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九十四神四(4/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响号角,敲击刀鞘,凌空而逝。
高雅之
晋太元中,高衡为魏郡太守,戍石头。其孙雅之,在厩中,云:“有神来降,自称白头公,柱杖光耀照屋。与雅之轻举宵行,暮至京口,晨已来还。”后雅之父子,为桓玄所灭。(出《幽明录》)
【译文】
晋代太元年间,高衡为魏郡太守,戍卫石头城。他的孙子高雅之在马棚中说:“刚才,有位神人来此,自称白头公,他拄的那根拐杖闪闪发光,把屋子都照亮了。他和我轻轻举着那根拐杖连夜而行,第二天天快黑时到了京口城,早晨已经返回来了。”后来,高雅之父子,被南郡公桓玄所灭。
罗根生
豫章有庐松村。郡人罗根生,来此村侧垦荒,种瓜果。园中有一神坛。瓜始引蔓,忽见坛上有一新板,墨书云:“此是神地,可速出去。”根生祝曰:“审是神教,愿更朱书赐报。”明早往看,向板犹存,字悉以朱代墨。根生谢而去也。(出《述异记》)
【译文】
豫章县有个庐松村。郡里有个叫罗根生的人,到村头来开荒,并种上了瓜果。当瓜刚开始爬蔓的时候,园中那个神坛上忽然出现一块新木板,上面用黑墨水写道:“这是神地,请速离开。”罗根生当即祝祷说:“神的教示我已知悉,希望换成红字公布于众。”第二天早晨,罗根生来园中观看,只见那块新木板还在,上面的字全用朱红代替了墨黑。罗根生谢罪后离去。
沈纵
余姚人沈纵,家素贫。与父同入山,还未至家,见一人。左右导从四五百许,前车辐马鞭,夹道卤簿,如二千石。遥见纵父子,便唤住,就纵手中燃火。纵因问是何贵人?答曰:“是斗山王,在余杭南。”纵知是神,叩头云:“愿见祐助。”后入山,得一玉枕,从此如意。(出《幽明录》)
【译文】
余姚县人沈纵,家中一向贫穷。一日,他跟父亲一起进山,回来时还没有到家,看见一个大人物迎面走来。这位大人物前呼后拥的,仅前导和随从就有四五百人。前面闪动着车轮和马鞭,夹道站着仪仗队,如同二千石俸禄的官员。远远看见沈纵父子,那大人物便将他们喊住,然后靠近沈纵并在他手中点上火。沈纵于是问道:“你是何方贵人?”回答说:“我是斗山之王,住在余杭县南边。”沈纵知道他是神仙,一边叩头一边说:“希望能够得到您的祐护和帮助。”后来,沈纵进山得到一方玉枕,从此他们家万事如意。
戴氏女
豫章有戴氏女,久疾不瘥。见一小石,形像偶人。女谓曰:“尔有人形,岂神?能差我宿疾者。吾将重汝。”其夜梦有人告之:“吾将佑汝。”自后疾渐差。遂为立祠山下。戴氏为巫,故名戴侯祠。(出《搜神记》)
【译文】
豫章郡戴氏有个女儿,久病不愈。一天,她看见一块小石头,形状像个人,便对它说:“你有人形,难道是神仙吗?如果你能把我的老病治好,我将重重地谢你。”当天夜里,她梦见有人告诉她说:“我今后会保祐你的。”从此以后,她的病情渐渐好转,于是就在山下建起一座祠庙,戴氏就在那做巫师,因此这座祠庙便被称为“戴侯祠”。
孙盛
衡山白槎庙。古老相传:昔有神槎,皎然白色,祷之灵无不应。晋孙盛临郡,不信鬼神,乃伐之。斧下流血。其夜波流神槎向上,但闻鼓角之声,不知所止。开皇九年废,今尚有白槎村在。(出《湘中记》)
【译文】
