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十三草木八(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余漏,时不时地一落。然而蜜芝不息地滴落,那仰盖到底也因为装不下而滴落了。洞穴上方的石头上刻着字,是蝌蚪文,说:“能服用石蜜芝一斗的,可以活一万岁。”道士们都在想过去取石蜜芝的办法,可谁也去不了。只可能把碗一类的东西绑在极长极结实的竹竿木杆的一端,伸过去接一点,但是到底没有办得到的。从洞穴上边的石刻题字看,一定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有能做得到的。
木芝
木芝者,松柏脂沦地千岁,化为茯苓;万岁,其上生小木,状似莲花,名曰木威喜芝。夜视有光,持之甚滑。烧之不焦。带之辟兵。以带鸡,而杂以鸡十二头笼之,去其处十二步,射十二箭,他鸡皆伤,带威喜芝者,终不伤也。(出《抱朴子》)
【译文】
木芝,是松柏的脂滴落到地上一千年后,化为茯苓;一万年后,茯苓上长出小树木,样子像莲花,名字叫“木威喜芝”。木威喜芝晚上看有光,用手拿很光滑。烧它不能把它烧焦。把它带在身上,可避兵匪之灾。把它带到鸡身上,把这只鸡与其它十一只鸡一起装进一个笼子里,离开十二步,向鸡笼射十二箭,其它的鸡全都射伤,这只带木芝的却始终不伤。
萤火芝
良常山有萤火芝,其实是草,大如豆。紫花,夜视有光。食一枚,中心一孔明。食至七,心七窍洞澈。可以夜书。(出《酉阳杂俎》)
【译文】
良常山有一种灵芝叫“萤火芝”,它的果实是一种草,有豆子那么大。开紫色花,夜里看它有光。吃一枚,内心的一孔透明。吃到七枚,心和七窍全都洞澈明亮。夜间写字,可以用萤火芝照明。
肉芝
昔有人泊渚登岸,忽见芦苇间,有十余昆仑偃卧,手足皆动。惊报舟人。舟人有尝行海中者识之,菌也。往视之,首皆连地。割取食之,菌但无七窍。《抱朴子》云:“肉芝如人形,产于地。”亦此类也。何足怪哉?(出《岭南异物志》)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乘船来到一个小岛登岸,忽然间发现芦苇丛中有十几个黑皮肤的人仰卧在那里,手脚都会动。他大吃一惊,急忙告诉了别的乘船人。乘船的人当中,有的曾经在海上航行过,认识这东西,是一种菌。过去细看,见那东西头全连着地。于是就割取面食之。它只是没有七窍,太像人了。《抱朴子》说的:“肉芝像人的身形,从土地上长出。”也是这一类东西,有什么可怪的呢?
小人芝
或山中见小人,乘车马,长七八寸者,肉芝也。取服芝,即仙矣。(出《抱朴子》)
【译文】
有的人在山中看见一种小人,乘坐着车马,有七八寸高,那是一种肉灵芝草。把它弄来服下,立即就成仙。
地下肉芝
兰陵萧逸人,亡其名。尝举进士下第,遂焚其书,隐居潭水上,从道士学神仙。因绝粒吸气,每旦屈伸支体,冀延其寿。积十年余,发尽白,色枯而背偻,齿有堕者。一旦引镜自视,勃然发怒,且曰:“吾弃声利,隐身田野间,绝粒吸气,冀得长生。今亦衰瘠如是,岂我之心哉?”即还居邺下,学商人逐什一之利。凡数年,资用大饶,为富家。后因治园屋,发地得物,状类人手,肥而且润,色微红。逸人得之惊曰:“岂非祸之芽?且吾闻太岁所在,不可兴土事。脱有犯者,当有修肉出其下,固不祥也。今果有,奈何?然吾闻:得肉食之,或可以免。”于是烹而食,味甚美,食且尽。自是逸人听视明,力愈壮,貌愈少。发之秃者,尽黰然而长矣;齿之堕者,亦骈然而生矣。逸人默自奇异,不敢告于人。后有道士至邺下,逢逸人。惊曰:“先生尝得饵仙药乎?何神气清晤如是?”道士因诊其脉。久之又曰:“先生尝食灵芝矣。夫灵芝状类人手,肥而且润,色微红者是也。”逸人悟其事,以告。道士贺曰:“先生之寿,可与龟鹤齐矣。然不宜居尘俗间,当退休山林,弃人事,神仙可致。”逸人喜而从其语,遂去。竟不知所在。(出《宣室志》)
