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六十三禽鸟四(4/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云:“春起也!”至三月四月,作声云:“春去也!”采茶人呼为报春鸟。(出《顾渚山记》)
【译文】
顾渚山中有一种鸟像鸲鹆但体形小,青黄色。每到正月二月时,发出的声音像是:春起也。到了三四月,叫声又像是:春去也。采茶人叫它报春鸟。
冠凫
石首鱼,至秋化为冠凫,冠凫头中有石也。(出《海陆碎事》,明抄本作出《地野记》)
【译文】
石首鱼,到秋天就变成冠凫鸟,冠凫鸟的头里面有石头。
秦吉了
秦吉了,容、管、廉、白州产此鸟,大约似鹦鹉,嘴脚皆红,两眼后夹脑,有黄肉冠,善效人言,语音雄大,分明于鹦鹉。以熟鸡子和饭如枣饲之。或云,容州有纯赤、纯白色者,俱未之见也。(出《岭表录异》)
【译文】
秦吉了,容州、管州、廉州、白州都产这种鸟。大小和鹦鹉相似,嘴、爪都是红色,两眼后夹着头,长着黄色的肉冠。善于模仿人的说话,语声高而厚重,比鹦鹉的声音还清晰。用熟鸡蛋和饭,做成枣大小的饭团喂它。有人说,容州有红色的、白色的秦吉了。但都没看见过。
韦氏子
汘阳郡有张女郎庙。上元中,有韦氏子客于汘阳,途至其庙。遂解鞍以憩。忽见庙宇中有二屐子在地上,生视之,乃结草成者,文理甚细,色白而制度极妙。韦生乃收贮于橐中,既而别去。及至郡,郡守舍韦生于馆亭中。是夕,生以所得屐,致于前而寐。明日已亡所在,莫穷其处。仅食顷,乃于馆亭瓦屋上得焉。仆者惊愕,告于韦生,生即命升屋而取之。即得,又致于前,明日又失其所,复于瓦屋上得之。如是者三,韦生窃谓仆曰:“此其怪乎?可潜伺之。”是夕,其仆乃窃于隙中伺之,夜将半,其屐忽化为白鸟,飞于屋上。韦生命取焚之,乃飞去。(出《宣室志》)
【译文】
汘阳郡有个张女郎庙,唐高宗上元年间,有个姓韦的男子去汘阳作客,路过这座庙时,下马解鞍休息,忽然看见庙中有两只木底屐放在地上。韦先看那木底屐,是用草编成的,条纹很细密,白色,编制方法很巧妙。韦生就把这一对木底屐收起放在口袋中,不久就离开这里。等到了汘阳郡,郡守让韦先住在馆亭里。这天晚上,韦生把木底屐放在身边睡了,天亮却不见了,什么地方也没找到。仅吃顿饭的工夫,便在馆亭的瓦房上找到了。仆人很惊奇,便告诉了韦生,韦生叫人上房取下来,便得到了。睡觉时又放在身边,第二天又不见了,又在瓦房上得到,如此反复几次。韦生偷偷地对仆人说,这事很怪,可暗中察看一下。这天晚上,他的仆人便在暗处观察,快半夜时,这木底屐忽然变成了白鸟,飞到瓦房上。韦生叫人取下木底屐烧掉,却变成鸟飞了。
鸟贼
李靖弟客师官至右武卫将军,四时从禽,无暂止息。京师之西南际澧水,鸟兽皆识之,每出,鸟鹊竞逐噪之,人谓之鸟贼。(出《谭宾录》)
【译文】
李靖的弟弟李客师官作到右武卫将军。一年四季都愿捕猎禽鸟,没有一天停止的时候,京城西南的澧水一带,鸟兽都认识他,他每次出来,鸟鹊纷纷追逐而对之鸣叫,人们把他叫作鸟贼。
鸟省
冯兖给事,亲仁坊有宅,南有山亭院,多养鹅鸭及杂禽之类极多,常遣一家人掌之,时人谓之鸟省。(出《卢氏杂说》)
【译文】
冯兖给事,在亲仁坊有住宅,住宅南面有个山亭院,养了很多的鹅鸭和杂禽,常常派一个家人管理此事,当时人们叫这个地方为鸟省。
