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典文学 > 太平广记 > 卷第一百七报应六(金刚经)

卷第一百七报应六(金刚经)(4/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其弟,寻愈。诘旦,兄弟同往,请僧转金刚经。俄有大蛇从塔中出,举首遍视,经终而毙。可久归佛,常持此经。(出《报应记》)
【译文】
吴可久是越地的人,唐朝元和十五年住在长安,信奉摩尼教。他的妻子王氏,也跟从他信教。一年多,他的妻子突然死去了,过了三年,托梦给她的丈夫说:“我犯了罪才被变成蛇,在皇子陂浮图下,明天将死,希你为我向和尚请求,就在那念金刚经,希望能免除别的苦难。”因梦中是不可信的,所以丈夫叱责她,妻子发怒,唾他的脸。不久惊醒,脸肿痛不能忍。妻子又托梦给他丈夫的哥哥说:“园中取龙舌草,捣乱敷在上面就立刻好了。”他哥哥醒来急忙去园中取来,送给弟弟,不久弟弟脸消了肿。第二天一早,兄弟俩一起前往,请和尚念金刚经。忽然有条大蛇从塔中出来,抬头四处观看。经念完了它就死了。可久归于佛门,常念这个经书。
开行立
唐开行立,陕州人,不识字。长庆初,常持金刚经一卷随身,到处焚香拜礼。忽驮货出同州,遇十余贼,行立弃货而逃。不五六十斤,贼举之,竟不能动。相视惊异,追行立,问之。对曰:“中有金刚经,恐是神力。”贼发囊,果有经焉,却与百余千。请其去,誓不作贼,受持终身。(出《报应记》)
【译文】
唐朝开行立是陕州人,不识字。长庆年初常把一卷金刚经随身携带,每到一处便焚香礼拜。忽然一次驮着货物出同州,遇到十几个贼,行立便丢下货物逃走。货物不到五六十斤,贼拿它,竟然拿不动。彼此惊异,追上行立,问他,回答说:“当中有金刚经,恐怕是神的力量。”贼便打开货物,果然有经书。就给他几百上千钱,请去经书,发誓不再作贼,终身念经。
僧法正
唐江陵开元寺般若院僧法正,日持金刚经三七遍。长庆初,得病卒。至冥司,见若王者,问师生平作何功德。答曰:“常念金刚经。”乃揖上殿,登绣座,念经七遍。侍卫悉合掌,阶下考掠论对,皆停息而听。念毕,遣一吏引还,王下阶送曰:“上人更得三十年在人间,忽废读诵。”因随吏行数十里,至一大坑,吏因临坑,自后推之,若陨空焉。死已七日,惟面不冷。荆州僧常靖亲见其事。(出《酉阳杂俎》)
【译文】
唐朝江陵开元寺般若院的和尚法正,每天念金刚经三到七遍。长庆年初,得病而死。到了冥司,看见一个象大王的人,问:“师傅平生有什么功德?”回答说:“常念金刚经。”于是请上殿,登上绣座,念七遍经。侍卫都合掌,阶下的考问对答都停下来听,念完,就派一官吏领他回去。大王下阶送他说:“你还能在人间活三十年,不要荒废了读诵的机会。”于是法正就跟着官吏走了几十里,到了一个大坑。官吏于是对着坑从他背后推他。他好象落到空中一样。已经死了七天了,只是面容不冷。荆州和尚常靖亲眼看见这件事。
沙弥道荫
唐石首县,有沙弥道荫,常念金刚经。长庆初,因他出夜归,中路忽遇虎,吼掷而前。沙弥知不免,乃闭目坐,默念金刚经,心期救护。虎遂伏草守之。及曙,村中人来往,虎乃去。视其蹲处,涎流于地。(出《酉阳杂俎》)
【译文】
唐朝石首县,有一个沙弥道荫,常念《金刚经》。长庆年初,因为到别处,夜里才回来,半路上忽然遇见老虎,吼叫地奔到他跟前。沙弥知道不能免死,就闭目静坐,默念金刚经,心里期望救护。老虎就趴在草边守着他,等到天亮了,村中人来来往往,老虎才走了,看虎蹲坐的地方,满地都是虎流的口水。
何老
何老,鄂州人,常为商,专诵金刚经.唐长庆中,因佣人负货,夜憩于山路,忽困寐,为佣者刭其首,投于涧中.取货而趋市,方鬻,见何老来,惶骇甚。何曰:“我得诵经之力,誓不言于人。”遂相与为僧。(出《报应记》)
【译文】
何老是鄂州人,常常行商,专诵读金刚经。唐朝长庆年中,雇用佣人背货,夜里在山路上休息,忽然困乏而睡,被佣人砍了他的头,投到深涧里。拿了货而快速到了集市。正要卖掉,看见何老走来,非常害怕。何老说:“我得到诵读金刚经的帮助,发誓不和别人说。”于是就一同做了和尚。
勾龙义
勾龙义,间州俚(“俚”原本作“里”。据明抄本改。“间”疑“简”字之误。)人。唐长庆中,于郪县佣力自给。常以邑人有疾,往省之,见写金刚经,龙义无故毁弃而止绝之。归即喑哑,医不能愈,顽嚣无识,亦竟不悔。仅五六年,忽闻邻人有念是经者,惕然自责曰:“我前谤真经,得此哑病。今若悔谢,终身敬奉,却能言否。”自后每闻念经,即倚壁专心而听之,月余,疑如念得。数日,偶行入寺,逢一老僧,礼之。僧问何事,遂指口中哑。僧遂以刀割舌下,便能语。因与念经。正如邻人之声。久而访僧,都不复见。壁画须菩提,指曰:“此是也。”乃写经,画须菩提像,终身礼拜。(出《报应记》)
【译文】
勾龙义是简州里人,唐朝长庆年中,在郪县靠出卖劳力而自给。曾因乡人有病,前去探望,看见他写金刚经。龙义无缘无故地毁掉,不让他写。回家后就哑了,治了也不好。他固执傲慢没有见识,终竟不悔改。仅仅五六年,忽然听到邻居有人念金刚经的。猛然省悟,自责道:“我以前毁谤真经,才得了这种哑病,今天如果悔改谢罪,终身敬奉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