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典文学 > 雍正剑侠图 > 第十回飞龙观夜赶乔玄龄北高峰二次杭州擂

第十回飞龙观夜赶乔玄龄北高峰二次杭州擂(5/10)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没有多大时间,司马良,夏九龄回来啦,进了鹤轩,老仙长把脸一沉,手拍桌案,啪的一声:“奴才大胆,还不跪下。”司马良是个胆小的孩子,吓坏了,双膝点地,噗嗵就跪下啦,吓得要哭,可夏九龄就不然了,不但淘气,而且胆子还大,因为司马良管南侠叫大伯,他也叫大伯,九龄一跪:“大爷,孩儿们犯了什么罪了?招您老人家生这么大气呀?”?“奴才,还不知罪,还敢嘴硬,你们两个奴才背着伯父在外边结交了什么坏人,从实讲来,如若花言巧语,欺骗于我……”说到这里,一伸手把戒尺拿起来:“为伯的就要着实拷打!”“伯父,我和良哥哥,谨遵教诲,怎敢有半点错误,招伯父生气,至于结交匪类,弟子二人十余年来,并未交过一个外人哪。”老侠客气得直吹胡子:“无量佛,冤家你还敢嘴硬,我知道良儿是个忠厚的孩子,就是你胆大妄为。你既然没结交匪类,我倒要问问你,你们两个奴才的镖和袖箭,怎么都是毒药的?怎么来的?讲!”南侠认为这句话一问,两个人都得吓得颜色更变,没想到夏九龄笑啦:“大爷,那不是您教给我们做的吗?”
“什么?我教你们做的?更是胡说!”“您别着急,听孩儿我跟您提提。”
“好,你给我讲。”九龄这才细说一番。
当初老道爷叫他们俩帮助配药,当天晚上练完了功夫,小哥俩回房休息,九龄可问司马良:“良哥哥,大爷叫咱们俩明天帮助配药,你说这是干什么?”
“老人家一个人忙不过来,必须有人帮忙啊。”夏九龄摇头:“不对不对,哥哥,您到什么时候才能聪明一些呢?”“你又数落我?”“我不是数落您,您想想这是配毒药,咱们俩是伯父心爱的孩子,他要配药,应该躲避咱们才是,为什么还要咱们帮忙呢?”司马良想了半天直摇头:“想不出来。”“我告放您得啦。这是试试咱俩机灵不机灵,有心肺没有。”“我不明白。”“哥哥,伯父人称南侠,海内皆闻,而这种毒药又是为绿林不齿的东西,可又万分珍贵。如果老人家要明说传咱们,这不太合适。如果不传,可伯父年纪已大啦,唯恐百年之后,就要失传,为了这个才让咱们帮助配药。”“是这么回事么?”“没错!这叫喑中传授,明天配药的时候,您记药味和份量,我记炮制方法。”两个人商量定啦,第二天开始配药,两个各人记各人的,一月时间配好,南侠把药收起来,事情也就过去啦。夏九龄在暗地里把药味份量还有炮制方法都记下来,两个人开始攒钱,够数啦,到药铺去买药,分几次买好,两个人也配了一料,跟着就订做镖和袖箭。毒药暗器分两种,一种是用毒药镖箭,还有一种,镖的中心是空的,镖尖儿上有个极小的孔,从镖后边把药放进去堵严,当用暗器打伤对方之后,药力即可顺着镖尖儿到了对方的身体以内,从而达到伤人的目的。夏九龄、司马良的暗器就是属于后一种的,其实两个孩子出于好奇心理,倒不是为了伤人去。到现在九龄婉转的把事情原委说明。南侠听了一个劲地念佛:“无量佛,是为伯父之过也!好孩子,九龄你很聪明,但一定行端履正,不辜负山人疼爱你们一场才对,把镖箭中的毒药退出来,今后不准使用。伯爷还会专门治毒药伤,有了机会我也传授给你们。”两个孩子答应着跑回自己房中,把毒药退出来,全都交给司马道长。道爷收起戒尺,藏好毒药事情就过去啦。今天海川一问,老仙长才把从前的事叙说明白。
按理说,这本是个小事,何必要提出这么件事呢?我们说书的也讲多少种笔法,如明笔、暗笔、倒插笔,咱们这笔书叫栽笔,意思是将来有用。说书讲究来龙去脉,忌讳用什么拿什么,不用什么忘什么,所谓没根的书不行,这两个孩子永远不打暗器,更不伤人,为什么要提起来?就是到后文书,陕西凤翔府金风山古刹玉皇顶的方丈、金鸡好斗双钢掌赤胆侠慧斌僧,在四杰岭用锯齿峨嵋毒药弩,打了山西太原府银面仙猿铁背昆仑石择石金声。当时无人能治,若非三侠赶到,司马老侠给医治,焉有这九十六岁老英雄的命在?
到那个时候过来就治伤,您不就感到突然了吗?
闲话少说,老仙长一看童林很喜欢这两个孩子,问:“你看这两个孩子怎么样?”“道哥的亲授当然高明,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可惜,这两个孩儿的天赋资质都不错,只是山人年岁高迈,也无精力,你要兴一家武术,必须广收桃李,好光大门户,这两个孩子,干脆归你得啦!”“哥哥,这两个孩子是您心爱的,怎能夺兄长的爱哪?”“贤弟不必客气,你就多受累啦。”
夏九龄第一个就跪下了:“师父,您就收下我们哥俩,我们早就听伯父提过您,上次擂台,您用阴阳手打了法禅和尚,人常说,学会阴阳手,打平天下遍地走,您就收下吧。”童海川点头答应:“好,收下你们两个,算我正式弟子。”小哥俩趴下磕头。海川挨着给介绍,又叫过孔秀来道:“孔秀给你两个小师兄磕头吧。”“唔呀。”孔秀一听就怔啦:“师父,我是先进门的,再说弟子的年龄也大,怎么后进门的算为师兄呢?”“胡说,你是记名弟子,他们两个是正式的弟子,怎么能论进门先后哪。”孔秀一想:哎呀,我这个徒弟还是个悬着的!“徒儿遵命啦。”孔秀给司马良、夏九龄磕头叫师兄。
道爷吩咐摆好素菜席大家入座,开怀畅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