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八十六再生十二(6/7)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备她,“花子”就说:“我平生得到夫人的恩德,以此来回报,只不过是报答了人家万分之一罢了,想来不会使你为难的。”李判官很痛快的答应说:“这事虽然不好办,但念你这样恳切地求我,就答应你吧。”花子和卢氏告别时说:“请你把我的尸体收起来,把我埋掉。我的尸体在履信坊街的北墙下,被人扔在粪坑里。”卢氏还阳后,按“花子”说的地方去找,果然找到了它的尸体,就用埋葬儿子的的礼仪,把“花子”的尸体埋掉。后来,“花子”又给卢氏托梦表示感谢。卢氏果然又活了二十年才去世。
刘氏子妻
刘氏子者,少任侠,有胆气,常客游楚州淮阴县,交游多市井恶少。邻人王氏有女,求聘之,王氏不许。后数岁,因饥。遂从戎。数年后,役罢,再游楚乡。与旧友相遇,甚欢,常恣游骋。昼事弋猎,夕会狭邪。因出郭十余里,见一坏墓,棺柩暴露。归而合饮酒。时将夏夜,暴雨初至,众人戏曰:“谁能以物送至坏冢棺上者?”刘秉酒恃气曰:“我能之。”众曰:“若审能之,明日,众置一筵,以赏其事。”乃取一砖,同会人列名于上,令生持去,余人饮而待之。生独行,夜半至墓。月初上,如有物蹲踞棺上,谛视之,乃一死妇人也。生舍砖于棺,背负此尸而归。众方欢语,忽闻生推门,如负重之声。门开,直入灯前,置尸于地,卓然而立,面施粉黛,髻发半披。一座绝倒,亦有奔走藏伏者。生曰:“此我妻也。”遂拥尸至床同寝。众人惊惧。至四更,忽觉口鼻微微有气。诊视之,即已苏矣。问所以,乃王氏之女,因暴疾亡,不知何由至此。未明,生取水,与之洗面濯手,整钗髻,疾已平复。乃闻邻里相谓曰:“王氏女将嫁暴卒,未殓,昨夜因雷,遂失其尸。生乃以告王氏,王氏悲喜,乃嫁生焉。众咸叹其冥契,亦伏生之不惧也。(出《原化记》)
【译文】
有个姓刘的人,年轻时很侠义,胆子也很大,曾到楚州淮阴游历,结交了不少地面上的青皮后生。刘某的邻居王氏有个女儿,刘某曾去求婚,王氏没有同意。过了几年,因为生活无着落,刘某就从军当了兵。几年后兵役期满,刘某就又回到楚州,和当年结交的那帮哥们儿重逢,都十分高兴,常常在一起骑马出游,白天打猎,晚上就在花街柳巷聚会。有一次刘某一伙又出城游玩,看见一个塌坏的坟墓,棺材都露在外面。游玩回来,大家聚在一起喝酒。这时是夏天的夜晚,忽然来了一场暴雨。大家就开玩笑说:“谁敢把一件东西送到那座坏墓的棺材上?”刘某仗着酒力胆气更壮,就说:“我能!”大家说:“如果你真能作到,我们大家共同出钱明天办一桌酒席来犒赏你。”于是就拿来一块土坯,把大家的名字都写在坯上,让刘某拿到墓地去,大家一边喝酒一面等着。刘某独自一个人上了路,半夜时分来到坏墓前。这时月亮刚刚出来,影影绰绰看见有个东西蹲在棺材上,仔细一看,是个死了的女人。刘某就把那块土坯放在棺材上,背起那具女尸往回走。朋友们正在屋里谈笑,忽然听得刘某推门,好像背着一件很重的东西。门开后,刘某一直走到灯前,把女尸放在地上,那女尸竟直挺挺地站着,脸上还擦着胭粉,头发半披着。朋友们都惊呆了,有的吓得逃掉,有的吓得趴在地上。