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六十嗤鄙三(4/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足。(出《卢氏杂记》)
【译文】
唐代宗朝时,久旱无雨,京兆尹黎干便在朱雀街让求雨。他建造了一条土龙,召集来城里所有的巫师,舞于建土龙的地方,黎干比巫师们舞得更欢。围观的人又惊又笑。可是整整一个月也没下雨,于是又祈祷于文宣王庙。代宗听说后说道:"祈祷孔丘的时间更长了。"于是下令毁掉土龙,停止求雨,节用膳食,听从天命。这样做了之后,反倒甘雨足降。
崔叔清
唐杜佑镇淮南,进崔叔清诗百篇。德宗谓使者:"此恶诗,焉用进。"时人呼为"准敕恶诗"。(出《国史补》)
【译文】
唐德宗朝时,杜佑为淮南节度使,他向皇帝进献了一百篇崔叔清写的诗。德宗对来送诗的人说;"这种恶劣的诗,哪里还用得着进献!"当时的人都把崔叔清的诗称为"准敕恶诗"(皇帝定准的劣诗)。
常愿
唐刘禹锡云:贞元中,武臣常愿,好作本色语。曾谓余曰:"昔在奉天,为行营都虞候。圣人门,都有几个贤郎。"他悉如此。且曰:"奉天城斗许大,更被朱泚吃兵马楦,危(危原作为。据明抄本改。)如累鸡子。今抛向南衙,被公措大伟。龁邓。"邓把将他(他原作化。据明抄本改。)官职去。至永贞初,禹锡为御史监察,见常愿摄事在焉,因谓之曰:"更敢道纥邓否?"曰:"死罪死罪。"(出《嘉话录》)
【译文】
唐朝时,刘禹锡说过这样一件事:贞元年间,有个武将叫常愿,喜欢说些本行的行话,他曾对我说:"以前在奉天,任行营都虞候。圣人门(酒店里),都有几个贤郎(饮酒人)。"他的话都是这样。还说:"奉天城象斗那么大,被朱泚的兵马弄得满满的,就象累在一起的鸡蛋,如今抛向南衙,被公当成措大了。咬邓。"邓把他官职夺去,到永贞初年,禹锡对御史监察,见常愿在那里管事,对他说道:"还敢说咬邓么?"回答说:'我实在是死罪、死罪!"
刘士荣
唐于頔之镇襄阳也。朝廷姑息,除其子方为太常丞。頔让之,表曰:"刘元佐儿士荣以佐之(明抄本之作命)功,先朝为太常丞。时臣与士荣同登朝列,见其凡劣,实鄙之。今臣功名不如元佐,男某(男某原作某之,据明抄本改)凡劣,不若士荣。若授此爵,更为叨忝。"德宗令将其表宣示百僚。时士荣为南衙将军,目睹其表。有浑鐻者,锡之客(客字原空缺,据黄本补。)也。时镐宴客饮酒,更为令曰:"征近日凡劣,不得即雨。"鐻(鐻字原缺,据黄本补)曰:"刘士荣。"镐曰:"于方。"镐谓席人曰:"诸公并须精除。"(出《嘉话录》)
唐朝时,于頔之镇守襄阳。朝廷对他很宽容优待,任命他的儿子于方为太常丞。于頔之推让,上表道:"刘元佐的儿子刘士荣是因为他父亲有功,先朝授予他太常丞一职。当时我与士荣曾一起在登朝的队列,看见他很凡劣,实在令人鄙视。如今我的功名不如刘元佐,儿子也很平庸低劣,还不如刘士荣,若授此官,更觉得是叨扰而有愧。"德宗下令将他的表公布于百官。当时刘士荣任南衙将军,亲眼目睹过此表。有个叫浑鐻的人,是锡的客人,有一天镐宴请客人,饮酒时出酒令道:"近日的天气预兆凡劣,不可能立即下雨。"鐻猜道:"刘士荣。"锡猜道:"于方。"镐对在座的客人说道:"各位一定能够高升。"
袁德师
