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回除旧岁师徒同献艺过新春师兄巧相逢(7/9)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母亲,这个师父不错,就给我弟弟上课,不给我上课,让我在旁边瞧着,让我一人儿玩。不然的话,我还得想办法把他弄跑了。”“孩子,你就先在那儿圈两天,等你的野性没有了,到了时候,你也就该读书了。我跟你爹说过,先生有能耐,自能把你教出来,先生没能耐,怎么也教不出你来。”
每天如此,只教熙尧一个人,不教羹尧。过了十天,先生写了个条子,买一只九节箫来。总管年盛这么一瞧,马上到前门外乐器铺给买回来了。和尚给熙尧上完课,让他在外间屋自己去读书了。老师父拿起箫来了,在里间屋,“呜呜呜”这么一吹。嘿!老先生吹的这箫可太好听了,声音十分悲壮呀,让你这么一听,手舞足蹈,真是如泣如诉。年羹尧听着听着就陶醉了,赶紧一拉里间门进来:“师父,您会吹箫啊!我也喜欢,您教给我得了。”
老和尚也不理羹尧,接茬还吹,羹尧越听越爱听,等老和尚把这一曲吹完,年羹尧说:“师父,您教给我吹箫,好不好?”“弥陀佛,你愿意学吹箫啊?”
“啊!”“坐下。”“唉。”羹尧坐在这了,和尚沉得住气:“你想吹箫?
你知道这箫产生在何年吗?古代的箫什么样?今天的箫什么样?上头有多少个音符?怎么个按法?怎么个吹法?怎么个气口?你都懂吗?“”我不懂!
师父,您教我。“”我不教。你这孩子没常性,我教你两天也教不出来,所以我就不教。“”师父,我有常性。我要跟您学就要学好,学不好半途而废我不学。“”真的假的?“”真的。“”好吧,我给你讲讲这箫。当年黄帝造乐,命他的大臣伶伦竹于昆仑之野,取来这种竹子把它编得了,跟那凤凰翅膀一样,长短不齐有许多管,类似现在咱们捧的笙,两边都是竹管编的,叫排箫。吹出来也特别好听,真跟凤凰叫似的,非常地悦耳。后来就取一根吹起来,声音也非常地协和,也非常地好听,才管它叫箫,就是现在吹的这九节箫。“哎呀,这年羹尧听得很留神,敢情年羹尧这小孩十分聪明,三天他就学会了,由打这起,爷俩就吹上这箫了。”呜呜呜“,这好听啊。等年羹尧学会了,老和尚瞧出来了,他要烦,马上又改了,改成吹管子。管学会了,又教给他学吹笛。然后又教给他捧笙,接着教给他打堂鼓,教给他打钹、打镲,一样一样乐器,年羹尧全都学会了。这回可热闹了,教给年熙尧读书啊,年熙尧两个手指头杵着自己的耳朵,”子曰……“,摇晃着脑袋读。
现在年羹尧不在内宅住,已经搬到书房,跟老师住在一块去了。爷儿俩昼夜不离身。嘿!年大人这高兴啊,看起来人家这位大师父确实是高啊!“年盛。”“唉。”“你看大少爷都不在内宅睡了,搬到东院里跟老师住在一块去了。看来这个老师父是高人啊!”“是啊。哈哈哈,太高了,比老高都高。”
“你这叫什么话?!”“奴才说这话,我不是讨您窝心脚,将来您跟老夫人死了,咱们都甭请和尚念经了,咱们家里就够一栅经,连放焰口都可以了。”
“唉,您这叫什么话?”“您听听去。”年盛带着老员外爷来到东院,到月亮门往里这么一听,这俩打上河西钹了,一边打着河西钹一边敲鼓,一边吹着乐器。年盛对老员外爷说:“您看热闹不热闹,您瞧是不是放焰口哪!”
“我让他教你家公子爷读书,他怎么教给放焰口呢?”“谁说不是呢,哈哈!
