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二十五伎巧一(4/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几个月后完工,裁剪缝制成帷幔。无论是从里、还是从外面看它,都象烟气似的轻轻飘动,而且房间里自然变得清幽凉爽。当时,孙权还亲自带兵行军打仗,常把这幅帷幔带在身边,做为行军的幕帐。这幅帷幔舒展开时长宽好几丈,卷起来可以放在枕头里面。这时人称它做"丝绝"。所以吴有三绝。四海之内再没有第二种同它们一样绝妙的稀世珍宝了。后来有为求受到宠幸而谄媚的人,诬谄她说,赵夫人总爱在大王面前炫耀自己。因而招到祸患被废除。赵氏虽然因被怀疑,而失去了人主夫人的地位,但是做为技艺高超的工匠,她被载录在史书上,流芳千古。东吴灭亡时,不知她在什么地方。
区纯
大兴中,衡阳区纯作鼠市。四方丈余,开四门,门有木人。纵四五鼠于中,欲出门,木人辄以椎椎之。(出《晋阳秋》)
【译文】
晋元帝大兴年间,衡阳的区纯做了一个饲养老鼠的游戏器具。它四周长有一丈多,开四个门,每个门前有一个小木人。里面放进四、五只老鼠,老鼠要出门,木人用槌槌老鼠。
水芝欹器
西魏文帝造二欹器。其一为二仙人,共持一钵,同处一盘。盖有山,山有香气。别有一仙人持一金瓶,以临器上,以水灌山。则出于瓶而注于器,烟气通发山中,谓之"仙人欹器"也。其一为二荷,同处一盘,相去盈尺。中有芙蓉,下垂器上,以水注芙蓉而盈于器。又为凫雁蟾蜍以饰之,谓之"水芝欹器"。二盘各有一床一钵,钵圆而床方。中有人焉,言三才之象也。器如觥形,满则平。溢则倾。置之前殿,以警满盈焉。(原缺出处,明抄本作出《三国典略》)
【译文】
北朝时,西魏文帝造了两个欹器,(按祭器的一种)。其中一个是,两个仙人共拿一个钵,同在一个盘中。盘中有山,山散发着香气。另有个仙人手中拿着一只金瓶,站在欹器上居高临下,用水浇山,水从瓶中流出,注入器内,烟气布满山中,称为"仙人欹器"。另一个是两朵荷花同在一个盘中,相距一尺多远,中间有芙蓉,往下垂落到欹器上,把水灌进芙蓉里而流满欹器。又用野鸭、大雁、蟾蜍图案做为装饰,叫它做"水芝欹器"。二盘中各有一床,一钵。钵是圆形的,床是方形的,中间有人,说是天才、地才、人才的象征。欹器形状象装酒的觥,装满水时呈水平状态,水溢出来时就倾斜。把它放在宫中的前殿,用它来警示满与盈。
兰陵王
北齐兰陵王有巧思,为舞胡子。王意欲所劝,胡子则捧盏以揖之。人莫知其所由也。(出《朝野佥载》)
【译文】
北齐的兰陵王有奇巧的构思,制做了跳舞的胡人男子。兰陵王心中想要劝谁喝酒,胡人男子就捧着酒杯向他作揖。人们不知道这里面的道理。
僧灵昭
北齐有沙门灵昭甚有巧思,武成帝令于山亭造流杯池。船每至帝前,引手取杯,船即自住。上有木小儿抚掌,遂于丝竹相应。饮讫放杯,便有木人刺还。上饮若不尽,船终不去。未几,灵昭忽拊心,疑有刀刺,须臾吐血而终。
【译文】
北齐有位叫灵昭的僧人,很有巧妙的构思,奉武成帝的命令在假山亭上建造流杯池。流杯池建成后。武成帝在池边宴饮。池中放置制做精巧别致的小船。小船每次行到武成帝面前,武成帝伸手拿取小船上的酒杯,小船就自己停住,上面有一木制小人一拍手,于是丝竹乐声伴奏。饮完之后放下酒杯,就有木制小人捧着酒杯回去。武成帝如果不饮完杯中酒,小船就一直不离去。不久,灵昭和尚忽然抚摸着胸口,估计是被刀刺了,不一会儿就吐血而死。
七宝镜台