【译文】
兰陵有一个姓萧的隐士,我忘了他叫什么名字了。他曾经考进士没有考中,一气之下,就把书全都烧了,隐居到潭水之上,跟着道士学成仙之道。于是他就不吃粮食,只吸空气,每天早晨起来屈伸肢体,希望延长寿命。十几年之后,他的头发全白了,脸色枯干,背也驼了,牙齿也有掉的。一天早上他照了一下镜子,立刻就勃然大怒,并且说道:“我放弃了名利,隐身在田野之间,只吸气不吃粮,希望能够长生不老。现在竟衰老到这种程度,哪是我的心愿哪!”于是他马上还居邺下,跟商人学着追逐那十分之一的小利。共几年,他家的资用就多起来,成为富足人家。后来由于建宅院,挖地挖出一个东西来,这东西样子很像人的一只手,肥厚而且润滑,色微红。他看见了这东西之后惊诧地说:“莫非这是祸事的先兆?我听说太岁在的地方是不能动土的,如果有人违犯了,就可能挖出一块肉来,是特别不祥的事。现在果然挖出来一块肉,怎么办呢?但是我又听说,挖出肉来就把它吃了,或许还可以免祸。”于是他就把这块肉煮着吃了。味道很美,他全吃了。从此,他的听觉、视觉比原先灵了,力气更大了,模样更年轻了。头发秃了的地方,纷纷地长出了新头发;掉了牙的地方,又长出新的牙齿。他暗自感到奇怪,不敢告诉别人。后来有一个道士来到邺下,见到他便吃惊地说:“先生你吃到过仙药吗?为什么气色如此之好
木芝
木芝者,松柏脂沦地千岁,化为茯苓;万岁,其上生小木,状似莲花,名曰木威喜芝。夜视有光,持之甚滑。烧之不焦。带之辟兵。以带鸡,而杂以鸡十二头笼之,去其处十二步,射十二箭,他鸡皆伤,带威喜芝者,终不伤也。(出《抱朴子》)
【译文】
木芝,是松柏的脂滴落到地上一千年后,化为茯苓;一万年后,茯苓上长出小树木,样子像莲花,名字叫“木威喜芝”。木威喜芝晚上看有光,用手拿很光滑。烧它不能把它烧焦。把它带在身上,可避兵匪之灾。把它带到鸡身上,把这只鸡与其它十一只鸡一起装进一个笼子里,离开十二步,向鸡笼射十二箭,其它的鸡全都射伤,这只带木芝的却始终不伤。
萤火芝
良常山有萤火芝,其实是草,大如豆。紫花,夜视有光。食一枚,中心一孔明。食至七,心七窍洞澈。可以夜书。(出《酉阳杂俎》)
【译文】
良常山有一种灵芝叫“萤火芝”,它的果实是一种草,有豆子那么大。开紫色花,夜里看它有光。吃一枚,内心的一孔透明。吃到七枚,心和七窍全都洞澈明亮。夜间写字,可以用萤火芝照明。
肉芝
昔有人泊渚登岸,忽见芦苇间,有十余昆仑偃卧,手足皆动。惊报舟人。舟人有尝行海中者识之,菌也。往视之,首皆连地。割取食之,菌但无七窍。《抱朴子》云:“肉芝如人形,产于地。”亦此类也。何足怪哉?(出《岭南异物志》)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乘船来到一个小岛登岸,忽然间发现芦苇丛中有十几个黑皮肤的人仰卧在那里,手脚都会动。他大吃一惊,急忙告诉了别的乘船人。乘船的人当中,有的曾经在海上航行过,认识这东西,是一种菌。过去细看,见那东西头全连着地。于是就割取面食之。它只是没有七窍,太像人了。《抱朴子》说的:“肉芝像人的身形,从土地上长出。”也是这一类东西,有什么可怪的呢?
