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六十嗤鄙三(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语,乃曰:"逆风必不得张帆。"众大哂焉。(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朝时,杭州参军独孤守忠领押送租的船队去京城,到了半夜,把掌船人紧急集合起来,别的话没说,只说道:"逆风一定不能张帆。"众人大笑。
王熊
唐王熊为泽州都督。府法曹断略粮贼,惟各(明抄本惟各作准格)决杖一百,通判,熊曰:"总略几人?"法曹曰:"略七人。"熊曰:"略七人(熊曰略七人五字,据明抄本补)合决七百。"法曹曲断,府司科罪。时人哂之。前尹正义为都督,公平,后熊来替。百姓歌曰:"前得尹佛子,后得王癞獭。判事驴咬瓜,唤人牛嚼铁。见钱满面喜,无镪从头喝。常逢饿夜叉,百姓不可活。"(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朝时,王熊曾任泽州都督。都督府的法曹审判抢掠粮食的盗贼,每个人各判杖挞一百,向他通告判罪情况,他问道:"总共行抢的几个人?"法曹回答:"行抢的七人。"他说:"行抢的七人合起来应判钱七百。"法曹只好依照他的不正确的说法改判,府司便依此给他们七人量刑。当时人们都嗤笑这件事。以前尹正义曾任泽州都督,他是很公平的,后来王熊被派来接替了他。百姓们编出歌谣咏道:"前得尹佛子,后得王癞獭。判事驴咬瓜,唤人牛嚼铁。见钱满面喜,无镪(钱)从头喝(大声喊)。常逢饿夜叉,百姓不可活。
曲崇裕
唐冀州参军曲崇裕《送司功入京》诗曰:"崇裕有幸会,得遇明流行。司士向京去,旷野哭声哀。"司功曰:"大才士,先生其谁?"曰:"吴儿博士,教此声韵。"司功曰:"师明弟子哲。"(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朝时,冀州参军曲崇裕写一首《送司功入京》诗,他写道:"崇裕有幸会,得遇名流行。司士向京去,旷野哭声哀。"司功问道:"大学士,教你写诗的先生是谁?"曲崇裕说:"一位吴地的少年博士,教我这样押韵。"司功道"真是老师高明,学生就有智慧啊!"
梁士会
唐滑州灵昌尉梁士会,官科乌翎,里正不送。举牒判曰:"官唤乌翎,何物里正,不送乌翎。"佐使曰:"公大好判,乌翎太多。"会索笔曰:"官唤乌翎,何物里正,不送雁翅。"有识之士,闻而笑之。(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朝时,滑州灵昌县尉梁士会,是"乌翎科"中举后授的官,里正(乡村小吏)没有给他送来乌鸦羽翎,便在公文簿上写道:"官叫做乌翎,是哪个里正,不送来乌翎?"佐使道:"你这件事太好解决,乌鸦羽毛太多了。"于是梁士会提笔写道:"官科叫乌翎,是哪个里正不送来雁翅。"真有识之士,听到这件事都嗤笑他。
张怀庆
唐李义府尝赋诗曰:"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乃为诗曰:"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时人谓之语曰:"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出《大唐新语》)
【译文】
唐朝时,李义府曾写过一道诗:"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有一个枣强县尉张怀庆好偷名家的文章,他也写诗道:"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当人们说他道:"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康聓
唐玄宗既用牛仙客为相,颇忧时议不叶,因访于高力士:"用仙客相,外议以为如何?"力士曰:"仙客出于胥吏,非宰相器。"上大怒曰:"即当用康聓。"盖上一时恚怒之词,举其极不可者。或有窃报聓,以为上之于君,恩渥颇深,行当为相矣。聓闻之,以为信然。翌日,盛服趋朝,既就列,延颈北望,冀有成命。观之者无不掩口。然时论亦以长者目焉。聓为将作大匠,多巧思,尤能知地。尝谓人曰:"我居是宅中,不为宰相耶?"闻之者益为嗤笑。(今新昌里西北牛相第。即聓宅也。出《明皇杂录》)
【译文】
唐玄宗决定要启用牛仙客作宰相,很担心与人们的议论不相符合,因而询问高力士道:"任命仙客为宰相,你以为外面的议论会如何?"高力士道:"仙客出自于小官吏,不是宰相的材料。"玄宗大怒,:"那就该用康聓!"这本来是玄宗一时愤怒说的话,是举了一个最不可用的人。可是被人听到并偷偷告诉了康聓。他还以为玄宗对康聓恩泽很深,真的要举他为宰相了。康聓听说后,也信以为真。第二天便换上一套好衣服去上朝,站在班列里,他一直伸着脖子向北坐的皇上张望,希望看到已经写好的诏命。见到的人无不掩口讥笑。然而当时的舆论也都是以长者来看待他。康聓认为自己将成为大器,有许多奇巧的心思,尤其能预测地形风水。他曾对人讲:"我居住的是一片宅第的中央,还能不当宰相?"听到的人越发讥笑他。
征君
唐肃宗之代,争于贤良,下诏搜山林草泽,有怀才抱德及匡时霸国者,皆可爵而任之。有征君自灵武,衣草衣,蹑芒跔,诣于国门。肃宗闻之喜曰:"果有贤士应募矣。"遂召对,访时事得失,卒无一辞。但再三瞻望圣颜而奏曰:"微臣有所见,陛下知之乎?"对曰:"不知。"奏曰:"臣见陛下圣颜,瘦于在灵武时。"帝曰:"宵旰所劳,以至于是。"侍臣有匿笑不禁者。及退,更无他言。帝知其妄人也,恐闭将来贤路,黾
