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典文学 > 太平广记 > 卷第一百七十知人二

卷第一百七十知人二(4/7)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张弘靖将来必然成为宰相。"贵人大多像他这样会识别人才。
梁肃
唐贞元中,李元宾、韩愈、李绛、崔群同年进士。先是,四君子之定交久矣,共游梁补阙肃之门。居二岁,肃未之面,而四贤造肃多矣,靡不偕行。肃异之。一旦延接,观等俱以文学为所称,复奖以交游之道。然肃素有人伦之鉴。观等既去,复止绛、群曰:"公等文行相契,他日皆振大名。然二君子位极人臣,勉旃,勉旃。"后二贤果如所言。(出《摭言》)
【译文】
唐朝的贞元年间,李元宾、韩愈、李绛、崔群同一年被录取为进士。他们四个人已经结交很长时间了,有一天他们四个人共同去拜访补阙梁肃。二年之内他们去了很多次都没有见到梁肃,每一次都是四个人一同去,梁肃感到很奇怪,有一天见了面,梁肃发现他们都以文学见长。他们在一起谈论结交朋友的事情,梁肃素来有辨别、鉴定人的官禄命运的能力。会见过后四个人要走,梁肃叫住李绛和崔群说:"你们四个人都很有文学才能,将来都有很大的功名,然而你们两个能够当上最大的官,努力,努力!"后来两个人果然同他说的一样。
吕温
初,李绅赴荐,常以古风求知吕温。温谓员外郎齐照及弟恭曰:"吾观李二十秀才之文,期人必为卿相。"果如其言。诗曰:"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云溪友议》)
【译文】
当初李绅被推荐去参加选拔官员的考试,他经常拿着自己所作的古风去向吕温请教。吕温对员外郎齐照和弟弟吕恭说:"我看了李绅的文章,此人将来必然成为九卿和宰相那样的高官。"后来李绅果然当了宰相。李绅送给吕温看的两首诗是:"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顾和
张玄之、顾敷是顾和中外孙。皆少而聪慧。和并知之,而常谓顾胜,亲重偏至,张颇不厌。于时张年九岁,顾年七岁,和俱与至寺中,见佛般泥洹像,弟子有泣者,不泣者。和以问二孙。玄之谓:"彼亲故泣,彼不亲故不泣。"敷曰:"不然,由忘情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出《世说新书》)
【译文】
张玄之和顾敷是顾和的中表孙子,顾和知道两个人从小就很聪明,然而认为顾敷胜过张玄之,对顾敷比较偏向,对张玄之差一些。张玄之九岁,顾敷七岁这一年,顾和带着他俩上庙里去,观看佛祖涅巉,也就是死亡的画像。学生中有哭的有不哭的,顾和问两个孙子,这是为什么。张玄之说:"感情深的就哭,感情不深的就不哭。"顾敷说:"不是这样,修行比较深的,对于喜怒哀乐之事不动感情,淡然若忘的忘情者就不哭,不忘情者就哭。"
刘禹锡
刘禹锡曰:季龙挟弹弹人,其父怒之。其母曰:"健犊须("须"原作"虽",据陈校本改)走车破辕,良马须逸鞅泛驾,然后能负重致远。大言童稚,不奇不惠,必非异器定矣。"(出《嘉话录》)
【译文】
刘禹锡说:"季龙拿弹弓射人,他的父亲非常生气。他的母亲说,强壮的牛犊会撞破车前的辕木,好马会挣脱脖子上的皮套,然后才能负重物,行远路,儿童如果不淘气,没有出格的举动,将来必然不会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才。"
韩愈
李贺以歌诗谒吏部韩愈。时为国子博士分司,时送客出归,极困。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首篇《雁门太守行》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却插带,急命邀之。(出《云溪友议》,明抄本作出《幽闲鼓吹》)
【译文】
李贺给吏部韩愈拿出自己所作的诗歌,向韩愈请教,并以此作为结交韩愈的手段。当时韩愈分管国子博士,他将客人送走以后感到非常困倦,这时看门的人送来了李贺的诗歌。韩愈一边解带一边漫不经心地阅读,第一首诗《雁门太守行》写道:"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韩愈急忙又把带子系上,命令立即将李贺请来。
顾况
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况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出《幽闲鼓吹》)
【译文】
尚书白居易当初去参加科举考试,刚到京城,便拿着自己所写的诗歌去拜见著作佐郎顾况。顾况看到白居易诗稿上的名字,凝视着白居易说:"长安米价很贵,居住并不容易。"然后打开诗稿,看到第一首诗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由得赞叹着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居住下来就容易了。"由此顾况开始向别人推荐宣扬白居易的才学,使白居易的名声传播开来。
于邵
于邵性孝悌,内行修洁,老而弥笃。初,樊泽尝举贤良方正,一见于京师,曰:"将相之材也。"不五年,泽为节度使,崔元翰近五十,始举进士。邵异其文,擢首甲科。且曰:"不十年司诰命。"竟如其言。独孤绶举博学宏词,吏部考为第一,在中书,升甲科,人称允当。(出《谭宾录》)
【译文】
于邵非常尊敬他的哥哥,在家中的言行很检点注意,并且岁数越大越坚定。当初,樊泽被推荐为参加贤良方正科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