小人芝
或山中见小人,乘车马,长七八寸者,肉芝也。取服芝,即仙矣。(出《抱朴子》)
【译文】
有的人在山中看见一种小人,乘坐着车马,有七八寸高,那是一种肉灵芝草。把它弄来服下,立即就成仙。
地下肉芝
兰陵萧逸人,亡其名。尝举进士下第,遂焚其书,隐居潭水上,从道士学神仙。因绝粒吸气,每旦屈伸支体,冀延其寿。积十年余,发尽白,色枯而背偻,齿有堕者。一旦引镜自视,勃然发怒,且曰:“吾弃声利,隐身田野间,绝粒吸气,冀得长生。今亦衰瘠如是,岂我之心哉?”即还居邺下,学商人逐什一之利。凡数年,资用大饶,为富家。后因治园屋,发地得物,状类人手,肥而且润,色微红。逸人得之惊曰:“岂非祸之芽?且吾闻太岁所在,不可兴土事。脱有犯者,当有修肉出其下,固不祥也。今果有,奈何?然吾闻:得肉食之,或可以免。”于是烹而食,味甚美,食且尽。自是逸人听视明,力愈壮,貌愈少。发之秃者,尽黰然而长矣;齿之堕者,亦骈然而生矣。逸人默自奇异,不敢告于人。后有道士至邺下,逢逸人。惊曰:“先生尝得饵仙药乎?何神气清晤如是?”道士因诊其脉。久之又曰:“先生尝食灵芝矣。夫灵芝状类人手,肥而且润,色微红者是也。”逸人悟其事,以告。道士贺曰:“先生之寿,可与龟鹤齐矣。然不宜居尘俗间,当退休山林,弃人事,神仙可致。”逸人喜而从其语,遂去。竟不知所在。(出《宣室志》)
【译文】
兰陵有一个姓萧的隐士,我忘了他叫什么名字了。他曾经考进士没有考中,一气之下,就把书全都烧了,隐居到潭水之上,跟着道士学成仙之道。于是他就不吃粮食,只吸空气,每天早晨起来屈伸肢体,希望延长寿命。十几年之后,他的头发全白了,脸色枯干,背也驼了,牙齿也有掉的。一天早上他照了一下镜子,立刻就勃然大怒,并且说道:“我放弃了名利,隐身在田野之间,只吸气不吃粮,希望能够长生不老。现在竟衰老到这种程度,哪是我的心愿哪!”于是他马上还居邺下,跟商人学着追逐那十分之一的小利。共几年,他家的资用就多起来,成为富足人家。后来由于建宅院,挖地挖出一个东西来,这东西样子很像人的一只手,肥厚而且润滑,色微红。他看见了这东西之后惊诧地说:“莫非这是祸事的先兆?我听说太岁在的地方是不能动土的,如果有人违犯了,就可能挖出一块肉来,是特别不祥的事。现在果然挖出来一块肉,怎么办呢?但是我又听说,挖出肉来就把它吃了,或许还可以免祸。”于是他就把这块肉煮着吃了。味道很美,他全吃了。从此,他的听觉、视觉比原先灵了,力气更大了,模样更年轻了。头发秃了的地方,纷纷地长出了新头发;掉了牙的地方,又长出新的牙齿。他暗自感到奇怪,不敢告诉别人。后来有一个道士来到邺下,见到他便吃惊地说:“先生你吃到过仙药吗?为什么气色如此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