我刚才不是跟您提了吗,明儿您死了,咱们不外请和尚。“”胡说!这不把我的孩子耽误了吗?“”我也是这么想。不过,我可不敢说什么。“”那么,这些东西哪来的?“年盛安慰老员外爷:”您别着急啊!咱们跟人家大师父有话,只要条子出来,要什么给什么,这是您答应过的,奴才不敢违背。“
年大人捋着胡子,呲牙咧嘴,勃然大怒:“和尚,你误我的子弟!”老大人怒气冲冲往里走,年盛心说:这回和尚您有个乐儿了,您真想在这儿念经念长了,这办不到。我们老大人是有钱,但是不花这冤钱。没想到,刚往里走两步,年嘉林停住脚,蔫蔫儿地又退回来了。哎!年盛心说您这老头儿怎么回事,虎头蛇尾呀。年盛忙问:“大人,您怎么又退回来了!让他们这么样儿地欺骗咱们?”“年盛啊,此事非汝所知呀!老师父要什么,只要条子出来,你就给买,供应无缺,你别管啦!”年盛说:“和尚吃你,你心里痛快,老道吃你,你心里痛快,明儿七姑子来了吃你,你心里更痛快!这大人什么毛病!”年盛没法子了。不只是音乐年羹学了,甚至于养鸟、养花全学了。
而且刻戳子、调印泥,各种的赌博工具全会。最后,老和尚开出一个条来,什么尺寸什么样子的大枪。年熙尧当然要好好地读书,唯有年羹尧跟老师已经耳鬓厮磨离不开了。
过了几天,年盛派人把大枪给送来了。老和尚在院子里“啪”这么一颤大枪,“扑噜噜”,走行门开过步一练,这条大枪吞吐撒欢。年羹尧在旁边看着,等老师练完了,爷儿俩回到书房,年羹尧惊奇地问:“哟!师父,你会武哇?”“哈哈哈,弥陀佛!为师不单会武,而且精通武艺,精通文学,文武两科都好。可惜没有一个传人,我想把我这身能耐教给他,将来能使他居万人之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提刀定太平,作为国家的干城之将、栋粱之材!”“师父,弟子愿做您的得意门生,您把文武两科教给
每天如此,只教熙尧一个人,不教羹尧。过了十天,先生写了个条子,买一只九节箫来。总管年盛这么一瞧,马上到前门外乐器铺给买回来了。和尚给熙尧上完课,让他在外间屋自己去读书了。老师父拿起箫来了,在里间屋,“呜呜呜”这么一吹。嘿!老先生吹的这箫可太好听了,声音十分悲壮呀,让你这么一听,手舞足蹈,真是如泣如诉。年羹尧听着听着就陶醉了,赶紧一拉里间门进来:“师父,您会吹箫啊!我也喜欢,您教给我得了。”
老和尚也不理羹尧,接茬还吹,羹尧越听越爱听,等老和尚把这一曲吹完,年羹尧说:“师父,您教给我吹箫,好不好?”“弥陀佛,你愿意学吹箫啊?”
“啊!”“坐下。”“唉。”羹尧坐在这了,和尚沉得住气:“你想吹箫?
你知道这箫产生在何年吗?古代的箫什么样?今天的箫什么样?上头有多少个音符?怎么个按法?怎么个吹法?怎么个气口?你都懂吗?“”我不懂!