刘景阳
天后时,左卫兵曹刘景阳使岭南,得吉了鸟,雄雌各一只,解人语。至都进之,留其雌者,雄烦怨不食,则天问曰:“何乃无聊也?”鸟为言曰:“其配为使者所得,今颇思之。”乃呼景阳曰:“卿何故藏一鸟不进?”景阳叩头谢罪,乃进之,则天不罪也。(出《朝野佥载》)
【译文】
武则天执政时,左卫兵曹刘景阳出使岭南,得到了吉了鸟,雌、雄各一只,能听懂人说的话。到京城进献时,却留下了雌鸟。雄鸟烦躁不安不吃食。武则天问,为什么这样无聊?鸟说,它的配偶被使者得去了,现在很思念它。武则天便传呼刘景阳,说,你为什么藏一只鸟不进献呢?景阳便叩头谢罪,便把鸟献上来,武则天没有怪罪他。
食蝗鸟
开元中,贝州蝗虫食禾,有大白鸟数千,小白鸟数万,尽食其虫。(出《酉阳杂俎》)
【译文】
唐玄宗开元年间,贝州蝗虫吞食禾苗,有数千大白鸟,数万只小白鸟,把蝗虫吃光了。
卢融
开元初,范阳卢融病中独卧,忽见大鸟自远飞来,俄止庭树,高四五尺,状类鸮,目大如柸,嘴长尺余。下地上阶,顷之,入房登床,举两翅,翅有手,(“手”原作“子”,据明抄本改。)持小枪,欲以击融,融伏惧流汗。忽复有人从后门入,谓鸟云:“此是善人,慎勿伤也。”鸟遂飞去,人亦随出,融疾自尔永差。(出《广异记》)
【译文】
唐玄宗开元初年,范阳人卢融有疾,独自一人躺着,忽然看见有只大鸟从远处飞来。一会儿,落在院中的树上,四五尺高,形状很像鸮,眼大如酒杯,嘴有一尺多长。落到地上,走上台阶。一会儿,竟入房中上了床,举两翅,翅膀上长着手,手上拿小枪,想刺卢融,卢融趴在床上,吓得流了一身汗。忽然又有人从后门进来,对鸟说,这人是个好人,千万不要伤了他。大鸟便飞走了,人也随着出去了。卢融的病也从此永远地
【译文】
顾渚山中有一种鸟像鸲鹆但体形小,青黄色。每到正月二月时,发出的声音像是:春起也。到了三四月,叫声又像是:春去也。采茶人叫它报春鸟。
冠凫
石首鱼,至秋化为冠凫,冠凫头中有石也。(出《海陆碎事》,明抄本作出《地野记》)
【译文】
石首鱼,到秋天就变成冠凫鸟,冠凫鸟的头里面有石头。
秦吉了
秦吉了,容、管、廉、白州产此鸟,大约似鹦鹉,嘴脚皆红,两眼后夹脑,有黄肉冠,善效人言,语音雄大,分明于鹦鹉。以熟鸡子和饭如枣饲之。或云,容州有纯赤、纯白色者,俱未之见也。(出《岭表录异》)
【译文】
秦吉了,容州、管州、廉州、白州都产这种鸟。大小和鹦鹉相似,嘴、爪都是红色,两眼后夹着头,长着黄色的肉冠。善于模仿人的说话,语声高而厚重,比鹦鹉的声音还清晰。用熟鸡蛋和饭,做成枣大小的饭团喂它。有人说,容州有红色的、白色的秦吉了。但都没看见过。
韦氏子
汘阳郡有张女郎庙。上元中,有韦氏子客于汘阳,途至其庙。遂解鞍以憩。忽见庙宇中有二屐子在地上,生视之,乃结草成者,文理甚细,色白而制度极妙。韦生乃收贮于橐中,既而别去。及至郡,郡守舍韦生于馆亭中。是夕,生以所得屐,致于前而寐。明日已亡所在,莫穷其处。仅食顷,乃于馆亭瓦屋上得焉。仆者惊愕,告于韦生,生即命升屋而取之。即得,又致于前,明日又失其所,复于瓦屋上得之。如是者三,韦生窃谓仆曰:“此其怪乎?可潜伺之。”是夕,其仆乃窃于隙中伺之,夜将半,其屐忽化为白鸟,飞于屋上。韦生命取焚之,乃飞去。(出《宣室志》)
【译文】