【译文】
唐朝时,杭州参军独孤守忠领押送租的船队去京城,到了半夜,把掌船人紧急集合起来,别的话没说,只说道:"逆风一定不能张帆。"众人大笑。
王熊
唐王熊为泽州都督。府法曹断略粮贼,惟各(明抄本惟各作准格)决杖一百,通判,熊曰:"总略几人?"法曹曰:"略七人。"熊曰:"略七人(熊曰略七人五字,据明抄本补)合决七百。"法曹曲断,府司科罪。时人哂之。前尹正义为都督,公平,后熊来替。百姓歌曰:"前得尹佛子,后得王癞獭。判事驴咬瓜,唤人牛嚼铁。见钱满面喜,无镪从头喝。常逢饿夜叉,百姓不可活。"(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朝时,王熊曾任泽州都督。都督府的法曹审判抢掠粮食的盗贼,每个人各判杖挞一百,向他通告判罪情况,他问道:"总共行抢的几个人?"法曹回答:"行抢的七人。"他说:"行抢的七人合起来应判钱七百。"法曹只好依照他的不正确的说法改判,府司便依此给他们七人量刑。当时人们都嗤笑这件事。以前尹正义曾任泽州都督,他是很公平的,后来王熊被派来接替了他。百姓们编出歌谣咏道:"前得尹佛子,后得王癞獭。判事驴咬瓜,唤人牛嚼铁。见钱满面喜,无镪(钱)从头喝(大声喊)。常逢饿夜叉,百姓不可活。
曲崇裕
唐冀州参军曲崇裕《送司功入京》诗曰:"崇裕有幸会,得遇明流行。司士向京去,旷野哭声哀。"司功曰:"大才士,先生其谁?"曰:"吴儿博士,教此声韵。"司功曰:"师明弟子哲。"(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朝时,冀州参军曲崇裕写一首《送司功入京》诗,他写道:"崇裕有幸会,得遇名流行。司士向京去,旷野哭声哀。"司功问道:"大学士,教你写诗的先生是谁?"曲崇裕说:"一位吴地的少年博士,教我这样押韵。"司功道"真是老师高明,学生就有智慧啊!"
梁士会
唐滑州灵昌尉梁士会,官科乌翎,里正不送。举牒判曰:"官唤乌翎,何物里正,不送乌翎。"佐使曰:"公大好判,乌翎太多。"会索笔曰:"官唤乌翎,何物里正,不送雁翅。"有识之士,闻而笑之。(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朝时,滑州灵昌县尉梁士会,是"乌翎科"中举后授的官,里正(乡村小吏)没有给他送来乌鸦羽翎,便在公文簿上写道:"官叫做乌翎,是哪个里正,不送来乌翎?"佐使道:"你这件事太好解决,乌鸦羽毛太多了。"于是梁士会提笔写道:"官科叫乌翎,是哪个里正不送来雁翅。"真有识之士,听到这件事都嗤笑他。
张怀庆
唐李义府尝赋诗曰:"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乃为诗曰:"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时人谓之语曰:"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出《大唐新语》)
【译文】
唐朝时,李义府曾写过一道诗:"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有一个枣强县尉张怀庆好偷名家的文章,他也写诗道:"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当人们说他道:"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康聓
唐玄宗既用牛仙客为相,颇忧时议不叶,因访于高力士:"用仙客相,外议以为如何?"力士曰:"仙客出于胥吏,非宰相器。"上大怒曰:"即当用康聓。"盖上一时恚怒之词,举其极不可者。或有窃报聓,以为上之于君,恩渥颇深,行当为相矣。聓闻之,以为信然。翌日,盛服趋朝,既就列,延颈北望,冀有成命。观之者无不掩口。然时论亦以长者目焉。聓为将作大匠,多巧思,尤能知地。尝谓人曰:"我居是宅中,不为宰相耶?"闻之者益为嗤笑。(今新昌里西北牛相第。即聓宅也。出《明皇杂录》)
【译文】
唐玄宗决定要启用牛仙客作宰相,很担心与人们的议论不相符合,因而询问高力士道:"任命仙客为宰相,你以为外面的议论会如何?"高力士道:"仙客出自于小官吏,不是宰相的材料。"玄宗大怒,:"那就该用康聓!"这本来是玄宗一时愤怒说的话,是举了一个最不可用的人。可是被人听到并偷偷告诉了康聓。他还以为玄宗对康聓恩泽很深,真的要举他为宰相了。康聓听说后,也信以为真。第二天便换上一套好衣服去上朝,站在班列里,他一直伸着脖子向北坐的皇上张望,希望看到已经写好的诏命。见到的人无不掩口讥笑。然而当时的舆论也都是以长者来看待他。康聓认为自己将成为大器,有许多奇巧的心思,尤其能预测地形风水。他曾对人讲:"我居住的是一片宅第的中央,还能不当宰相?"听到的人越发讥笑他。
征君
唐肃宗之代,争于贤良,下诏搜山林草泽,有怀才抱德及匡时霸国者,皆可爵而任之。有征君自灵武,衣草衣,蹑芒跔,诣于国门。肃宗闻之喜曰:"果有贤士应募矣。"遂召对,访时事得失,卒无一辞。但再三瞻望圣颜而奏曰:"微臣有所见,陛下知之乎?"对曰:"不知。"奏曰:"臣见陛下圣颜,瘦于在灵武时。"帝曰:"宵旰所劳,以至于是。"侍臣有匿笑不禁者。及退,更无他言。帝知其妄人也,恐闭将来贤路,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