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领先人类一千年 > 第545章 贪婪魔神的著书立说

第545章 贪婪魔神的著书立说(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利,总得求点名。  

第一部分内容,关于文明之“运势”的借用。  

其实这已经是进阶的知识了,初级的工匠根本看不懂。  

但实际上,初级工匠也是能借用运势的,只是他们没有这个主观意识,或者说,无意间借用了也不自知。  

现在我阐述一些简单理念…  

陆远总共举了三个例子,分别是用劣质级的材料,锻造普通级别的超凡装备。  

“一把用黑铁锻造的长剑,主杀伐…”  

第二是用劣质级的材料,锻造稀有级别的超凡装备。  

最后是用劣质级,锻造出卓越级的装备。  

难度循序渐进,又举了更多例子。  

再深奥的知识,陆远也没办法传授了,理论上劣质级的材料,也能锻造传奇级别,“农夫1号”,但常规的语言实在过于苍白,不太好描述。  

过于强大的知识,容易招来麻烦,这一点陆远还是知晓,人类想发展必须得避讳。  

“这些论文,我平时在人类内部发表过。我当前的意愿是,可以低价卖给其他文明。”  

有些知识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能够整理成智慧生命能理解的语言,只不过是知识中的一小部分。  

“您的意思是…学术中心?!”  

“是的,北境数百个文明,哪怕每个城市只有两三个工匠,加起来也超过一千了。你们想想,这是多大的一股力量?如果再加上雕文能力者,我怀疑,三五千工匠,都绰绰有余!”  

大家都倒吸一口气。  

若是能有三千门徒,这是多大的一股力量?  

哪怕种族不同,那又怎样?对于工匠而言,本心最为重要,如果连传授解惑授业之恩都会忘记,那这种工匠一辈子都不会有大成就。  

陆远又道:“第二篇文章,是关于超凡材料与逆熵元素的研究。这块内容我还在写,还没完成。”  

“但已经有了思路,很快就能够出文章了。”  

“第三部分是高等级材料,超凡脉络的梳理,也同样有待研究。”  

“大家也可以将自己的学术总结写到书中,我会给大家加上署名。”  

众人纷纷易意动,这可是名垂青史的机会啊!  

当然,也得足够强的学术才能加入书籍。  

否则你胡编乱造,也是贻笑大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场域的研究!”  

“我觉得这东西大有可为。”  

在过去,场域不受到太多的重视,原因是这东西难度很高,又实在鸡肋。  

六级强者和七级强者的差距,就在场域,但需要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  

常规的文明,需要灵感爆发的工匠,才能量身定做一个场域,这种行为真的太奢侈。  

一个工匠一辈子也就这么几次灵感。  

还不如用灵感多锻造一件装备,给文明增添一份底蕴。  

不过,陆远不同。  

他给人锻造的场域足够多,积累了大量经验。  

此刻培育了“能力之核”,有了“贪婪场域”后,更是将这个观点逐渐思考得更加清晰。  

“场域,其实是“唯心印痕”的另一种体现,是超凡能力的变种。”  

要是觉得它鸡肋就直接抛弃,未免有些可惜。  

“所以我认为,万物皆可场域!所有的能力,所有的材料,小到黑铁,大到永恒精金,都可以延伸出场域!”  

众人纷纷瞪大眼睛。  

当然了,这个说法还是很有难度的,一个“农夫1号”的例子还远远不够,若是未来能形成“场域工业链”,才算印证了这一条思路的真正成熟。  

陆远笑着说道:“我再举个例子:超凡火种,其实也可以延伸出场域,干脆就叫做火种场域好了。像北境这种地方,最缺乏的是什么?保暖!除了地热带,其他区域太冷了,六级高手都有可能冻死。”  

“如果我们能创造出低一种装备,能辅助激发火种场域,是否能够让这里的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  

“再举个例子,铁块场域,只要一块贪婪魔神的骨头,再加上逆熵元素的调和,就能生成这场域。大家想想,这东西有什么用?”  

“可以…提纯?”一位工匠举手发言道,“很多的唯心元素在这种环境下会发生微妙变化,提纯起来更加方便。”  

“又或者是…封印?虽说封印一个鬼有点难度,但封印普通的异象绰绰有余。”  

“没错!”陆远拍了拍手,“这还是一个铁块场域。倘若万物皆可场域,我们是不是能发展全新的科技道路?”  

嘶——会议室里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想法太宏大了!简直可以用开宗立派来形容!  

鼠工冶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陆远,如果此事真的成功,那么“贪婪魔神”的名号或许真的会像曾经的“齿轮文明”那样。  

哪怕纪元更迭,也能长久的传承下去。  

“但这项工作很难!”鼠工冶评判道,“你那‘农夫1号’是传奇级的物品…再垃圾的传奇也是传奇。”  

“你想想啊,传统的工匠,一辈子创造一两件传奇级,就已经是大师水准。你凭什么要求他们能沿着你的道路呢?”  

他很是疑惑:“世间有《齿轮大宝典》与《齿轮小宝典》,但广泛流传的还是小宝典。《大宝典》得大灵韵者才能阅读,曲高和寡,没人看得懂。”  

陆远笑了笑:“所以我也还在摸索。如果能够把难度降下来,或许就能走出新的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