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六十九水族六(4/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买地结茅,开泉种植,隐操如耕父者。其左右居民,皆呼为柳父,所居临江水,尝曳策临眺,忽见前洲上有三四小儿,皆长一尺许,往来游戏,遥闻相呼求食声。镇异之。须臾,风涛汹涌,有大鱼惊跃,误坠洲上。群小儿争前食之。又闻小儿传呼云:“虽食不尽,留与柳父。”镇益惊骇,乃乘小舟,径捕之,未及岸,诸小儿悉化为獭,入水而去。镇取巨鱼以分乡里,未几,北还洛阳,于所居书斋柱,题诗一首云:“江山不久计,要适暂时心。况念洛阳士,今来归旧林。”是岁天监七年也。(出《穷怪录》)
【译文】
河东人柳镇字子元,喜欢清闲安静,不羡慕荣华富贵。梁国天监年间他从司州到上元去游玩,爱上了那里的风景,就在钟山西面的建业里,买地盖了房子,引水种地,隐居耕种象个老农夫。附近的居民,全都叫他“柳父”。他住的地方靠近江边,有一次他拄着拐杖在江边眺望,忽然看见前面的江中陆地上有三四个小孩,都只有一尺多高,来往游戏,远远地听见他们互相呼叫着寻找吃的,柳镇觉得很奇怪。不一会,风起浪涌,有一条大鱼受惊跳了起来,不小心掉在小岛上。这一群小孩争着跑去吃大鱼。还听到小孩子们喊着互相告诉说:“我们吃不完,剩下的留给柳父吧。”柳镇更加惊奇,就坐上小船,前去捕捉他们。还没到岸上,这群小孩全变成水獭,进到水里跑了,柳镇带回那条大鱼把它分给乡亲们吃。不久,他回到洛阳,在他居住的书斋的柱子上,题了一首诗说:“江山不久计,要适暂时心,况念洛阳士,今来归旧林。”这一年是天监七年。
隋文帝
隋文帝开皇中,掖庭宫每有人来挑宫人,司宫以闻,帝曰:“门卫甚严,人从何而入!当妖精耳。”因戒宫人曰:“若来,但砍之。”其后夜来登床,宫人抽刀砍之,若中枯骨,其物走落,宫人逐之,因入池而没。明日,帝令涸池,得一龟尺余,其上有刀痕,杀之遂绝。(出《广古今五行记》)
【译文】
隋文帝开皇年间,经常有人入掖庭宫挑逗宫女。司宫把这件事报告给文帝,文帝说:“门卫把守得很严,人是从什么地方进来的?一定是个妖精。”接着又告诫宫女说:“如果那人再来,就用刀砍他。”后来那个人晚上来到宫女的床上,宫女就抽出刀来砍他,象砍中枯骨一样。那个东西逃跑,宫女在后面追赶他,那个东西跳进池水中沉下去了。第二天,文帝命令淘干水池,得到一只一尺长乌龟,背有刀痕,杀了它,就再也没有怪事发生了。
大兴村
隋开皇末,大兴城西南村民设佛会,一老翁皓首白裙襦,求食而去。众莫识,追而观之。行二里许,遂不见。但有一陂,水中有白鱼长丈余,小而从者无数,人争射之,或弓折弦断,后竟中之。割其腹,得秔米饭。后数日,漕梁暴溢,射者家皆溺死。(出《广古今五行记》)
【译文】
隋朝开皇末年,大兴村西南面的村民设斋饭举行佛教祭祀活动。一个满头白发穿一身白色衣裤的老头,要了一点饭吃就走了。大家都不认识他,就在后面跟随着看他住在哪里,走了二里多路,老头就不见了。附近有一个池塘,水里有一条大白鱼有一丈多长,无数条小鱼跟着它,人们争着射大白鱼,有的人弓折了,有的人弦断了,后来有的人射中了大白鱼,剖开鱼的肚子,里面全是粳米饭。又过了几天,漕梁河突然发生大水,射死大白鱼的那个人的全家都淹死了。
