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二十五龙八(3/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处,仲尼言童谣之应也。”寿曰:“他人以童谣为偶然,而圣人必知之。”言讫,见二人自岸下。青衣持芦杖谓植曰:“卿来何自?”植曰:“自新赣而至于此尔。”二人曰:“观君皆儒士也,习何典教?”植、寿曰,各习诗礼。二人且笑曰:“尼父云:‘子不语神怪’。又云:‘敬鬼神而远之’。何也?”寿曰:“夫子圣人也,不言神怪者。恐惑典教。又言‘敬鬼神而远之’者。以戒彝伦,其意在奉宗之孝。”二人曰:“善。”又曰:“卿信乎?”曰;“然。”二人曰:“我实非鬼神,又非人类。今日偶与卿谈,乃天使也。又谓植曰:“明日此岸有李环、戴政,俱商徒,以利剥万民,所贪未已。上帝恶,欲惩其罪于三日内。卿无此泊。慎之。”言讫,没于江。寿、植但惊异之,未明何怪也。及明,植谓寿曰:“有此之不祥,可移于远矣。”乃牵舟于上流五有余步。缆讫,见十余大舟自上流而至,果泊于植木处。植曰:“可便详问其故,要知姓字。”于是寿杖策而问之。二商姓字,果如其所言。寿心惊曰:“事定矣。”乃谓植曰:“夫阴晦之间,恶人之不善,今夕方信之矣。”植曰:“夫言幽明者,以幽有神而神之明,奈何不信乎?”时晋恭帝元熙元年七月也。八日至十日,果有大风雷雨。而二商一时沉溺。植初闻二人之言,私告于人。及是共观者有数百人。内有耿谭者年七十,素谙土事,谓植曰:“此中有二蛟如青蛇,长丈余,往往见于波中,时化游于洲渚,然亦不甚伤物。卿所见二人青衣者,恐是此蛟有灵,奉上帝之命也。”(出《九江记》)
【译文】
王植,新赣人。他坐着船过襄江,当时已近傍晚,他眺望着晚日对朋友朱寿说:“这就是以前楚昭王获得萍实的地方。是孔子说童谣应验的地方。”朱寿说,“别人认为童谣是偶然的,而孔子本人肯定是先知的。”说完,二人发现有两个人从岸上下来。这两个人都穿青色衣服,手持芦杖。他们问王植:“你从哪来?”王植说:“我们是从新赣来的。”那两个人说:“看样子你们俩都是书生,念什么书呢?”王植和朱寿说:“我们读的是《诗》和《礼》。”那两个人笑着说:“孔子说,他不说神怪;又说,敬鬼神而远之,为什么呢?”朱寿说:“孔子是圣人。他不说神怪,是恐怕神怪扰惑了典教;他又说敬鬼神而远之,是为了警戒伦理纲常。他的本意在于教导人们奉行宗亲之孝。”那两个人说:“好!”又说:“你信吗?”回答说:“是的。”那两个人说:“我们其实不是鬼神,也不是人类。今天偶然和你们交谈,是上天让我们这样做的。”他们又对王植说:“明天有两个人来,一个叫李环,一个叫戴政,都是做买卖的,以获利剥削万民,贪得无厌,上帝讨厌他们,想要在三天之内惩办他们的罪行。你们不要在这停船了。千万记住!”说完两个人没入江中。朱寿、王植深感惊异,不知道这是什么鬼怪。到了天亮,王植对朱寿说:“有这种不吉祥的事,咱们还是早点把船弄得远远的吧。”就把船撑到上游五百多步的地方。拴住船以后,就有十几条大船从上流到来,果然停在王植和朱寿原先停船的地方。王植说:“现在就可以去详细问问,一定要知道他们的姓名。”于是朱寿就过去打听。果然是两个商人,他们的姓名果然象那两个人说的一样。朱寿心里吃惊地说:“这事肯定了!”于是他对王植说:“那阴间也厌恶不行善的人,今天我才相信了!”王植说:“所谓‘幽明’,就是因为幽中有神而神自明,为什么不信呢?”当时是晋恭帝元熙元年七月。八日到十日,果然有一场大风暴雨,两个商人同时溺水而死。王植刚听到那两个人说的时候,私下告诉了一些人。等到出事的时候,来看的一共有好几百人。其中有一个叫耿谭的,已经七十岁,平素熟知本地的事情。他对王植说:“这里边有两条很象青蛇的蛟,都一丈多长,常常出现在水波之中,也时常变化成人游览洲渚,但是也不怎么伤害东西。你看到的那两个穿青衣的人,恐怕就是这两条蛟有灵,奉上帝的命令而做的。”
陆社儿
陆社儿者,江夏民,常种稻于江际。夜归,路逢一女子,甚有容质。谓社儿曰:“我昨自县前来,今欲归浦里,愿投君宿。”然辞色甚有忧容。社儿不得已,同归,闭室共寝。未几,便闻暴风震雷明照。社儿但觉此女惊惶,制之不止。须臾雷震,只在帘前。社儿寝室,有物突开。乘电光,见一大毛手拿此女去。社儿仆地,绝而复苏。及明,邻里异而问之。社儿告以女子投宿之事。少顷,乡人有渡江来者,云,此去九里,有大蛟龙无首,长百余丈,血流注地,盘泊数亩。有千万禽鸟,临而噪之也。(出《九江记》)