衡山有座白槎庙。很久以前,人们就传说:早年,这儿有一个神奇的木筏子,皎然白色,向它祈祷没有不灵验的。晋代孙盛来此任郡守,他不信鬼神,便让人砍毁它。不料,那斧子砍下去,木筏子竟然流出血来。当天夜里,水流奇迹般地将木筏子送往上游,只听鼓号声声,不知停在了什么地方。隋代开皇九年,这座庙便毁废了,如今还有个白槎村存在着。
湛满
须江县江郎山。昔有江家在山下居,兄弟三人,神化于此。故有三石峰之异。有湛满者,亦居山下。其子仕洛,永嘉之乱,不得归。满乃使祝宗言于三石之灵,能致其子,靡爱斯牲。旬日中,湛子出洛水边,见三少年,使闭目伏车栏中间,去如疾风。俄顷,从空中堕,恍然不知所之。良久,乃觉是家园中。(出《十道记》)
【译文】
须江县境内有座江郎山。从前,有一户姓江的人家在山下居住,他们兄弟三人,都在这里成神而去,因此留下一座奇异的三石峰。有位叫湛满的人,也住在这座山下。他的儿子在洛阳做官,赶上杀王公士民数万人的永嘉之乱,有家不能回。湛满就来到三石峰下祈祷,求其保祐他的儿子,说:“能让我的儿子回来,一定不会舍不得供祭祀的牲畜”十天之内的某一日,湛满的儿子走到洛水边,看见三位少年。这三位少年让他闭上眼睛趴在车栏中间,那车便像疾风一般跑起来。有顷,他突然从空中掉了下来。他恍恍惚惚,不知到了何处。好久,他才发现这是自己家的菜园子。
竺昙遂
晋太元中,谢家沙门竺昙遂,年二十余,白皙端正,流落沙门。尝行经青溪庙前过,因入庙中看。暮归,梦一妇人来,语云:“君当来作我庙中神,不复久。”昙遂问:“妇人是谁?”妇人云:“我是青溪姑。”如此一月许,便卒。临死,谓同学年少曰:“我无福,亦无大罪,死乃当作青溪庙神。诸君行便,可见看之。”既死后,诸年少道人诣其庙。既至,便灵语相劳问,音声如其生时。临去云:“久不闻呗声,
高雅之
晋太元中,高衡为魏郡太守,戍石头。其孙雅之,在厩中,云:“有神来降,自称白头公,柱杖光耀照屋。与雅之轻举宵行,暮至京口,晨已来还。”后雅之父子,为桓玄所灭。(出《幽明录》)
【译文】
晋代太元年间,高衡为魏郡太守,戍卫石头城。他的孙子高雅之在马棚中说:“刚才,有位神人来此,自称白头公,他拄的那根拐杖闪闪发光,把屋子都照亮了。他和我轻轻举着那根拐杖连夜而行,第二天天快黑时到了京口城,早晨已经返回来了。”后来,高雅之父子,被南郡公桓玄所灭。
罗根生
豫章有庐松村。郡人罗根生,来此村侧垦荒,种瓜果。园中有一神坛。瓜始引蔓,忽见坛上有一新板,墨书云:“此是神地,可速出去。”根生祝曰:“审是神教,愿更朱书赐报。”明早往看,向板犹存,字悉以朱代墨。根生谢而去也。(出《述异记》)
【译文】
豫章县有个庐松村。郡里有个叫罗根生的人,到村头来开荒,并种上了瓜果。当瓜刚开始爬蔓的时候,园中那个神坛上忽然出现一块新木板,上面用黑墨水写道:“这是神地,请速离开。”罗根生当即祝祷说:“神的教示我已知悉,希望换成红字公布于众。”第二天早晨,罗根生来园中观看,只见那块新木板还在,上面的字全用朱红代替了墨黑。罗根生谢罪后离去。
沈纵
余姚人沈纵,家素贫。与父同入山,还未至家,见一人。左右导从四五百许,前车辐马鞭,夹道卤簿,如二千石。遥见纵父子,便唤住,就纵手中燃火。纵因问是何贵人?答曰:“是斗山王,在余杭南。”纵知是神,叩头云:“愿见祐助。”后入山,得一玉枕,从此如意。(出《幽明录》)
【译文】
