天初曙。一湾流水孤舟去,断肠惟此处,断肠惟此处。长杨已赋,休叹功名暮。□□日青云路,却因远别增离绪。赠君拈俚句,赠君拈俚句。
——右调《东坡引》
吟毕,犹依徊不舍。西苓握手辞谢道:“蒙兄远送,足领厚情。此处已是十里长亭,就此别了罢。”红生坚执再送一程,只得怏怏分袂,回到书斋。收拾琴箱,也要别了方公,暂归长兴省亲,以便到京乡试。遂即整衣,同着方蕙,进至后房。时因方公卧病在榻,方老安人与素云俱坐在床之左侧。素云见生,即欲回避。方公止之道:“红家官人,乃是至亲骨肉,那里避得许多。无论订姻,即是表亲,原该兄妹称呼的。只今以兄妹之礼见罢。”礼毕,即命坐于床之右首。红生问道:“老伯尊体无恙?为何日高尚未起来梳洗?”方公道:“只因昨夜冒着风寒,不觉旧恙复发。老年风烛,已是没用的了。”红生本欲别公回去,闻说有病,只得耐住不言。少顷茶罢,忽闻桂香扑鼻。红生便问道:“此时刚值季夏,为何就有桂花?”方公道:“此是你表妹房前的四季桂花,年年不待中秋,预先开的。”便叫蕙郎:“快去折一枝来,与红家哥哥,以作今秋折桂之兆。”连唤数声,无人答应。素云便自进内,折了一枝,置于几上。红生取花细玩,不胜欣喜。于时偷眼相窥,更觉情热。只恨人前,不便道及衷曲,怏怏而别。红生回至书房,把那桂花再三细玩,题着绝句三首道:
如来金粟布秋枝,仙子殷勤赠别时。
可惜清香虽不减,月明□□□想思。
其二。
朝来何意忽相逢,阵阵天香带晓风。
珍重?娥亲有约,一枝擎出广寒宫。
其三:
丹桂何缘预放时,清香扑鼻最堪思。
深知折赠非无意,月窟期攀第一枝。
题毕,复研墨濡毫,用着楷书,细细的写在一方素笺之上,以待觅便,寄与素云。于时,乃是六月中旬。当夜月明如水,红生勉强饮了数杯,不情不绪,凄凉万状,独自靠在栏杆,举首看月。忽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