师父,您教我。“”我不教。你这孩子没常性,我教你两天也教不出来,所以我就不教。“”师父,我有常性。我要跟您学就要学好,学不好半途而废我不学。“”真的假的?“”真的。“”好吧,我给你讲讲这箫。当年黄帝造乐,命他的大臣伶伦竹于昆仑之野,取来这种竹子把它编得了,跟那凤凰翅膀一样,长短不齐有许多管,类似现在咱们捧的笙,两边都是竹管编的,叫排箫。吹出来也特别好听,真跟凤凰叫似的,非常地悦耳。后来就取一根吹起来,声音也非常地协和,也非常地好听,才管它叫箫,就是现在吹的这九节箫。“哎呀,这年羹尧听得很留神,敢情年羹尧这小孩十分聪明,三天他就学会了,由打这起,爷俩就吹上这箫了。”呜呜呜“,这好听啊。等年羹尧学会了,老和尚瞧出来了,他要烦,马上又改了,改成吹管子。管学会了,又教给他学吹笛。然后又教给他捧笙,接着教给他打堂鼓,教给他打钹、打镲,一样一样乐器,年羹尧全都学会了。这回可热闹了,教给年熙尧读书啊,年熙尧两个手指头杵着自己的耳朵,”子曰……“,摇晃着脑袋读。
现在年羹尧不在内宅住,已经搬到书房,跟老师住在一块去了。爷儿俩昼夜不离身。嘿!年大人这高兴啊,看起来人家这位大师父确实是高啊!“年盛。”“唉。”“你看大少爷都不在内宅睡了,搬到东院里跟老师住在一块去了。看来这个老师父是高人啊!”“是啊。哈哈哈,太高了,比老高都高。”
“你这叫什么话?!”“奴才说这话,我不是讨您窝心脚,将来您跟老夫人死了,咱们都甭请和尚念经了,咱们家里就够一栅经,连放焰口都可以了。”
“唉,您这叫什么话?”“您听听去。”年盛带着老员外爷来到东院,到月亮门往里这么一听,这俩打上河西钹了,一边打着河西钹一边敲鼓,一边吹着乐器。年盛对老员外爷说:“您看热闹不热闹,您瞧是不是放焰口哪!”
“我让他教你家公子爷读书,他怎么教给放焰口呢?”“谁说不是呢,哈哈!
我刚才不是跟您提了吗,明儿您死了,咱们不外请和尚。“”胡说!这不把我的孩子耽误了吗?“”我也是这么想。不过,我可不敢说什么。“”那么,这些东西哪来的?“年盛安慰老员外爷:”您别着急啊!咱们跟人家大师父有话,只要条子出来,要什么给什么,这是您答应过的,奴才不敢违背。“
年大人捋着胡子,呲牙咧嘴,勃然大怒:“和尚,你误我的子弟!”老大人怒气冲冲往里走,年盛心说:这回和尚您有个乐儿了,您真想在这儿念经念长了,这办不到。我们老大人是有钱,但是不花这冤钱。没想到,刚往里走两步,年嘉林停住脚,蔫蔫儿地又退回来了。哎!年盛心说您这老头儿怎么回事,虎头蛇尾呀。年盛忙问:“大人,您怎么又退回来了!让他们这么样儿地欺骗咱们?”“年盛啊,此事非汝所知呀!老师父要什么,只要条子出来,你就给买,供应无缺,你别管啦!”年盛说:“和尚吃你,你心里痛快,老道吃你,你心里痛快,明儿七姑子来了吃你,你心里更痛快!这大人什么毛病!”年盛没法子了。不只是音乐年羹学了,甚至于养鸟、养花全学了。
而且刻戳子、调印泥,各种的赌博工具全会。最后,老和尚开出一个条来,什么尺寸什么样子的大枪。年熙尧当然要好好地读书,唯有年羹尧跟老师已经耳鬓厮磨离不开了。
过了几天,年盛派人把大枪给送来了。老和尚在院子里“啪”这么一颤大枪,“扑噜噜”,走行门开过步一练,这条大枪吞吐撒欢。年羹尧在旁边看着,等老师练完了,爷儿俩回到书房,年羹尧惊奇地问:“哟!师父,你会武哇?”“哈哈哈,弥陀佛!为师不单会武,而且精通武艺,精通文学,文武两科都好。可惜没有一个传人,我想把我这身能耐教给他,将来能使他居万人之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提刀定太平,作为国家的干城之将、栋粱之材!”“师父,弟子愿做您的得意门生,您把文武两科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