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典文学 > 太平广记 > 卷第二百七书二

卷第二百七书二(3/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父亲悄悄走到他身后用手拔他的笔,拔不下来,赞叹他说:"这个孩子在书法方面,将来一定会成大名的。"于是,亲手书写《乐毅论》给王献之,让他效仿临摹。王献之很快就临摹得达到以假乱真的极至。王献之写小楷,可以说是达到穷微入圣的境地。字的结构严紧慎密,一点也不比他父亲王羲之差。至于大楷则特别僵直而少变化,不可跟他父亲同日而语。唯有行书、草书造诣颇高,气韻飘逸,很少有人能及得上他。其它各种书体,多数都逊于他的父亲王羲之。总而言之,父子二人的书法就象兄长与小弟之间一样,差距不大啊。王献之隶书、行书、草书、章草、飞白五种书体,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是精妙的艺术品。他的八分字写得也非常漂亮。
又 王羲之在会稽任内使时,王献之闹出过一次趣事。他看到北馆新用白土刷的墙壁,白净可爱。于是让人拿来扫帚,蘸着泥汁,在白墙壁上书写一丈那么大的一个"一"字,笔峰萧脱逸美,很有气势,天天有人来观赏,如同闹市。王羲之看到后,赞赏写得漂亮,问是谁的手笔,人们告诉他是你的小儿子七郎献之写的。于是王羲之给亲族写信,说:"子敬的飞白大有长进,相当于他在这墙壁上写的。"王献之喜好书法、有时也遇到奇事。有好事的公子,做成一个纸人,带着它到王献之那里,让王献之在上面写字。并说,他是特意从北面来跟他合作的。于是,王献之在纸人上书写了草书、正楷、飞白等各种书法。待到主体与两袖都写得差不多了时,这个少年觉得王献之身边的仆人要抢走这件纸人,拎起纸人就走。王献之的仆人果然追赶到门外。两方争抢中,纸人已经撕裂,这个惹事少年只抢到一只衣袖。王献之去吴兴。有个叫羊欣的男孩,他的父亲羊不疑官任乌程县令。羊欣这年才十五六岁,学习书法已达到一定的意境。王献之听说后,专程到乌程县去看看这个爱好书法的男孩。进门后,看到羊欣大白天穿一条新做的白绢裙在床上睡觉。王献之没有惊动他,取过来笔墨,在这男孩的白绢裙上和衣带上书写。羊欣醒来发觉后非常高兴,将它们象珍宝一样的收藏起来,后来把它进献给朝廷。
又 王献之曾给简文帝书写了十多张纸书,在末尾落款处题写上:"下官这些作品很合乎书法的法度,愿您保存。"这些书法作品被桓玄视为至宝。桓玄钟爱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的书法作品,达到爱不释手的地步。他编选的二王的绢和纸书作品,都是挑选正楷、行书中的上乘之作,结成一册,经常将它放在身边,不时拿出把玩欣赏。就在他南逃的途中,虽然行状狼狈还将这些书法作品带在身边。直到他最后失败,二王的这册书法作品陪伴他一块儿沉没在江里。
王修
王修字敬仁,仲祖之子,官至著作郎。少有秀令之誉,年十六著《贤令论》。刘真长见之,嗟叹不已。善隶行书,尝就右军求书。乃写《东方朔画赞》与之。王僧虔云:"敬仁书殆穷其妙,王子敬每看,咄咄逼人。"升平元年卒,年二十四岁。始王导爱好钟氏书,丧乱狼狈,犹衣带中藏(藏原作戏,据明抄本改)尚书宣示。过江后,以赐逸少。逸少乞敬仁。敬仁卒,其母见此书平生所好,以入棺。敬仁隶行入妙,殷仲堪书,亦敬仁之亚也。(出《书断》)
【译文】
王修,字敬仁,是王仲祖的儿子,官至著作郎。王修少年时就有美善的声誉。他十六岁就写出来了《贤令论》。刘真长看到《贤令论》后,赞赏嗟叹不止。王修擅长书写隶书、行书。他曾经向王羲之求要书法墨迹,王书写了一纸《东方朔画赞》给他。王僧虔说:"敬仁的书法已经将王羲之的精妙之处都学到手了。"王献之每当看到王修的书法时,都惊叹地说:"敬仁的书法进步特快,其势咄咄逼人!"晋穆帝升平元年,王修去世,年仅二十四岁。早先时候,王修的父亲王导爱好钟氏的书法,虽在丧乱流离中,犹在衣带中藏着钟氏书法的真迹,每每拿出来给人看。来到江南后,王导将钟氏真迹送给了王羲之。后来王羲之又将它们送还给了王修。王修死后,他母亲见到儿子生前非常喜爱这些墨宝,于是将它们放进王修的棺中陪葬。王修的隶书、行书达到神妙的境界。殷仲堪的书法,只比王修差些。
荀舆
荀舆能书,尝写狸骨方。右军临之,至今谓之《狸骨帖》。(出《尚书故实》)
【译文】
荀舆能书法,曾书过狸骨方。王羲之临摹过荀舆的狸骨方。今人称它为"狸骨帖"。
谢安
谢安字安石,学正于右军。右军云:"卿是解书者,然知(知原作之,据明抄本改)解书为难。"安石尤善行书,亦犹卫洗马,风流名士,海内所瞻。王僧虔云:"谢安入能书品录也。"安石隶行草并入妙。兄尚字仁祖、万石,(《法书要录》万石作弟万字安石)并工书。(出《书断》)
【译文】
谢安,字安石,拜王羲之为师。王羲之曾说:"安石,你是剖解文字人,当然知道书法是件很难的事情。"谢安尤其擅长书写行书,也象卫洗马,是位风流名士,世人瞩目。王僧虔说:"谢安能进入能当者品录啊。"谢安隶、行、草书都达到精妙的境界。他哥哥字仁祖、万石,也擅长书法。
王慄
晋平南将军后侍中王慄,右军之叔父,工隶飞白,祖述张卫法。复索靖书七月二十六日一纸,每宝玩之。遭永嘉丧乱,乃四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