汘阳郡有个张女郎庙,唐高宗上元年间,有个姓韦的男子去汘阳作客,路过这座庙时,下马解鞍休息,忽然看见庙中有两只木底屐放在地上。韦先看那木底屐,是用草编成的,条纹很细密,白色,编制方法很巧妙。韦生就把这一对木底屐收起放在口袋中,不久就离开这里。等到了汘阳郡,郡守让韦先住在馆亭里。这天晚上,韦生把木底屐放在身边睡了,天亮却不见了,什么地方也没找到。仅吃顿饭的工夫,便在馆亭的瓦房上找到了。仆人很惊奇,便告诉了韦生,韦生叫人上房取下来,便得到了。睡觉时又放在身边,第二天又不见了,又在瓦房上得到,如此反复几次。韦生偷偷地对仆人说,这事很怪,可暗中察看一下。这天晚上,他的仆人便在暗处观察,快半夜时,这木底屐忽然变成了白鸟,飞到瓦房上。韦生叫人取下木底屐烧掉,却变成鸟飞了。
鸟贼
李靖弟客师官至右武卫将军,四时从禽,无暂止息。京师之西南际澧水,鸟兽皆识之,每出,鸟鹊竞逐噪之,人谓之鸟贼。(出《谭宾录》)
【译文】
李靖的弟弟李客师官作到右武卫将军。一年四季都愿捕猎禽鸟,没有一天停止的时候,京城西南的澧水一带,鸟兽都认识他,他每次出来,鸟鹊纷纷追逐而对之鸣叫,人们把他叫作鸟贼。
鸟省
冯兖给事,亲仁坊有宅,南有山亭院,多养鹅鸭及杂禽之类极多,常遣一家人掌之,时人谓之鸟省。(出《卢氏杂说》)
【译文】
冯兖给事,在亲仁坊有住宅,住宅南面有个山亭院,养了很多的鹅鸭和杂禽,常常派一个家人管理此事,当时人们叫这个地方为鸟省。
刘景阳
天后时,左卫兵曹刘景阳使岭南,得吉了鸟,雄雌各一只,解人语。至都进之,留其雌者,雄烦怨不食,则天问曰:“何乃无聊也?”鸟为言曰:“其配为使者所得,今颇思之。”乃呼景阳曰:“卿何故藏一鸟不进?”景阳叩头谢罪,乃进之,则天不罪也。(出《朝野佥载》)
【译文】
武则天执政时,左卫兵曹刘景阳出使岭南,得到了吉了鸟,雌、雄各一只,能听懂人说的话。到京城进献时,却留下了雌鸟。雄鸟烦躁不安不吃食。武则天问,为什么这样无聊?鸟说,它的配偶被使者得去了,现在很思念它。武则天便传呼刘景阳,说,你为什么藏一只鸟不进献呢?景阳便叩头谢罪,便把鸟献上来,武则天没有怪罪他。
食蝗鸟
开元中,贝州蝗虫食禾,有大白鸟数千,小白鸟数万,尽食其虫。(出《酉阳杂俎》)
【译文】
唐玄宗开元年间,贝州蝗虫吞食禾苗,有数千大白鸟,数万只小白鸟,把蝗虫吃光了。
卢融
开元初,范阳卢融病中独卧,忽见大鸟自远飞来,俄止庭树,高四五尺,状类鸮,目大如柸,嘴长尺余。下地上阶,顷之,入房登床,举两翅,翅有手,(“手”原作“子”,据明抄本改。)持小枪,欲以击融,融伏惧流汗。忽复有人从后门入,谓鸟云:“此是善人,慎勿伤也。”鸟遂飞去,人亦随出,融疾自尔永差。(出《广异记》)
【译文】
唐玄宗开元初年,范阳人卢融有疾,独自一人躺着,忽然看见有只大鸟从远处飞来。一会儿,落在院中的树上,四五尺高,形状很像鸮,眼大如酒杯,嘴有一尺多长。落到地上,走上台阶。一会儿,竟入房中上了床,举两翅,翅膀上长着手,手上拿小枪,想刺卢融,卢融趴在床上,吓得流了一身汗。忽然又有人从后门进来,对鸟说,这人是个好人,千万不要伤了他。大鸟便飞走了,人也随着出去了。卢融的病也从此永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