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典文学 > 儒林外史 > 第四十九回翰林高谈龙虎榜中书冒占凤凰池

第四十九回翰林高谈龙虎榜中书冒占凤凰池(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老先生,‘揣摩’二字,就是这举业的金针了.小弟乡试的那三篇拙作,没有一句话是杜撰,字字都是有来历的,所以才得侥幸.若是不知道揣摩,就是圣人也是不中的.那马先生讲了半生,讲的都是些不中的举业.他要晓得‘揣摩’二字,如今也不知做到甚么官了!"万中书道:"老先生的话,真是后辈的津梁.但这马二哥却要算一位饱学,小弟在杨州敝友家,见他著的《春秋》,倒也甚有条理."
高翰林道,"再也莫提起这话.敝处这里有一位庄先生,他是朝廷征召过的,而今在家闭门注《易》.前日有个朋友和他会席,听见他说:‘马纯上知进而不知退,直是一条小小的亢龙.’无论那马先生不可比做亢龙,只把一个现活着的秀才拿来解圣人的经,这也就可笑之极了!"武正字道:"老先生,此话也不过是他偶然取笑.要说活着的人就引用不得,当初文王.周公,为甚么就引用微子.箕子?后来孔子为甚么就引用颜子?那时这些人也都是活的."高翰林道:"足见先生博学.小弟专经是《毛诗》,不是《周易》,所以来曾考核得清."武正字道:"提起《毛诗》两字,越发可笑了.近来这些做举业的,泥定了朱注,越讲越不明白.四五年前,天长杜少卿先生纂了一部《诗说》,引了些汉儒的说话,朋友们就都当作新闻.可见‘学问’两个字,如今是不必讲的了!"迟衡山道,"这都是一偏的话.依小弟看来:讲学问的只讲学问,不必问功名;讲功名的只讲功名,不必问学问.若是两样都要讲,弄到后来,一样也做不成."
说着,管家来禀:"请上席."高翰林奉了万中书的首座,施侍御的二座,迟先生三座,武先生四座,秦亲家五座,自己坐了主位.三席酒就摆在西厅上面,酒肴十分齐整,却不曾有戏.席中又谈了些京师里的朝政.说了一会,迟衡山向武正字道:"自从虞老先生离了此地,我们的聚会也渐渐的就少了."少顷,转了席,又点起灯烛来.吃了一巡,万中书起身辞去.秦中书拉着道:"老先生一来是敝亲家的同盟,就是小弟的亲翁一般;二来又忝在同班,将来补选了,大概总在一处.明日千万到舍间一叙.小弟此刻回家就具过束来."又回头对众人道:"明日一个客不添,一个客不减,还是我们照旧六个人."迟衡山.武正字不曾则一声.施御史道:"极好.但是小弟明日打点屈万老先生坐坐的,这个竟是后日罢."万中书道,"学生昨日才到这里,不料今日就扰高老先生.诸位老先生尊府还不曾过来奉谒,那里有个就来叨扰的?"高翰林道:"这个何妨.敝亲家是贵同衙门,这个比别人不同,明日只求早光就是了."万中书含糊应允了.诸人都辞了主人,散了回去.
当下秦中书回家,写了五副请帖,差长班送了去请万老爷.施老爷.迟相公,武相公.高老爷;又发了一张传戏的溜子,叫一班戏,次日清晨伺候;又发了一个谕帖,谕门下总管,叫茶厨伺候,酒席要体面些.
次日,万中书起来想道:"我若先去拜秦家,恐怕拉住了,那时不得去拜众人,他们必定就要怪,只说我捡有酒吃的人家跑;不如先拜了众人,再去到秦家."随即写了四副帖子,先拜施御史,御史出来会了,晓得就要到秦中书家吃酒,也不曾款留.随即去拜迟相公,迟衡山家回:"昨晚因修理学宫的事,连夜出城往句容去了."只得又拜武相公,武正字家回:"相公昨日不曾回家,来家的时节再来回拜罢."
是日早饭时候,万中书到了秦中书家,只见门口有一箭阔的青墙,中间缩着三号,却是起花的大门楼.轿子冲着大门立定,只见大门里粉屏上帖着红纸朱标的"内阁中书"的封条,两旁站着两行雁翅的管家,管家脊背后便是执事上的帽架子,上首还贴着两张"为禁约事"的告示.
帖子传了进去,秦中书迎出来,开了中间屏门.万中书下了轿,拉着手,到厅上行礼.叙坐.拜茶.万中书道:"学生叨在班未,将来凡事还要求提携.今日有个贱名在此,只算先来拜谒,叨扰的事,容学生再来另谢."秦中书道:"敝亲家道及老先生十分大才,将来小弟设若竟补了,老先生便是小弟的泰山了."万中书道:"令亲台此刻可曾来哩?"秦中书道:"他早间差人来说,今日一定到这里来.此刻也差不多了."说着,高翰林,施御史两乘轿已经到门,下了轿,走进来了,叙了坐,吃了茶.高翰林道."秦亲家,那迟年兄同武年兄,这时也该来了?"秦中书道:"又差人去邀了."万中书道:"武先生或者还来,那迟先生是不来的了."高翰林道:"老先生何以见得?"万中书道:"早间在他两家奉拜,武先生家回:‘昨晚不曾回家’.迟先生因修学宫的事往句容去了,所以晓得退先生不来."施御史道:"这两个人却也作怪.但凡我们请他,十回到有九回不到.若说他当真有事,做秀才的那里有这许多事!若说他做身分,一个秀才的身分到那里去!"秦中书道:"老先生同敝亲家在此,那二位来也好,不来也罢."万中书道:"那二位先生的学问,想必也还是好的?"高翰林道:"那里有甚么学问!有了学问倒不做老秀才了.只因上年国子监里有一位虞博士,着实作兴这几个人,因而大家联属.而今也渐渐淡了."
正说着,忽听见左边房子里面高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