万顷陂
唐齐州有万顷陂,鱼鳖水族,无所不有。咸亨中,忽一僧持钵乞食,村人长者施以蔬供,食讫而去。于是渔人网得一鱼,长六七尺,缉鳞镂甲,锦质宝章,特异常鱼。欲赍赴州饷遗,至村而死,遂共剖而分之。于腹中得长者所施蔬食,俨然并在。村人遂于陂中设斋过度,自是陂中无水族,至今犹然绝。(出《朝野佥载》,明抄本作出《五行记》)
【译文】
唐代的齐州有个方圆万顷的池塘,里面鱼鳖等各种水生动物全都有。咸亨年间,忽然有一个和尚拿着钵要饭吃,村子里年长的人把饭菜送给他吃。他吃完就走了。当时有个打鱼的人,网住了一条六七尺长的大鱼,精巧的鳞片闪闪发光,色彩鲜艳花纹美丽,与平常的鱼一点也不一样,他准备送给州衙请赏,可走到村子里的时候鱼死了。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把鱼割开分了,在鱼肚子里找到了村中长者施舍给和尚的饭菜。村里人就在池塘边安排举行祭祀仪式超度鱼的亡灵。从这以后池塘里再也没有水生动物了,到现在也还是没有。
长须国
唐大足(“足”原作“定”,据明抄本改。)初,有士人随新罗使,风吹至一处,人皆长须,语与唐言通,号长须国。人物甚盛,栋宇衣冠,稍异中国,地曰扶桑洲。其署官品,有正、长、戢、波、日、没、岛、逻等号。士人历谒数处,其国皆敬之。忽一日,有车马数十,言大王召客。行两日,方至一大城,甲士门焉。使者导士人入,伏谒。殿宇高敞,仪卫如王者。见士人拜伏,小起,乃拜士人为司风长,兼驸马。其主甚美,有须数十根。士人威势烜赫,富有珠玉,然每归,见其妻则不悦。其王多月满夜则大会,后遇会,士人见嫔姬悉有须,因赋诗曰:“花无叶不妍,女有须亦丑。丈人试遣总无,未必不如总有。”王大笑曰:“驸马竟未能忘情于小女頤颔间乎?”经十余年,士人有一儿二女。忽一日,其君臣忧蹙
【译文】
河东人柳镇字子元,喜欢清闲安静,不羡慕荣华富贵。梁国天监年间他从司州到上元去游玩,爱上了那里的风景,就在钟山西面的建业里,买地盖了房子,引水种地,隐居耕种象个老农夫。附近的居民,全都叫他“柳父”。他住的地方靠近江边,有一次他拄着拐杖在江边眺望,忽然看见前面的江中陆地上有三四个小孩,都只有一尺多高,来往游戏,远远地听见他们互相呼叫着寻找吃的,柳镇觉得很奇怪。不一会,风起浪涌,有一条大鱼受惊跳了起来,不小心掉在小岛上。这一群小孩争着跑去吃大鱼。还听到小孩子们喊着互相告诉说:“我们吃不完,剩下的留给柳父吧。”柳镇更加惊奇,就坐上小船,前去捕捉他们。还没到岸上,这群小孩全变成水獭,进到水里跑了,柳镇带回那条大鱼把它分给乡亲们吃。不久,他回到洛阳,在他居住的书斋的柱子上,题了一首诗说:“江山不久计,要适暂时心,况念洛阳士,今来归旧林。”这一年是天监七年。
隋文帝
隋文帝开皇中,掖庭宫每有人来挑宫人,司宫以闻,帝曰:“门卫甚严,人从何而入!当妖精耳。”因戒宫人曰:“若来,但砍之。”其后夜来登床,宫人抽刀砍之,若中枯骨,其物走落,宫人逐之,因入池而没。明日,帝令涸池,得一龟尺余,其上有刀痕,杀之遂绝。(出《广古今五行记》)
【译文】