唐窦群与袁德师同在浙西幕,窦群知尉(明抄本尉作厨)。尝嗔堂子曰:"须送伯禽。"问德师曰:"会否?"曰:"某乙亦不到如此,也还曾把书读(读字原空缺,据黄本补),何乃相轻。"(轻原作卿,据明抄本改)诘之:"且伯禽何人?"德师曰:"只是古之堂子也。"满座人哂。(出《嘉话录》)
【译文】
唐朝时,窦群与袁德师一起在浙西幕府,窦群兼任县尉。有一次责怪堂子(妓院)说:"须送'伯禽'(伯禽为周公的儿子)!"问袁德师道:"明白不明白?"袁德师道:"我还不至如此,也还曾读过书吧,干么这样轻视人!"窦群又追问:"那么伯禽是何人呢?"袁德师道:"伯禽不过是古代的堂子。"在座的人无不讥笑他的。
蒋乂
唐蒋乂撰宰臣录,每拜一相,旬月必献传卷(卷原作奉,据明抄本改)故为物议所嗤。(出《国史补》)
唐朝时,蒋乂为宰相们作传,每拜访一个宰相,十日之内献上传文,所以被众人议论和嘲笑。
崔损
唐崔损,性极谨慎。每奏对,不敢有所发扬。两省清要,皆历践之,在位无称于人。身居宰相。母野殡,不言展墓,不议迁袝(不议迁袝原作下议迁相,据《旧唐书》一三六《崔损传》改)姊为尼,没于近寺,终丧不临。士君子罪之,过为恭逊,不止于容身,而卒用此中上意。窃大位者八年,上知物议不叶,然怜而厚之。(出《谭宾录》)
【译文】
唐代人崔损,性情极为谨慎。每次在朝堂奏答,不敢有一点儿发挥。中书省、门下省这两处清贵显要之地,他都登临过,可是没有什么值得人们称道的。身居宰相之位,母亲死后葬于荒野,从不说到墓地去看,也不议论迁殡合葬的事。姐姐出家为尼。死于附近的寺院,一直到办完丧事他也没去看看。许多正人君子都怪罪他,认为他过份地谦恭,不止是为了安身,而是想以此来让皇上中意。窃居高位八年,皇上知众人议论他行止不端,但还是由于怜爱而厚待他。
【译文】
唐代宗朝时,久旱无雨,京兆尹黎干便在朱雀街让求雨。他建造了一条土龙,召集来城里所有的巫师,舞于建土龙的地方,黎干比巫师们舞得更欢。围观的人又惊又笑。可是整整一个月也没下雨,于是又祈祷于文宣王庙。代宗听说后说道:"祈祷孔丘的时间更长了。"于是下令毁掉土龙,停止求雨,节用膳食,听从天命。这样做了之后,反倒甘雨足降。
崔叔清
唐杜佑镇淮南,进崔叔清诗百篇。德宗谓使者:"此恶诗,焉用进。"时人呼为"准敕恶诗"。(出《国史补》)
【译文】
唐德宗朝时,杜佑为淮南节度使,他向皇帝进献了一百篇崔叔清写的诗。德宗对来送诗的人说;"这种恶劣的诗,哪里还用得着进献!"当时的人都把崔叔清的诗称为"准敕恶诗"(皇帝定准的劣诗)。
常愿
唐刘禹锡云:贞元中,武臣常愿,好作本色语。曾谓余曰:"昔在奉天,为行营都虞候。圣人门,都有几个贤郎。"他悉如此。且曰:"奉天城斗许大,更被朱泚吃兵马楦,危(危原作为。据明抄本改。)如累鸡子。今抛向南衙,被公措大伟。龁邓。"邓把将他(他原作化。据明抄本改。)官职去。至永贞初,禹锡为御史监察,见常愿摄事在焉,因谓之曰:"更敢道纥邓否?"曰:"死罪死罪。"(出《嘉话录》)
【译文】
唐朝时,刘禹锡说过这样一件事:贞元年间,有个武将叫常愿,喜欢说些本行的行话,他曾对我说:"以前在奉天,任行营都虞候。圣人门(酒店里),都有几个贤郎(饮酒人)。"他的话都是这样。还说:"奉天城象斗那么大,被朱泚的兵马弄得满满的,就象累在一起的鸡蛋,如今抛向南衙,被公当成措大了。咬邓。"邓把他官职夺去,到永贞初年,禹锡对御史监察,见常愿在那里管事,对他说道:"还敢说咬邓么?"回答说:'我实在是死罪、死罪!"
