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三俊辩一(2/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各个诸侯国。如果不能热爱自己的亲人,而只爱其他的人,不是也违背道德标准吗?"
曹植
魏文帝尝与陈思王植同辇出游,逢见两牛在墙间斗,一牛不如,坠井而死。诏令赋死牛诗,不得道是牛,亦不得云是井,不得言其斗,不得言其死,走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尽不成,加斩刑。子建策马而驰,既揽笔赋曰:"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士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赋成,步犹未竟。重作三十言自愍诗云:"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然,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世说》)
【译文】
魏文帝曹丕曾经和弟弟陈思王曹植一同出去游玩,看见两头牛在墙里斗架。一头牛斗不过对方,掉到井里摔死了。曹丕命令曹植,以死牛为题材作一首诗。但不许说"牛"字,也不许说"井"字,不许说"斗",也不许说"死"。马走一百步,必须作完一首四十个字的诗,如果一百步作不完,就杀头。曹植一边骑马往前跑,一边提笔写道:"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诗作完了,还不到一百步。于是他又作了一首自己怜悯自己的三十个字的诗:"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然,豆向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诸葛恪
孙权暂巡狩武昌,语群臣曰:"在后好共辅导太子,太子有益,诸群厚赏,如其无益,必有重责。"张昭、薛综,并未能对。诸葛恪曰:今太子精微特达,比青盖来旋,太子圣睿之姿,必闻一知十,岂为诸臣虚当受赏。"孙权尝问恪,君何如丞相?恪曰:"臣胜之。"权曰:"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且为君叔,何宜言胜之邪?"恪对曰:"实如陛下明诏,但至于仕于污君,甘于伪主,暗于天命,则不如臣从容清泰之朝,赞扬天下之君也。"权复问恪:"君何如步骘?"恪答曰:"臣不如之。"又问何如朱然?亦曰:"不如之。"又问何如陆逊?亦曰:"不如之。"权曰:君不如此三人,而言胜叔者何?恪曰:不敢欺陛下,小国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是以胜也。(出《刘氏小说》)
【译文】
孙权临时巡视武昌,对众位大臣说:"以后你们要共同好好辅导太子。太子有进步,大家都有重赏,如果没有进步,众位都要受到责备。"张昭和薛综对答不上。诸葛恪说:"如今太子精明细心,出类拔萃。等到乘青篷车来到,太子聪明睿智,必然听到一就知道十,怎么能让大家无功受禄呢?"孙权曾经问诸葛恪说:"你能不能比得上丞相?"是问他能不能比得上诸葛亮。诸葛恪说:"我胜过他。"孙权说:"丞相受命辅佐处理政务,国家富足,刑法严明,民众安定。虽然昔日的伊尹遵循皇天的意旨,周公影响到四方极远的地方,也没有超过丞相多少,况且又是你叔叔,怎么可以说胜过他呢?"诸葛恪回答说:"事实确实如陛下您说的一样,但是如果投靠昏庸的君主,甘心为非法的君主服务,违背天命,则不如我从容地效忠清明安泰的朝廷,为天下赞扬的君主效力。"孙权又为诸葛恪说:"你能不能赶上步骘?"诸葛恪回答说:"我不如他。"又问能否比得上朱然,诸葛恪也说不如他。又问能否比得上陆逊,也回答不如他。孙权说:"你说不如这三个人,而说胜过你叔叔,这是为什么?诸葛恪说:"不敢欺骗陛下,小国虽然有君主,不如灭亡的诸侯国,所以说胜过他。"
车浚
陆逊闻车浚令名,请与相见。谓曰:"早钦风彩,何乃龙蟠凤峙,不肯降顾邪?"答曰:"诚知公侯,敦公旦之博纳,同尼父之善诱。然蜥蜴不能假重云以升举,鷃雀不能从激风以飞扬,是以无因尔。"时坐上宾客,多是吴人,皆相顾谓曰:"武陵蛮夷郡,乃有此奇人也。"浚曰:"吴太伯端委之化,以改被发文身之俗。今乃上挺圣主,下生贤佐,亦何常之有?逊叹曰:"国其昌也,乃有斯人。"(出《刘氏小说》)
【译文】
陆逊听到车浚的美名,把车浚请来相见,他对车浚说:"早就钦佩您的风采,为什么像龙一样盘曲而伏,像凤一样耸立不动,不肯归顺投降东吴呢?车浚回答"确实知道吴侯和将军像周公旦一样广招贤士,像孔夫子一样善于诱导。然而蜥蜴不能借助云彩而飞升,麻雀不能凭借激风而飞扬,所以没有投靠。"当时在坐的客人,大都是吴国人,他们说:"武陵郡少数民族地区,还有这样的出奇人才!"车浚说:"吴太伯善于教化,使东吴人改变了披发纹身的习俗,如今的吴侯孙权英明,下面出现贤士扶助,这个局面也不是容易得来的。"陆逊赞叹说:"有了这个人,国家一定会昌盛。"
诸葛靓
诸葛靓在吴,于朝堂大会。孙皓问:"卿字仲思,为何所思?"对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出《世说新语》)
【译文】
诸葛靓在东吴百官商量事情的会议上。孙皓问他:"你的字叫仲思,为什么事情而思?"诸葛靓回答说:"在家中思孝,为君主效力时思忠,接交朋友时思信义,如此而已。"
蔡洪
晋蔡洪赴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拔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人,亡国之
