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设计去姑易买舟送父难(4/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听信婆婆有是非,便就应承。
只见到了晚。盛氏先已上楼,掌珠还在那厢洗刮碗盏。只听有人把后门弹了一声道:“那人明日来相,妳可推病,等妳婆婆看店,他好来看。”掌珠听了,也便上楼安息。
到五鼓,故作疼痛之声。天明盛氏来看,却见掌珠蹙了眉头,把两手紧揉着肚子在床里滚。问她,勉强应一声‘肚疼’。
盛氏道:“想一定失盖了,我冲口姜汤与妳。”便下去打点汤,又去开店。
将次巳牌,一个人年纪约五十多岁,进来买酒,递出五十个钱来,一半是低钱,换了又换,约莫半个时辰才去。不知这个人正是桐乡章必达,号成之。在桐乡南乡住,做人极是忠厚。家中有儿子叫做章著,行二。家事尽可过。向贩云泽紬绫,往来苏州。因上年丧了偶,儿子要为他娶亲,他道:“我老人家了,娶什亲!我到苏州看有将就些妇人讨个作伴罢。”来了两次,小的忒人;老的忒老;标致的不肯嫁他;他又不肯出钱;丑的他又不要。这番遇着徐婆,说起这桩亲事,叫他来看。这章成之看她年纪虽过四十,人却济楚能干,便十分欢喜。
窄窄春衫衬柳腰,两山飞翠不须描。
虽然未是文君媚,也带村庄别样娇。
便肯出半斤银子。
徐婆仍旧乘晚来见掌珠,说:“客人已中意,肯出四两银子,连谢我的都在里边。”
掌珠道:“这也不论,只是怎得她起身?”
徐婆道:“我自有计较。我已与客人说道,她本心要嫁,因有儿子、媳妇,怕人笑不像样,不要你们的轿子迎接,我自送她到船。开了船,凭他了。料她守了一向寡,巴不得寻个主,决不寻死。好歹明早收他银子,与她起身。”掌珠此时欲待不做,局已定了;待做了,年余姑媳不能无情;又恐丈夫知觉,突兀了一夜。
才到天明,只听得有人打门。推窗问时,道吴江张家,因姑娘病急心疼危笃,来说与婆婆。盛氏听了,便在床上一毂碌爬起,道:“我说她这心疼病极凶的,不曾医得,如何是好?”自来问时,见一汉子,道是他家新收家人张旺,桐乡人,船已在河下。
掌珠吃了一惊,心中想道:“她若去,将谁嫁与客人?”
便道:“这来接的一面不相识,岂可轻易去?还是央人去望罢1
盛氏道:“谁人去得?这须得我自去。”
掌珠道:“这等,待我央间壁徐亲娘送婆婆去。我得放心。”
便蹙来见徐婆道:“昨日事做不成了!古古怪怪的偏是姑娘病重来接她,拦又拦不祝只得说央及妳送她,来与妳计议。”
徐婆笑道:“这是我的计。银子在此,妳且收了。”打开看时,却是两锭逼火。
徐婆道:“妳去,我正要送她交割与蛮子。”
掌珠回来道:“徐亲娘没工夫,我再三央及,已应承了。”便去厨下做饭,邀徐亲娘过来,两个吃了起身。盛氏吩咐掌珠,叫她小心门户,店便晏开早收些,不要去到别人家去。又分咐了阿寿。掌珠相送出门。
到了水次,只见一只脚船泊在河边。先有一个人,带着方巾,穿着天蓝绸道袍坐在里边。问时,道城中章太医,接去看病的。
盛氏道:“闲时不烧香,极来抱佛脚1忙叫开船。
将次盘门,却是一只小船飞似赶来。相近,见了徐婆,道:“慢去1正是徐家来定。
徐婆问:“什缘故?”
来定道:“是妳旧年做中,说进王府里的丫头翠梅,近日盗了些财物,走了。告官,着妳身上要。差人坐在家里,接妳回去。”
徐婆道:“周亲娘央我送老亲娘,待我送到便来,暂躲一躲着。”
来定道:“好自在生性!现今差人拿住了大舍,他到官,终须当不得妳1
盛氏听了道:“这等,亲娘且回去罢。”
徐婆道:“这等,妳与章阿爹好好去。”便慌慌忙忙的过船去了。
那盛氏在船中不住盼望,道:“张旺,已来半日了,缘何还不到?”
