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典文学 > 太平广记 > 卷四百六十六水族三

卷四百六十六水族三(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论鲻鱼之美,乃于殿庭作坎,汲水满之,并求钓。象起饵之,须臾,得鲻鱼。帝惊喜,乃使厨人切食之。(出《神仙传》)
【译文】
介象与吴国皇帝一起谈论鲻鱼的美味,就在殿前的院里挖了个坑,打来水把坑灌满,一块钓鱼,介象用鱼饵垂钓,一会,钓到一条鲻鱼。吴帝又惊又喜,就让厨子切好了拿来吃。
龙门
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阔”字据明抄本补。)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又林登云,龙门之下,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其龙门水浚箭涌,下流七里,深三里。(出《三秦记》)
【译文】
龙门在河东的界内。大禹凿平龙门山,又开辟龙门,有一里多长,黄河从中间流下去,两岸不能通车马。每到晚春时,就有黄色鲤鱼逆流而上,过了龙门的就变成龙。又有一次林登说,龙门之下,每年的晚春有黄色鲤鱼,从大海及各条大河争着来到龙门。一年之中,登上龙门的鲤鱼,不超过七十二条。刚一登上龙门,就有云雨跟随着它,天降大火从后面烧它的尾巴,就变化成龙了。那个龙门的水流速极快象箭一样地射出,往下流七里,龙门的下面水有三里深。
池中鱼
《风俗通》曰:“城门失火,祸及池鱼。”旧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出《风俗通》)
【译文】
《风俗通》里说:“城门失火,祸及池鱼”。旧的传说中,池仲鱼是人的姓名,居住在宋国的城门附近,城门被火烧了,火一直烧到他家,仲鱼也被火烧死。又说,宋国的城门被火烧了,人们提取护城河里的水,用来浇灭大火,护城河里的水被提取空了,河里的鱼离开了水全都死了。这个说法是比喻坏事滋长,连带伤害了好人。
通川河
通川界内多獭,各有主养之,并在河侧岸间。獭若入穴,插雉尾于獭孔前,獭即不敢出去。却尾即出,取得鱼,必须上岸,人便夺之。取得多,然后自吃。吃饱,即鸣板以驱之,还插雉尾,更不敢出。(出《朝野佥载》)
【译文】
通川河里有很多水獭,都各有主人饲养他们,都居住在河边。水獭如果进入洞穴中去,就在洞口前面插一根雉鸡的尾毛,水獭就不敢出洞。拿开雉鸡毛就跑出去,捉了鱼,必须上岸去,主人就夺下来,捉得多了才能自己吃,吃饱了,主人就敲木板驱赶着水獭进洞,又插上雉鸡毛,就不敢出来了。
行海人
昔有人行海得洲,木甚茂,乃维舟登岸。爨于水傍,半炊而林没于水,遽断其揽,乃得去。详视之,大蟹也。(出《异物志》)
【译文】
从前有个人坐船在海上行走,遇上一块陆地,树木长得很茂盛,于是拴好船登上岸,在靠水边的地方点火做饭,饭做到一半,树林就沉没到水里,赶快砍断了揽绳,才能离开。仔细地看,陆地原来是只大螃蟹。
阴火
海中所生鱼蜄,置阴处有光。初见之,以为怪异。土人常推其义,盖咸水所生,海中水遇阴晦,(“晦”原作物,据明抄本改。)波如然火满海,以物击之,迸散如星火,有月即不复见。木玄虚《海赋》云:“阴火退然。”岂谓此乎?(出《岭南异物志》)
【译文】
海中生长的鱼类和蛤类,放在阴暗处就发光,刚看见的时候,认为是奇怪的事,海边的人常常推究其中的道理,大概因为是咸水中生长的。海水遇上阴晦天气,满海的水波象着火一样,用东西击打海水,海水飞溅散开象火星,有月亮的时候就看不见这样的情景。木玄虚的《海赋》上说:“阴火的光亮是柔和的。”难道就是说的这件事吗?
裴伷
唐裴伷,开元七年,都督广州。仲秋,夜漏未艾,忽然天晓,星月皆没,而禽鸟飞鸣矣。举郡惊异之,未能谕。然已昼矣,裴公于是衣冠而出,军州将吏,则已集门矣。遽召参佐洎宾客至,则皆异之,但谓众惑,固非中夜而晓。即询挈壶氏,乃曰:“常夜三更尚未也。”裴公罔测其倪,因留宾客于厅事,共须日之升。良久,天色昏暗,夜景如初,官吏则执烛而归矣。诘旦,裴公大集军府,询访其说,而无能辨者。裴因命使四访,阖界皆然。即令北访湘岭,湘岭之北,则无斯事。数月之后,有商舶自远南至,因谓郡人云:“我八月十一日夜,舟行,忽遇巨鳌出海,举首北向,而双目若日,照燿千里,毫末皆见,久之复没,夜色依然。”征其时,则裴公集宾寮之夕也。(出《集异记》)
【译文】
唐代的裴伷,在唐玄宗开元七年时,总管广州。仲秋这天,正在夜间时,忽然天明亮了,星星和月亮都看不见了,飞鸟也又飞又叫。全郡的人对此都很惊奇,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已经是大白天了。裴公因此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出来了。这时,广州军队的将官们却已经集中在门前了。他立即找来部下和宾客们,都感到此事很奇异,大家都迷惑不解,以为不是半夜而是天快亮了。于是去询问挚壶氏,却说,平时的夜间三更天还不到。裴公不明白此事的根由,于是把宾客留在厅堂,共同等待太阳升起来。很久以后,天色变得昏暗,夜里的景色又象原来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