刘某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妻子。”然后就搂着女尸上床一同睡下了,大家更加害怕。睡到四更时分,刘某忽然觉得女子的鼻子和嘴微微有气,仔细察看,这女子竟活过来了。问她是怎么回事,回答说她是王氏之女,得急病死了,不知怎么会到了这里。这时天还没亮,刘某打来水,让女子洗脸洗手,整理梳妆,这女子的病已经完全好了。后来乡邻们就纷纷传告,说王氏女将出嫁时突然死亡,还没入殓,昨天夜里下雨打雷时,尸体忽然不见了。刘某就到王氏家讲了这件事,王氏悲喜交加,就把女儿嫁给他了。人们都惊叹阴阳两界竟能成就了婚事,也佩服刘某的胆量真是太大了。
延陵村人妻
延陵灵宝观道士谢又损,近县村人有丧妇者,请又损为斋。妇死已半月矣,忽闻推棺而呼,众皆惊走。其夫开棺视之,乃起坐,顷之能言。云,为舅姑所召去,云我此无人,使之执爨。其居处甚闲洁,但苦无水。一日,见沟中水甚清,因取以漉馈。姑见之,大怒曰:“我不知尔不洁如是,用尔何为?”因逐之使回。走出门,遂苏。今尚无恙。(出《稽神录》)
【译文】
延陵村有个人的妻子死了,请灵宝观的道士谢又损来作道场超度亡灵。这女人死了已有半个月,忽然听见她在棺材里又敲又喊,人们都吓得逃散了,她的丈夫打开棺材看,那女人竟坐了起来,不一会就能说话了。她说:“我是被我公婆召到阴间去的,他们说身边没人侍奉,召我去给他们做饭。他们住的地方倒很宽敞干净,只是苦于没有水。有一天,我看见一条沟里有很清的水,就打了水淘米作饭。婆婆看见了大怒说,‘我不知道你竟是这么不干净!让你来真是什么也干不了。’然后就把我赶出了门。我一出门,就苏醒过来了。”这个女人到现在还活得很太平。
赵某妻
丁亥岁,浙西有典客吏赵某妻死。未及大殓,忽大叫而活。云为吏所录,至鹤林门内,有府署,侍卫严整,官吏谘事及领囚禁者甚众。吏持己入,至庭下,堂上一绿衣一白衣偶坐。绿衣谓吏曰:“汝误
刘氏子妻
刘氏子者,少任侠,有胆气,常客游楚州淮阴县,交游多市井恶少。邻人王氏有女,求聘之,王氏不许。后数岁,因饥。遂从戎。数年后,役罢,再游楚乡。与旧友相遇,甚欢,常恣游骋。昼事弋猎,夕会狭邪。因出郭十余里,见一坏墓,棺柩暴露。归而合饮酒。时将夏夜,暴雨初至,众人戏曰:“谁能以物送至坏冢棺上者?”刘秉酒恃气曰:“我能之。”众曰:“若审能之,明日,众置一筵,以赏其事。”乃取一砖,同会人列名于上,令生持去,余人饮而待之。生独行,夜半至墓。月初上,如有物蹲踞棺上,谛视之,乃一死妇人也。生舍砖于棺,背负此尸而归。众方欢语,忽闻生推门,如负重之声。门开,直入灯前,置尸于地,卓然而立,面施粉黛,髻发半披。一座绝倒,亦有奔走藏伏者。生曰:“此我妻也。”遂拥尸至床同寝。众人惊惧。至四更,忽觉口鼻微微有气。诊视之,即已苏矣。问所以,乃王氏之女,因暴疾亡,不知何由至此。未明,生取水,与之洗面濯手,整钗髻,疾已平复。乃闻邻里相谓曰:“王氏女将嫁暴卒,未殓,昨夜因雷,遂失其尸。生乃以告王氏,王氏悲喜,乃嫁生焉。众咸叹其冥契,亦伏生之不惧也。(出《原化记》)
【译文】