张旺笑道:“就到了。”
日午,船中做了些饭来吃。盛氏道是女婿家的,也吃了些。将次晚了,盛氏着忙道:“吴江我遭番往来,只半日。怎今日到晚还不到?”
只见那男子对着张旺道:“你与她说了罢1
张旺道:“老亲娘,这位不是太医,是个桐乡财主章阿爹。他家中已有儿子、媳妇,旧年没了家婆,要娶一个作老伴儿。昨日凭适才徐老娘做媒,说妳要嫁,已送银十两与妳媳妇,嫁与我们阿爹了。妳仔细看看,前日来买酒相你的不是他?我是他义男章旺,哪是什张旺!这都是妳媳妇与徐老娘布就的计策,叫我们做的。”
盛氏听了大哭道:“我原来倒吃这忤逆泼妇嫁了。我守了儿子将二十年,怎今日嫁人?我不如死。”便走出船舱,打帐向河中跳。
不期那章成之忙来扯住,道:“老亲娘不要短见!妳从我不从,我凭妳。但既来之,则安之。妳媳妇既嫁妳,岂肯还我银子?就还我银子,妳在家中难与她过活,不若且在我家,为我领孙儿过活罢了。”
盛氏听了,想道:“我在家也是一个家主婆,怎与人做奶娘?但是回家委难合伙;死了,儿子也不知道,不若且偷生,待遇熟人,叫儿子来赎我。”
便应承道:“若要我嫁你,便死也不从。若要我领你孙儿,这却使得。”正是:
在他矮檐下,谁敢不低头?
只是想,自家苦挣家私,自家私囊也有些,都不能随身,不胜悒怏。
徐婆回报,掌珠知道事已成,不胜欢喜,将那银子分一两谢了徐婆。又放心放胆买了些下饭,请徐婆、杨三嫂、李二娘一干。徐婆又叫她将盛
只见到了晚。盛氏先已上楼,掌珠还在那厢洗刮碗盏。只听有人把后门弹了一声道:“那人明日来相,妳可推病,等妳婆婆看店,他好来看。”掌珠听了,也便上楼安息。
到五鼓,故作疼痛之声。天明盛氏来看,却见掌珠蹙了眉头,把两手紧揉着肚子在床里滚。问她,勉强应一声‘肚疼’。
盛氏道:“想一定失盖了,我冲口姜汤与妳。”便下去打点汤,又去开店。
将次巳牌,一个人年纪约五十多岁,进来买酒,递出五十个钱来,一半是低钱,换了又换,约莫半个时辰才去。不知这个人正是桐乡章必达,号成之。在桐乡南乡住,做人极是忠厚。家中有儿子叫做章著,行二。家事尽可过。向贩云泽紬绫,往来苏州。因上年丧了偶,儿子要为他娶亲,他道:“我老人家了,娶什亲!我到苏州看有将就些妇人讨个作伴罢。”来了两次,小的忒人;老的忒老;标致的不肯嫁他;他又不肯出钱;丑的他又不要。这番遇着徐婆,说起这桩亲事,叫他来看。这章成之看她年纪虽过四十,人却济楚能干,便十分欢喜。
窄窄春衫衬柳腰,两山飞翠不须描。
虽然未是文君媚,也带村庄别样娇。
便肯出半斤银子。
徐婆仍旧乘晚来见掌珠,说:“客人已中意,肯出四两银子,连谢我的都在里边。”
掌珠道:“这也不论,只是怎得她起身?”
徐婆道:“我自有计较。我已与客人说道,她本心要嫁,因有儿子、媳妇,怕人笑不像样,不要你们的轿子迎接,我自送她到船。开了船,凭他了。料她守了一向寡,巴不得寻个主,决不寻死。好歹明早收他银子,与她起身。”掌珠此时欲待不做,局已定了;待做了,年余姑媳不能无情;又恐丈夫知觉,突兀了一夜。
才到天明,只听得有人打门。推窗问时,道吴江张家,因姑娘病急心疼危笃,来说与婆婆。盛氏听了,便在床上一毂碌爬起,道:“我说她这心疼病极凶的,不曾医得,如何是好?”自来问时,见一汉子,道是他家新收家人张旺,桐乡人,船已在河下。
掌珠吃了一惊,心中想道:“她若去,将谁嫁与客人?”