刘士荣
唐于頔之镇襄阳也。朝廷姑息,除其子方为太常丞。頔让之,表曰:"刘元佐儿士荣以佐之(明抄本之作命)功,先朝为太常丞。时臣与士荣同登朝列,见其凡劣,实鄙之。今臣功名不如元佐,男某(男某原作某之,据明抄本改)凡劣,不若士荣。若授此爵,更为叨忝。"德宗令将其表宣示百僚。时士荣为南衙将军,目睹其表。有浑鐻者,锡之客(客字原空缺,据黄本补。)也。时镐宴客饮酒,更为令曰:"征近日凡劣,不得即雨。"鐻(鐻字原缺,据黄本补)曰:"刘士荣。"镐曰:"于方。"镐谓席人曰:"诸公并须精除。"(出《嘉话录》)
唐朝时,于頔之镇守襄阳。朝廷对他很宽容优待,任命他的儿子于方为太常丞。于頔之推让,上表道:"刘元佐的儿子刘士荣是因为他父亲有功,先朝授予他太常丞一职。当时我与士荣曾一起在登朝的队列,看见他很凡劣,实在令人鄙视。如今我的功名不如刘元佐,儿子也很平庸低劣,还不如刘士荣,若授此官,更觉得是叨扰而有愧。"德宗下令将他的表公布于百官。当时刘士荣任南衙将军,亲眼目睹过此表。有个叫浑鐻的人,是锡的客人,有一天镐宴请客人,饮酒时出酒令道:"近日的天气预兆凡劣,不可能立即下雨。"鐻猜道:"刘士荣。"锡猜道:"于方。"镐对在座的客人说道:"各位一定能够高升。"
袁德师
唐窦群与袁德师同在浙西幕,窦群知尉(明抄本尉作厨)。尝嗔堂子曰:"须送伯禽。"问德师曰:"会否?"曰:"某乙亦不到如此,也还曾把书读(读字原空缺,据黄本补),何乃相轻。"(轻原作卿,据明抄本改)诘之:"且伯禽何人?"德师曰:"只是古之堂子也。"满座人哂。(出《嘉话录》)
【译文】
唐朝时,窦群与袁德师一起在浙西幕府,窦群兼任县尉。有一次责怪堂子(妓院)说:"须送'伯禽'(伯禽为周公的儿子)!"问袁德师道:"明白不明白?"袁德师道:"我还不至如此,也还曾读过书吧,干么这样轻视人!"窦群又追问:"那么伯禽是何人呢?"袁德师道:"伯禽不过是古代的堂子。"在座的人无不讥笑他的。
蒋乂
唐蒋乂撰宰臣录,每拜一相,旬月必献传卷(卷原作奉,据明抄本改)故为物议所嗤。(出《国史补》)
唐朝时,蒋乂为宰相们作传,每拜访一个宰相,十日之内献上传文,所以被众人议论和嘲笑。
崔损
唐崔损,性极谨慎。每奏对,不敢有所发扬。两省清要,皆历践之,在位无称于人。身居宰相。母野殡,不言展墓,不议迁袝(不议迁袝原作下议迁相,据《旧唐书》一三六《崔损传》改)姊为尼,没于近寺,终丧不临。士君子罪之,过为恭逊,不止于容身,而卒用此中上意。窃大位者八年,上知物议不叶,然怜而厚之。(出《谭宾录》)
【译文】
唐代人崔损,性情极为谨慎。每次在朝堂奏答,不敢有一点儿发挥。中书省、门下省这两处清贵显要之地,他都登临过,可是没有什么值得人们称道的。身居宰相之位,母亲死后葬于荒野,从不说到墓地去看,也不议论迁殡合葬的事。姐姐出家为尼。死于附近的寺院,一直到办完丧事他也没去看看。许多正人君子都怪罪他,认为他过份地谦恭,不止是为了安身,而是想以此来让皇上中意。窃居高位八年,皇上知众人议论他行止不端,但还是由于怜爱而厚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