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典文学 > 雍正剑侠图 > 第四十六回清真寺海川会筛海僧道俗三次比神功

第四十六回清真寺海川会筛海僧道俗三次比神功(6/9)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吃完饭后,稍微地休息休息,再练。一连三天,老和尚心说:老员外爷,您给我多少钱,这笔钱我要挣不上了,因为这个孩子实在是太笨,他的胳膊、腿不能回弯儿,这多麻烦呀!宝镜和尚就对朴鹿说,“孩子啊,这功夫你练不了哇!”“师父,我也知道,我练不了,您说有什么法子呢?”“这样吧!我把你送回家去吧。”说好了以后,老和尚带着朴鹿来到朴家庄朴老员外的家门口。
朴老员外家是大财主,有的是牛和羊,一栏一栏的牲畜十分兴旺,门口外一拉溜儿有十六棵龙爪槐树,一边八棵。老和尚带着朴鹿来到门口,家里人可就瞧见了。胆子大点的一位家人问道:“大师傅,您可真有能耐,我们少爷刚出去三天就给教出来啦?这回他能拉屎了吗?会蹲了吗?”老和尚心说:刚三天就教出来了?照样还是不行。宝镜和尚对家人说:“把老员外请出来吧。”“您候着。”家人转身奔里走,时间不大,老员外朴成从里头出来了,惊讶地问:“您把我孩子教出来了?”“有什么话咱们里边说去。”
一直来到客厅坐下,家人献茶后老员外爷问:“您看我这孩子怎么样?”人家老员外爷给钱了,咱也不好推辞呀!老和尚不能说不行。只好推卸地说:“这个,老施主呀,令郎不是不能学。只是现在不能学,他的脑子还没开化,在家里再呆三年以后,脑子再开化开化,然后给我送回去,自然一学就成了,现在还不行。”其实,老和尚就是想推辞推辞,暂时不成,您先给我们布施些银子。过三年以后再说,这是个借口话,推辞话。但是老员外爷当成真的了:“大师傅,我谢谢您了。您虽把我孩子送回家,还是每月的布施我照付。
不过都一样,您应给我孩子留下一手工夫,让他在家里练着,您看怎么样?“
宝镜和尚道:“好吧!等贫僧走的时候,我看练什么合适,再教他一遍。”
老员外爷朴成吩咐准备斋饭,让老剑客青云长老宝镜禅师吃了饭,然后告辞。
朴老员外带着几个人往外送,一边走一边急着问:“您看,给我孩子留下一手什么功夫呢?”老和尚憋了半天,发现了院里有好多小牛,便说道:“把这小牛拉出一头来。”工夫不大,把一头小牛牵到老方丈眼前,宝镜禅师对朴成说:“老员外爷,您瞧见没有,令郎没事儿的时候,让他托住小牛的肚子,没事就托牛,这牛不但不能杀,而且要好麸子好料喂养,精心照顾。总用这头牛,不能换,以托起为止。您记住了吗?这是一手功夫。”“谢谢大师傅,没事让他托牛。”“对啦。”“您再给他留下一手。”老和尚心想:这真为难呀,留下什么呢?一边走一边琢磨,一直走到门口了,老员外问:“老师傅,您不再给留手功夫吗?”老和尚心有所思,就说:“老员外,您这不有十六棵树吗?”“不错。”“您告诉鹿儿,要是托牛托累了就让他用左右胳膊打这些树,左右腿踢这些树。但是,这十六棵树要让人看好喽,不能损坏,专让您的少爷练功用。”“您说的这些,我都能办到。”这样,老和尚回去了,依然教把式场,到时老员外爷朴成按时送银子来,这些银子不但够吃、够喝,还有了富余。
三年的光景,青云寺果然发了财。僧众们的僧袍,单、夹、皮、棉一年四季穿戴之物,每人都做了好几身。吃斋的时候全都是大馒头、大米饭。大家伙儿十分感谢宝镜长老。这一天,吃完了早斋以后,长老坐在禅堂里休息。
门头僧“噔噔噔”地跑进来道:“弥陀佛!老人家,朴家庄的朴老员外带着他的儿子来了。”老和尚一哆嗦:坏啦,又给我送来啦!我怎么能再支他个三五年的,我的庙起码够吃、够喝了,我就推了。“弥陀佛,有请!”时间不大,老员外带着儿子朴鹿进来了,老和尚一看,朴鹿晃晃荡荡跟半截黑塔一样,又粗又壮,两只大眼睛真有神儿。这朴鹿怎么不发呆了?老员外赶紧跟老方丈彼此见礼。又对朴鹿说:“鹿儿呀,给师傅行礼吧。”“恩师在上,弟子朴鹿参拜。”会说话了。嘿!宝镜禅师很高兴。忙说道:“弥陀佛,起来!起来!您爷儿俩今儿个怎么这么闲在呀?”“高僧呀,我谢谢您啦,您给我们孩子留下的这两手练出来了。”“噢,您说说。”“鹿儿把这头小牛犊子托了三年了。一天到晚好麸子好料喂着牛儿,你猜这牛有多大分量了?
都五百多斤了。但是朴鹿从小就托这小牛呀,没事就托它。这五百多斤的牛托起来,胳膊都不显累。一托就托半天呢!再说这孩子的胳膊也有劲儿了,天天打这十六棵门槐,一胳膊打下去,这槐树‘哗哗’地山响,脚踹也是一样。高僧呀,他越来越聪明了,现在,不但胳膊、腿脚灵便了,而且脑子也灵活了。您说这是怎么回事呢?“宝镜和尚有些含混搪塞地说:”老员外,这个……这是您家门有德呀,练出功来了。“其实,老和尚心里明白,拿胳膊打这槐树,只不过是操练操练筋骨,操练操练皮肤,长进是长进,但主要的功夫是在托牛上,他托牛的时候得用力,牛随着日月增长,力量随着日月增加,他一用力,内五脏全得用力,慢慢地他的脑子开化了。三年了,这是该着的事。”老员外,您把令郎放在我这里吧!他现在行啦。“”您说三年后给您送来,孩子还真成了,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老和尚一想:嘿!这青云寺真是青云直上了。
老员外给了五万两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