便道:“这来接的一面不相识,岂可轻易去?还是央人去望罢1
盛氏道:“谁人去得?这须得我自去。”
掌珠道:“这等,待我央间壁徐亲娘送婆婆去。我得放心。”
便蹙来见徐婆道:“昨日事做不成了!古古怪怪的偏是姑娘病重来接她,拦又拦不祝只得说央及妳送她,来与妳计议。”
徐婆笑道:“这是我的计。银子在此,妳且收了。”打开看时,却是两锭逼火。
徐婆道:“妳去,我正要送她交割与蛮子。”
掌珠回来道:“徐亲娘没工夫,我再三央及,已应承了。”便去厨下做饭,邀徐亲娘过来,两个吃了起身。盛氏吩咐掌珠,叫她小心门户,店便晏开早收些,不要去到别人家去。又分咐了阿寿。掌珠相送出门。
到了水次,只见一只脚船泊在河边。先有一个人,带着方巾,穿着天蓝绸道袍坐在里边。问时,道城中章太医,接去看病的。
盛氏道:“闲时不烧香,极来抱佛脚1忙叫开船。
将次盘门,却是一只小船飞似赶来。相近,见了徐婆,道:“慢去1正是徐家来定。
徐婆问:“什缘故?”
来定道:“是妳旧年做中,说进王府里的丫头翠梅,近日盗了些财物,走了。告官,着妳身上要。差人坐在家里,接妳回去。”
徐婆道:“周亲娘央我送老亲娘,待我送到便来,暂躲一躲着。”
来定道:“好自在生性!现今差人拿住了大舍,他到官,终须当不得妳1
盛氏听了道:“这等,亲娘且回去罢。”
徐婆道:“这等,妳与章阿爹好好去。”便慌慌忙忙的过船去了。
那盛氏在船中不住盼望,道:“张旺,已来半日了,缘何还不到?”
张旺笑道:“就到了。”
日午,船中做了些饭来吃。盛氏道是女婿家的,也吃了些。将次晚了,盛氏着忙道:“吴江我遭番往来,只半日。怎今日到晚还不到?”
只见那男子对着张旺道:“你与她说了罢1
张旺道:“老亲娘,这位不是太医,是个桐乡财主章阿爹。他家中已有儿子、媳妇,旧年没了家婆,要娶一个作老伴儿。昨日凭适才徐老娘做媒,说妳要嫁,已送银十两与妳媳妇,嫁与我们阿爹了。妳仔细看看,前日来买酒相你的不是他?我是他义男章旺,哪是什张旺!这都是妳媳妇与徐老娘布就的计策,叫我们做的。”
盛氏听了大哭道:“我原来倒吃这忤逆泼妇嫁了。我守了儿子将二十年,怎今日嫁人?我不如死。”便走出船舱,打帐向河中跳。
不期那章成之忙来扯住,道:“老亲娘不要短见!妳从我不从,我凭妳。但既来之,则安之。妳媳妇既嫁妳,岂肯还我银子?就还我银子,妳在家中难与她过活,不若且在我家,为我领孙儿过活罢了。”
盛氏听了,想道:“我在家也是一个家主婆,怎与人做奶娘?但是回家委难合伙;死了,儿子也不知道,不若且偷生,待遇熟人,叫儿子来赎我。”
便应承道:“若要我嫁你,便死也不从。若要我领你孙儿,这却使得。”正是:
在他矮檐下,谁敢不低头?
只是想,自家苦挣家私,自家私囊也有些,都不能随身,不胜悒怏。
徐婆回报,掌珠知道事已成,不胜欢喜,将那银子分一两谢了徐婆。又放心放胆买了些下饭,请徐婆、杨三嫂、李二娘一干。徐婆又叫她将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