余姚县人沈纵,家中一向贫穷。一日,他跟父亲一起进山,回来时还没有到家,看见一个大人物迎面走来。这位大人物前呼后拥的,仅前导和随从就有四五百人。前面闪动着车轮和马鞭,夹道站着仪仗队,如同二千石俸禄的官员。远远看见沈纵父子,那大人物便将他们喊住,然后靠近沈纵并在他手中点上火。沈纵于是问道:“你是何方贵人?”回答说:“我是斗山之王,住在余杭县南边。”沈纵知道他是神仙,一边叩头一边说:“希望能够得到您的祐护和帮助。”后来,沈纵进山得到一方玉枕,从此他们家万事如意。
戴氏女
豫章有戴氏女,久疾不瘥。见一小石,形像偶人。女谓曰:“尔有人形,岂神?能差我宿疾者。吾将重汝。”其夜梦有人告之:“吾将佑汝。”自后疾渐差。遂为立祠山下。戴氏为巫,故名戴侯祠。(出《搜神记》)
【译文】
豫章郡戴氏有个女儿,久病不愈。一天,她看见一块小石头,形状像个人,便对它说:“你有人形,难道是神仙吗?如果你能把我的老病治好,我将重重地谢你。”当天夜里,她梦见有人告诉她说:“我今后会保祐你的。”从此以后,她的病情渐渐好转,于是就在山下建起一座祠庙,戴氏就在那做巫师,因此这座祠庙便被称为“戴侯祠”。
孙盛
衡山白槎庙。古老相传:昔有神槎,皎然白色,祷之灵无不应。晋孙盛临郡,不信鬼神,乃伐之。斧下流血。其夜波流神槎向上,但闻鼓角之声,不知所止。开皇九年废,今尚有白槎村在。(出《湘中记》)
【译文】
衡山有座白槎庙。很久以前,人们就传说:早年,这儿有一个神奇的木筏子,皎然白色,向它祈祷没有不灵验的。晋代孙盛来此任郡守,他不信鬼神,便让人砍毁它。不料,那斧子砍下去,木筏子竟然流出血来。当天夜里,水流奇迹般地将木筏子送往上游,只听鼓号声声,不知停在了什么地方。隋代开皇九年,这座庙便毁废了,如今还有个白槎村存在着。
湛满
须江县江郎山。昔有江家在山下居,兄弟三人,神化于此。故有三石峰之异。有湛满者,亦居山下。其子仕洛,永嘉之乱,不得归。满乃使祝宗言于三石之灵,能致其子,靡爱斯牲。旬日中,湛子出洛水边,见三少年,使闭目伏车栏中间,去如疾风。俄顷,从空中堕,恍然不知所之。良久,乃觉是家园中。(出《十道记》)
【译文】
须江县境内有座江郎山。从前,有一户姓江的人家在山下居住,他们兄弟三人,都在这里成神而去,因此留下一座奇异的三石峰。有位叫湛满的人,也住在这座山下。他的儿子在洛阳做官,赶上杀王公士民数万人的永嘉之乱,有家不能回。湛满就来到三石峰下祈祷,求其保祐他的儿子,说:“能让我的儿子回来,一定不会舍不得供祭祀的牲畜”十天之内的某一日,湛满的儿子走到洛水边,看见三位少年。这三位少年让他闭上眼睛趴在车栏中间,那车便像疾风一般跑起来。有顷,他突然从空中掉了下来。他恍恍惚惚,不知到了何处。好久,他才发现这是自己家的菜园子。
竺昙遂
晋太元中,谢家沙门竺昙遂,年二十余,白皙端正,流落沙门。尝行经青溪庙前过,因入庙中看。暮归,梦一妇人来,语云:“君当来作我庙中神,不复久。”昙遂问:“妇人是谁?”妇人云:“我是青溪姑。”如此一月许,便卒。临死,谓同学年少曰:“我无福,亦无大罪,死乃当作青溪庙神。诸君行便,可见看之。”既死后,诸年少道人诣其庙。既至,便灵语相劳问,音声如其生时。临去云:“久不闻呗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