隋文帝开皇年间,经常有人入掖庭宫挑逗宫女。司宫把这件事报告给文帝,文帝说:“门卫把守得很严,人是从什么地方进来的?一定是个妖精。”接着又告诫宫女说:“如果那人再来,就用刀砍他。”后来那个人晚上来到宫女的床上,宫女就抽出刀来砍他,象砍中枯骨一样。那个东西逃跑,宫女在后面追赶他,那个东西跳进池水中沉下去了。第二天,文帝命令淘干水池,得到一只一尺长乌龟,背有刀痕,杀了它,就再也没有怪事发生了。
大兴村
隋开皇末,大兴城西南村民设佛会,一老翁皓首白裙襦,求食而去。众莫识,追而观之。行二里许,遂不见。但有一陂,水中有白鱼长丈余,小而从者无数,人争射之,或弓折弦断,后竟中之。割其腹,得秔米饭。后数日,漕梁暴溢,射者家皆溺死。(出《广古今五行记》)
【译文】
隋朝开皇末年,大兴村西南面的村民设斋饭举行佛教祭祀活动。一个满头白发穿一身白色衣裤的老头,要了一点饭吃就走了。大家都不认识他,就在后面跟随着看他住在哪里,走了二里多路,老头就不见了。附近有一个池塘,水里有一条大白鱼有一丈多长,无数条小鱼跟着它,人们争着射大白鱼,有的人弓折了,有的人弦断了,后来有的人射中了大白鱼,剖开鱼的肚子,里面全是粳米饭。又过了几天,漕梁河突然发生大水,射死大白鱼的那个人的全家都淹死了。
万顷陂
唐齐州有万顷陂,鱼鳖水族,无所不有。咸亨中,忽一僧持钵乞食,村人长者施以蔬供,食讫而去。于是渔人网得一鱼,长六七尺,缉鳞镂甲,锦质宝章,特异常鱼。欲赍赴州饷遗,至村而死,遂共剖而分之。于腹中得长者所施蔬食,俨然并在。村人遂于陂中设斋过度,自是陂中无水族,至今犹然绝。(出《朝野佥载》,明抄本作出《五行记》)
【译文】
唐代的齐州有个方圆万顷的池塘,里面鱼鳖等各种水生动物全都有。咸亨年间,忽然有一个和尚拿着钵要饭吃,村子里年长的人把饭菜送给他吃。他吃完就走了。当时有个打鱼的人,网住了一条六七尺长的大鱼,精巧的鳞片闪闪发光,色彩鲜艳花纹美丽,与平常的鱼一点也不一样,他准备送给州衙请赏,可走到村子里的时候鱼死了。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把鱼割开分了,在鱼肚子里找到了村中长者施舍给和尚的饭菜。村里人就在池塘边安排举行祭祀仪式超度鱼的亡灵。从这以后池塘里再也没有水生动物了,到现在也还是没有。
长须国
唐大足(“足”原作“定”,据明抄本改。)初,有士人随新罗使,风吹至一处,人皆长须,语与唐言通,号长须国。人物甚盛,栋宇衣冠,稍异中国,地曰扶桑洲。其署官品,有正、长、戢、波、日、没、岛、逻等号。士人历谒数处,其国皆敬之。忽一日,有车马数十,言大王召客。行两日,方至一大城,甲士门焉。使者导士人入,伏谒。殿宇高敞,仪卫如王者。见士人拜伏,小起,乃拜士人为司风长,兼驸马。其主甚美,有须数十根。士人威势烜赫,富有珠玉,然每归,见其妻则不悦。其王多月满夜则大会,后遇会,士人见嫔姬悉有须,因赋诗曰:“花无叶不妍,女有须亦丑。丈人试遣总无,未必不如总有。”王大笑曰:“驸马竟未能忘情于小女頤颔间乎?”经十余年,士人有一儿二女。忽一日,其君臣忧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