曹植
魏文帝尝与陈思王植同辇出游,逢见两牛在墙间斗,一牛不如,坠井而死。诏令赋死牛诗,不得道是牛,亦不得云是井,不得言其斗,不得言其死,走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尽不成,加斩刑。子建策马而驰,既揽笔赋曰:"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士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赋成,步犹未竟。重作三十言自愍诗云:"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然,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世说》)
【译文】
魏文帝曹丕曾经和弟弟陈思王曹植一同出去游玩,看见两头牛在墙里斗架。一头牛斗不过对方,掉到井里摔死了。曹丕命令曹植,以死牛为题材作一首诗。但不许说"牛"字,也不许说"井"字,不许说"斗",也不许说"死"。马走一百步,必须作完一首四十个字的诗,如果一百步作不完,就杀头。曹植一边骑马往前跑,一边提笔写道:"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诗作完了,还不到一百步。于是他又作了一首自己怜悯自己的三十个字的诗:"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然,豆向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诸葛恪
孙权暂巡狩武昌,语群臣曰:"在后好共辅导太子,太子有益,诸群厚赏,如其无益,必有重责。"张昭、薛综,并未能对。诸葛恪曰:今太子精微特达,比青盖来旋,太子圣睿之姿,必闻一知十,岂为诸臣虚当受赏。"孙权尝问恪,君何如丞相?恪曰:"臣胜之。"权曰:"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且为君叔,何宜言胜之邪?"恪对曰:"实如陛下明诏,但至于仕于污君,甘于伪主,暗于天命,则不如臣从容清泰之朝,赞扬天下之君也。"权复问恪:"君何如步骘?"恪答曰:"臣不如之。"又问何如朱然?亦曰:"不如之。"又问何如陆逊?亦曰:"不如之。"权曰:君不如此三人,而言胜叔者何?恪曰:不敢欺陛下,小国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是以胜也。(出《刘氏小说》)
【译文】
孙权临时巡视武昌,对众位大臣说:"以后你们要共同好好辅导太子。太子有进步,大家都有重赏,如果没有进步,众位都要受到责备。"张昭和薛综对答不上。诸葛恪说:"如今太子精明细心,出类拔萃。等到乘青篷车来到,太子聪明睿智,必然听到一就知道十,怎么能让大家无功受禄呢?"孙权曾经问诸葛恪说:"你能不能比得上丞相?"是问他能不能比得上诸葛亮。诸葛恪说:"我胜过他。"孙权说:"丞相受命辅佐处理政务,国家富足,刑法严明,民众安定。虽然昔日的伊尹遵循皇天的意旨,周公影响到四方极远的地方,也没有超过丞相多少,况且又是你叔叔,怎么可以说胜过他呢?"诸葛恪回答说:"事实确实如陛下您说的一样,但是如果投靠昏庸的君主,甘心为非法的君主服务,违背天命,则不如我从容地效忠清明安泰的朝廷,为天下赞扬的君主效力。"孙权又为诸葛恪说:"你能不能赶上步骘?"诸葛恪回答说:"我不如他。"又问能否比得上朱然,诸葛恪也说不如他。又问能否比得上陆逊,也回答不如他。孙权说:"你说不如这三个人,而说胜过你叔叔,这是为什么?诸葛恪说:"不敢欺骗陛下,小国虽然有君主,不如灭亡的诸侯国,所以说胜过他。"
车浚
陆逊闻车浚令名,请与相见。谓曰:"早钦风彩,何乃龙蟠凤峙,不肯降顾邪?"答曰:"诚知公侯,敦公旦之博纳,同尼父之善诱。然蜥蜴不能假重云以升举,鷃雀不能从激风以飞扬,是以无因尔。"时坐上宾客,多是吴人,皆相顾谓曰:"武陵蛮夷郡,乃有此奇人也。"浚曰:"吴太伯端委之化,以改被发文身之俗。今乃上挺圣主,下生贤佐,亦何常之有?逊叹曰:"国其昌也,乃有斯人。"(出《刘氏小说》)
【译文】
陆逊听到车浚的美名,把车浚请来相见,他对车浚说:"早就钦佩您的风采,为什么像龙一样盘曲而伏,像凤一样耸立不动,不肯归顺投降东吴呢?车浚回答"确实知道吴侯和将军像周公旦一样广招贤士,像孔夫子一样善于诱导。然而蜥蜴不能借助云彩而飞升,麻雀不能凭借激风而飞扬,所以没有投靠。"当时在坐的客人,大都是吴国人,他们说:"武陵郡少数民族地区,还有这样的出奇人才!"车浚说:"吴太伯善于教化,使东吴人改变了披发纹身的习俗,如今的吴侯孙权英明,下面出现贤士扶助,这个局面也不是容易得来的。"陆逊赞叹说:"有了这个人,国家一定会昌盛。"
诸葛靓
诸葛靓在吴,于朝堂大会。孙皓问:"卿字仲思,为何所思?"对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出《世说新语》)
【译文】
诸葛靓在东吴百官商量事情的会议上。孙皓问他:"你的字叫仲思,为什么事情而思?"诸葛靓回答说:"在家中思孝,为君主效力时思忠,接交朋友时思信义,如此而已。"
蔡洪
晋蔡洪赴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拔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人,亡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