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典文学 > 太平广记 > 卷第二百一才名(好尚附)

卷第二百一才名(好尚附)(3/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采石,埋葬在谢公山上。范传正任宣歙观察使时,为李白立一碑,用来表彰李白的盖世英才。李白年幼时就喜饮酒,在兖州学习时就经常饮酒,并在任城县建造一座酒楼,每天与好友纵酒,很少有不喝醉的时候。当地人都知道李白能喝酒,随着李白豪饮的名声越来越大更加敬重他。
好尚
房琯
苏州洞庭,杭州兴德寺。房太尉琯云,"不游兴德洞庭。未见佳处。"寿安县有喷玉泉石溪,皆山水之胜绝者也。贞元中,琯以宾客辞为县令,乃铲翳荟,开径隧,人闻而异焉。太和初,博陵崔蒙为主簿,标准于道周,人方造而游焉。又颜太师真卿刻姓名於石,或置之高山之上,或沉之大洲之底,而云,"安知不有陵谷之变耶。"(出《传记》)
【译文】
苏州有洞庭,杭州有兴德寺。太尉房琯说:"不游兴德寺与洞庭,你就没有见到过最美的景致。"寿安县境内有一条喷水的石溪,是景致超绝的旅游胜地。贞元年间,房琯为了游客能顺利观赏这个绝妙的风景胜地,辞去县令,带人去铲除林木,凿通隧道,开通去石溪的道路。人们听说此事大为惊异。太和初年,博陵崔蒙任寿安县主簿。他测量好道路标好路标,重新修筑好这条道路,人们才能去石溪游观。又有太师颜真卿在石块上刻上自己的姓名,有的放在高山顶上,有的埋在谷底,并说:"怎么知道就没有高山变峡谷、峡谷变高山的时候呢?"
韩愈
韩愈好奇,与客登华山绝峰。度不能返,发狂恸哭,为书遗(书遗二字原作遗书,据明抄本改)华阴令。令百计取之,乃下。又李氏子为千牛,与其侪类登慈恩寺浮图。穷危极险,跃出槛外,失身而坠,赖腰带挂钉,为风所摇,久而未落。同登者惊倒槛中,不能复起。院僧遥望急呼,一寺悉出以救之,乃连衣为绳,久之取下。经宿而苏。(出《国史补》)
【译文】
韩愈好奇,与客人一起攀登华山绝顶。登上绝顶后,回头望来路险绝异常,认为无法返回山下,惊急得放声大哭。写封信抛下山给华阴县令。县令拾到信后千方百计设法接他返回山下,终于成功了。有个叫李千牛的孩子,同他的伙伴们一块儿登慈恩寺塔,危险极了,跃出寺塔栏栅外,失足坠入塔下,偏巧腰带挂在塔身钉子上悬在空中,风吹身摇,久久没坠下地来。同千牛一块儿登上寺塔的孩子惊恐得瘫倒在塔栏栅内,吓得爬不起来。寺院里的僧人远远地看见千牛悬垂在塔身半空,大声急呼,惊动了寺内所有的僧人,都出来设法救援千牛。最后想出个将僧衣连结成绳的办法,由塔上垂送给千牛,让他握住衣绳,好长时间才慢慢将他拉上塔来。李千牛惊吓得昏死过去,昏睡了一宿才苏醒过来。
李约
兵部员外郎李约,汧公之子也。以近属宰相子,而雅爱玄机。萧萧冲远,德行既优。又有山林之致,琴道酒德词调,皆高绝一时。一生不近女色,性喜接引人物,而不好俗谈。晨起草裹头,对客蹙融,便过一日。多蓄古器,在润州尝得古铁一片,击之精越。又养一猨名生公,常以之随。逐月夜泛江,登金山,击铁鼓琴,猨必啸和。倾壶达夕,不俟外宾,醉而后已。约曾佐李庶人锜浙西幕。约初至金陵,于府主庶人锜坐,屡赞招隐寺标致。一日,庶人宴于寺中。明日,谓约曰:"十郎尝夸招隐寺,昨游宴细看,何殊州中?"李笑曰:"某所赏者疏野耳,若远山将翠幕遮,古松用彩物裹,腥膻涴鹿掊泉,音乐乱山鸟声,此则实不如在叔父大厅也。"庶人大笑。约性又嗜茶。能自煎。谓人曰:"茶须缓火灸,活火煎。活火谓炭火焰火也。"客至,不限瓯数,竟日执持茶器不倦。曾奉使行硖石县东,爱渠水清流,旬日忘发。(出《因话录》)
【译文】
兵部员外郎李约,汧国公的儿子,接近于宰相儿子的地位。李约有个雅好,他非常喜爱深奥微妙的义理。李约声名远传,品德操行都很优秀。他酷爱山林,琴艺、酒量、词道,都高绝一时,终生不接近女色。李约生性喜欢结交名人,而不爱谈论日常生活琐事。他早晨起来随便收拾一下头脸,跟客人下下五道便是一天。李约收藏许多古器。他在润州曾得到一片古铁,敲击它发出的响声精越不凡,非同一般。他又豢养一猨名叫生公,经常让它陪伴在身边。有时趁着月色好的时候登舟游江,弃舟登金山,敲击古铁,弹拨琴弦,身边的爱猨长啸和鸣,一壶接一壶地饮酒达通宵,不等候宾客,直到喝醉了方休。李约曾佐助李锜为浙西幕僚,他初到金陵,与李锜闲谈,多次说到招隐寺建筑宏大,风光不凡。一天,李锜于招隐寺内宴请李约。第二天,对约说:"十郎你曾经夸赞招隐寺不凡,昨天宴游我仔细地观看了,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李约笑着说:"我所赞赏的是自然界粗犷的美。如果将远山用翠幕遮起,将古松用彩带裹住,在清泉中剖洗腥膻的鹿肉,用人工发出的乐声扰乱山鸟的婉转鸣唱。倘若这样,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呆在叔父你的大厅里呢。"李锜大笑。李约爱好饮茶品茗,能够自己制茶。常对人说:"茶必须用温火炙,活火煎。所谓活火就是炭火燃出的焰火啊。"来了客人,品起茶来不限杯数,随你饮。李约终日操持茶具为客人斟茶,不知疲倦。李约曾奉命去硖石县东,因喜爱硖石县东的清沏溪流,流连其间十多天忘了出发。
陆鸿渐
太子文学陆鸿渐,名羽。其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