有个姓刘的人,年轻时很侠义,胆子也很大,曾到楚州淮阴游历,结交了不少地面上的青皮后生。刘某的邻居王氏有个女儿,刘某曾去求婚,王氏没有同意。过了几年,因为生活无着落,刘某就从军当了兵。几年后兵役期满,刘某就又回到楚州,和当年结交的那帮哥们儿重逢,都十分高兴,常常在一起骑马出游,白天打猎,晚上就在花街柳巷聚会。有一次刘某一伙又出城游玩,看见一个塌坏的坟墓,棺材都露在外面。游玩回来,大家聚在一起喝酒。这时是夏天的夜晚,忽然来了一场暴雨。大家就开玩笑说:“谁敢把一件东西送到那座坏墓的棺材上?”刘某仗着酒力胆气更壮,就说:“我能!”大家说:“如果你真能作到,我们大家共同出钱明天办一桌酒席来犒赏你。”于是就拿来一块土坯,把大家的名字都写在坯上,让刘某拿到墓地去,大家一边喝酒一面等着。刘某独自一个人上了路,半夜时分来到坏墓前。这时月亮刚刚出来,影影绰绰看见有个东西蹲在棺材上,仔细一看,是个死了的女人。刘某就把那块土坯放在棺材上,背起那具女尸往回走。朋友们正在屋里谈笑,忽然听得刘某推门,好像背着一件很重的东西。门开后,刘某一直走到灯前,把女尸放在地上,那女尸竟直挺挺地站着,脸上还擦着胭粉,头发半披着。朋友们都惊呆了,有的吓得逃掉,有的吓得趴在地上。刘某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妻子。”然后就搂着女尸上床一同睡下了,大家更加害怕。睡到四更时分,刘某忽然觉得女子的鼻子和嘴微微有气,仔细察看,这女子竟活过来了。问她是怎么回事,回答说她是王氏之女,得急病死了,不知怎么会到了这里。这时天还没亮,刘某打来水,让女子洗脸洗手,整理梳妆,这女子的病已经完全好了。后来乡邻们就纷纷传告,说王氏女将出嫁时突然死亡,还没入殓,昨天夜里下雨打雷时,尸体忽然不见了。刘某就到王氏家讲了这件事,王氏悲喜交加,就把女儿嫁给他了。人们都惊叹阴阳两界竟能成就了婚事,也佩服刘某的胆量真是太大了。
延陵村人妻
延陵灵宝观道士谢又损,近县村人有丧妇者,请又损为斋。妇死已半月矣,忽闻推棺而呼,众皆惊走。其夫开棺视之,乃起坐,顷之能言。云,为舅姑所召去,云我此无人,使之执爨。其居处甚闲洁,但苦无水。一日,见沟中水甚清,因取以漉馈。姑见之,大怒曰:“我不知尔不洁如是,用尔何为?”因逐之使回。走出门,遂苏。今尚无恙。(出《稽神录》)
【译文】
延陵村有个人的妻子死了,请灵宝观的道士谢又损来作道场超度亡灵。这女人死了已有半个月,忽然听见她在棺材里又敲又喊,人们都吓得逃散了,她的丈夫打开棺材看,那女人竟坐了起来,不一会就能说话了。她说:“我是被我公婆召到阴间去的,他们说身边没人侍奉,召我去给他们做饭。他们住的地方倒很宽敞干净,只是苦于没有水。有一天,我看见一条沟里有很清的水,就打了水淘米作饭。婆婆看见了大怒说,‘我不知道你竟是这么不干净!让你来真是什么也干不了。’然后就把我赶出了门。我一出门,就苏醒过来了。”这个女人到现在还活得很太平。
赵某妻
丁亥岁,浙西有典客吏赵某妻死。未及大殓,忽大叫而活。云为吏所录,至鹤林门内,有府署,侍卫严整,官吏谘事及领囚禁者甚众。吏持己入,至庭下,堂上一绿衣一白衣偶坐。绿衣谓吏曰:“汝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