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竞技 > 篮球之黄金时代 > 第三十章 To Be Or Not To Be

第三十章 To Be Or Not To Be(1/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甘国阳1996年的最后几天是在洛杉矶度过的。  

开拓者在打完湖人后,留在洛杉矶继续客场挑战快船,接着要前往旧金山客战勇士。  

到1997年第一天打完菲尼克斯太阳,结束客场之旅,回波特兰进行休整。  

甘国阳这三场都禁赛,他干脆留在洛杉矶,没有跟着球队东奔西走。  

一来作为老将,他可以少一些奔波之苦,趁着禁赛让体能得到一些恢复和积蓄。  

他租了一个体育馆和健身房给自己每天训练健身保持状态。  

因为1月4号禁赛结束后,开拓者要主场迎战芝加哥公牛。  

又一次举世瞩目的甘乔大战在等着他,正好禁赛给了他悉心准备的机会。  

二来,甘国阳要和好莱坞的片商、导演洽谈电影合作的事。  

电影公司准备以他的故事为蓝本拍摄一部篮球电影,讲述他高中率领水钟队夺冠的传奇故事。  

三一个,甘国阳想见一见自己的老朋友,和他们叙叙旧。  

和湖人队的比赛结束后第二天,上午甘国阳跟随队友一起进行了投篮、战术训练。  

虽然输掉了比赛,但开拓者上下士气却颇为旺盛,开拓者的球员们对阿甘的两拳津津乐道。  

科比、小奥尼尔、本华莱士等年轻球员望向甘国阳的眼神中又多了几分崇拜和憧憬。  

他一拳干翻的可是联盟第一巨兽奥尼尔,那样的轻松,让人毫不怀疑他能一拳干翻一头牛。  

甘国阳并未感到得意,反而在开战术会议时提醒大家,不要打架,不要冲动,冲动是魔鬼。  

科比有些不服气,问:“你自己打完了,让别人不要打?”  

甘国阳道:“我是阿甘,我会打架,你会吗,小科比?”  

科比不说话了,别看他球场上争强好胜,打架他还真不会。  

最多暗暗用肘子肘对手两下,而且肘的也不好,技巧粗糙。  

NBA的篮球水平是一代高过一代,但打架水平是实打实的在下滑。  

80年代大部分打架都是软绵绵装样子,已经被后来的球迷称为铁血强悍。  

实际上和60、70年代完全无法相比,只是早些时候录像资源太少,球迷看不到。  

甘国阳属于NBA斗殴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再往后已经没有球员,尤其是球星会在场上真的大打出手了。  

到90年代,对抗变得很激烈,但球场暴力事件越来越少,曾经每个比赛日都有暴力冲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主要原因还是大家的身份变了,哪怕是角色球员,现在都是一年几十万美元,在90年代是妥妥的高收入人群。  

一群富翁在场上打球,打架有失身份,还容易影响收入,把工作打没了怎么办?  

1996年,中国人城镇居民平均年收入是6000多人民币,按照当时的汇率,大概700多美元,不吃不喝干上几百年,收入才能抵得上NBA角色球员一年的收入。  

即便是收入更高的美国社会,NBA球员也早已不再是曾经的“劳工”阶层,在一次又一次的劳资谈判中,他们已经成为了和资本家平分利润的富裕阶层。  

超级球星们更是拥有自己的品牌、公司,出入上流社会,灯红酒绿穿金戴银,妥妥的食利阶层,好好打球就行了,打什么架。  

像甘国阳这种到了如此地位,拿到这么多荣誉的超级巨星,依旧在场上和人对打,真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上午训练结束后,中午甘国阳驱车去了一趟英格尔伍德区的一栋公寓楼,探望在公寓里养伤的胡卫东。  

胡卫东96年夏天正式加盟洛杉矶湖人,成为了紫金军团的一员,也成为第三位登陆NBA的中国球员。  

1992年,杰里韦斯特在中国国家队的训练中看上了胡卫东的天赋,一直念念不忘。  

回到湖人后,韦斯特认为球队在替补席上缺少一个有远射能力,进攻端有活力的得分后卫。  

于是在选秀大会上拿下了胡卫东,在经过一年多的交涉后,终于将胡卫东带到了太平洋彼岸。  

不过1992年的时候,胡卫东22岁,勉强还有潜力和培养价值,到1996年胡卫东已经26岁了。  

而且,中国篮坛一直有改年龄的坏传统,胡卫东参加青年赛时被改过出生日期为1972年,这样1992年他看起来是20岁。  

但实际他是1970年出生,后来改了回来,于是他抵达湖人时,已经是个成熟球员的年龄,很难再有大的突破了。  

饶是如此,洛杉矶球迷还是展现了巨大的热情,胡卫东的8号球衣在洛杉矶取得了很好的销量。  

在夏天中国国家队来美和湖人队进行的夏季联赛对抗中,胡卫东更是表现出色拿下30分,给了湖人球迷不少遐想。  

等到奥运会结束,胡卫东留在洛杉矶,开始正式成为湖人一员参加季前赛、常规赛,球迷们才知道,不是每个中国球员都是阿甘。  

阿甘只有一个,当初的社会主义生化人计划,应该只给他一个人打了药。  

贝尔曼作为湖人主教练给了胡卫东不少关照,不管是训练还是轮换,都给予胡卫东机会。  

胡卫东在某些比赛中表现可圈可点,但随着赛季深入,他很快遇到了当年和宋涛一样的问题:伤病。  

NBA的比赛强度和频繁度实在不是国内比赛可以相提并论的,胡卫东来美后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