胡太后使灵昭造七宝镜台。合有三十六室,别有一妇人,手各执锁。才下一关,三十六户一时自闭。若抽此关,诸门咸启,妇人各出户前。(出《皇览》,《御览》七一七引作出《三国典略》)。
【译文】
胡太后派灵昭建造七宝镜台。镜台共有三十六个室,另有一个妇人,两只手各拿着一把钥匙。只要旋转一个机关,三十六个室的门同时关闭。如果将钥匙从这个机关里抽出来,各个门全都开启,妇人的影象出现在各个室前的镜子里。
区纯
大兴中,衡阳区纯作鼠市。四方丈余,开四门,门有木人。纵四五鼠于中,欲出门,木人辄以椎椎之。(出《晋阳秋》)
【译文】
晋元帝大兴年间,衡阳的区纯做了一个饲养老鼠的游戏器具。它四周长有一丈多,开四个门,每个门前有一个小木人。里面放进四、五只老鼠,老鼠要出门,木人用槌槌老鼠。
水芝欹器
西魏文帝造二欹器。其一为二仙人,共持一钵,同处一盘。盖有山,山有香气。别有一仙人持一金瓶,以临器上,以水灌山。则出于瓶而注于器,烟气通发山中,谓之"仙人欹器"也。其一为二荷,同处一盘,相去盈尺。中有芙蓉,下垂器上,以水注芙蓉而盈于器。又为凫雁蟾蜍以饰之,谓之"水芝欹器"。二盘各有一床一钵,钵圆而床方。中有人焉,言三才之象也。器如觥形,满则平。溢则倾。置之前殿,以警满盈焉。(原缺出处,明抄本作出《三国典略》)
【译文】
北朝时,西魏文帝造了两个欹器,(按祭器的一种)。其中一个是,两个仙人共拿一个钵,同在一个盘中。盘中有山,山散发着香气。另有个仙人手中拿着一只金瓶,站在欹器上居高临下,用水浇山,水从瓶中流出,注入器内,烟气布满山中,称为"仙人欹器"。另一个是两朵荷花同在一个盘中,相距一尺多远,中间有芙蓉,往下垂落到欹器上,把水灌进芙蓉里而流满欹器。又用野鸭、大雁、蟾蜍图案做为装饰,叫它做"水芝欹器"。二盘中各有一床,一钵。钵是圆形的,床是方形的,中间有人,说是天才、地才、人才的象征。欹器形状象装酒的觥,装满水时呈水平状态,水溢出来时就倾斜。把它放在宫中的前殿,用它来警示满与盈。
兰陵王
北齐兰陵王有巧思,为舞胡子。王意欲所劝,胡子则捧盏以揖之。人莫知其所由也。(出《朝野佥载》)
【译文】
北齐的兰陵王有奇巧的构思,制做了跳舞的胡人男子。兰陵王心中想要劝谁喝酒,胡人男子就捧着酒杯向他作揖。人们不知道这里面的道理。
僧灵昭
北齐有沙门灵昭甚有巧思,武成帝令于山亭造流杯池。船每至帝前,引手取杯,船即自住。上有木小儿抚掌,遂于丝竹相应。饮讫放杯,便有木人刺还。上饮若不尽,船终不去。未几,灵昭忽拊心,疑有刀刺,须臾吐血而终。
【译文】
北齐有位叫灵昭的僧人,很有巧妙的构思,奉武成帝的命令在假山亭上建造流杯池。流杯池建成后。武成帝在池边宴饮。池中放置制做精巧别致的小船。小船每次行到武成帝面前,武成帝伸手拿取小船上的酒杯,小船就自己停住,上面有一木制小人一拍手,于是丝竹乐声伴奏。饮完之后放下酒杯,就有木制小人捧着酒杯回去。武成帝如果不饮完杯中酒,小船就一直不离去。不久,灵昭和尚忽然抚摸着胸口,估计是被刀刺了,不一会儿就吐血而死。
七宝镜台
胡太后使灵昭造七宝镜台。合有三十六室,别有一妇人,手各执锁。才下一关,三十六户一时自闭。若抽此关,诸门咸启,妇人各出户前。(出《皇览》,《御览》七一七引作出《三国典略》)。
【译文】
胡太后派灵昭建造七宝镜台。镜台共有三十六个室,另有一个妇人,两只手各拿着一把钥匙。只要旋转一个机关,三十六个室的门同时关闭。如果将钥匙从这个机关里抽出来,各个门全都开启,妇人的影象出现在各个室前的镜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