【译文】
陆社儿,是江夏的普通百姓。他平常在江边种稻。有一天夜里归来,路遇一位女子。这女子很有几分姿色,她对陆社儿说:“我昨天从县前来,今天想要回浦里,想到你家住一宿。”但是她说话时神色忧伤。陈社儿不得已,就和她一块回到家里,关门共寝。没过多大一会儿,就听到暴风急雨袭来,电闪雷鸣。陆社儿只觉得此女子惊惧,却不能制止。须臾之间,一声惊雷大震,有一个什么东西打开了陆社儿的寝室。趁着电光,他看见有一只毛茸茸的大手将那女子捉拿而去。陆社儿吓得倒地昏死过去,好长时间
【译文】
王植,新赣人。他坐着船过襄江,当时已近傍晚,他眺望着晚日对朋友朱寿说:“这就是以前楚昭王获得萍实的地方。是孔子说童谣应验的地方。”朱寿说,“别人认为童谣是偶然的,而孔子本人肯定是先知的。”说完,二人发现有两个人从岸上下来。这两个人都穿青色衣服,手持芦杖。他们问王植:“你从哪来?”王植说:“我们是从新赣来的。”那两个人说:“看样子你们俩都是书生,念什么书呢?”王植和朱寿说:“我们读的是《诗》和《礼》。”那两个人笑着说:“孔子说,他不说神怪;又说,敬鬼神而远之,为什么呢?”朱寿说:“孔子是圣人。他不说神怪,是恐怕神怪扰惑了典教;他又说敬鬼神而远之,是为了警戒伦理纲常。他的本意在于教导人们奉行宗亲之孝。”那两个人说:“好!”又说:“你信吗?”回答说:“是的。”那两个人说:“我们其实不是鬼神,也不是人类。今天偶然和你们交谈,是上天让我们这样做的。”他们又对王植说:“明天有两个人来,一个叫李环,一个叫戴政,都是做买卖的,以获利剥削万民,贪得无厌,上帝讨厌他们,想要在三天之内惩办他们的罪行。你们不要在这停船了。千万记住!”说完两个人没入江中。朱寿、王植深感惊异,不知道这是什么鬼怪。到了天亮,王植对朱寿说:“有这种不吉祥的事,咱们还是早点把船弄得远远的吧。”就把船撑到上游五百多步的地方。拴住船以后,就有十几条大船从上流到来,果然停在王植和朱寿原先停船的地方。王植说:“现在就可以去详细问问,一定要知道他们的姓名。”于是朱寿就过去打听。果然是两个商人,他们的姓名果然象那两个人说的一样。朱寿心里吃惊地说:“这事肯定了!”于是他对王植说:“那阴间也厌恶不行善的人,今天我才相信了!”王植说:“所谓‘幽明’,就是因为幽中有神而神自明,为什么不信呢?”当时是晋恭帝元熙元年七月。八日到十日,果然有一场大风暴雨,两个商人同时溺水而死。王植刚听到那两个人说的时候,私下告诉了一些人。等到出事的时候,来看的一共有好几百人。其中有一个叫耿谭的,已经七十岁,平素熟知本地的事情。他对王植说:“这里边有两条很象青蛇的蛟,都一丈多长,常常出现在水波之中,也时常变化成人游览洲渚,但是也不怎么伤害东西。你看到的那两个穿青衣的人,恐怕就是这两条蛟有灵,奉上帝的命令而做的。”
陆社儿
陆社儿者,江夏民,常种稻于江际。夜归,路逢一女子,甚有容质。谓社儿曰:“我昨自县前来,今欲归浦里,愿投君宿。”然辞色甚有忧容。社儿不得已,同归,闭室共寝。未几,便闻暴风震雷明照。社儿但觉此女惊惶,制之不止。须臾雷震,只在帘前。社儿寝室,有物突开。乘电光,见一大毛手拿此女去。社儿仆地,绝而复苏。及明,邻里异而问之。社儿告以女子投宿之事。少顷,乡人有渡江来者,云,此去九里,有大蛟龙无首,长百余丈,血流注地,盘泊数亩。有千万禽鸟,临而噪之也。(出《九江记》)
【译文】
陆社儿,是江夏的普通百姓。他平常在江边种稻。有一天夜里归来,路遇一位女子。这女子很有几分姿色,她对陆社儿说:“我昨天从县前来,今天想要回浦里,想到你家住一宿。”但是她说话时神色忧伤。陈社儿不得已,就和她一块回到家里,关门共寝。没过多大一会儿,就听到暴风急雨袭来,电闪雷鸣。陆社儿只觉得此女子惊惧,却不能制止。须臾之间,一声惊雷大震,有一个什么东西打开了陆社儿的寝室。趁着电光,他看见有一只毛茸茸的大手将那女子捉拿而去。陆社儿吓得倒地昏死过去,好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