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军工科技 > 四千零二十八章 就像古代剑客与名剑的互相成就

四千零二十八章 就像古代剑客与名剑的互相成就(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然后这才看着台下的专家和嘉宾以及媒体记者们,继续说道:“但测试也暴露了问题,当AI推荐的最优方案涉及牺牲一艘诱饵舰时,90的指挥官会出于人性本能选择保留全部兵力,最终导致舰队整体覆灭。  

这让我们意识到,单纯争论‘听谁的’是个伪命题。”  

“那浩宇科技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孙教授的质问从左侧传来,在声学效果极佳的会场激起轻微回音。  

吴浩朝声音方向微微点头说道:“我们正在开发‘动态决策权重系统’。简单来说,系统会根据战场复杂度、信息可信度、伦理风险等级等二十七个维度,实时调整人机决策权重。比如在常规巡逻任务中,AI决策权占比可达70;但当检测到平民区威胁时,人类复核权限将自动提升至100。”  

后排记者们笔尖飞动,前排海军军官们低声交流。吴浩稍作停顿,继续说道:“不过我更担心的是另一个问题——当我们过度依赖AI的‘理性计算’,是否会逐渐丧失在混沌战场中捕捉‘直觉灵感’的能力?”  

他再次透明折叠平板,调出一段录像,画面里某位退役将领在兵棋推演中,仅凭敌方潜艇尾流异常就预判出伏击圈。  

“这位老将军的决策依据,连最先进的AI都无法解析,但实战证明它拯救了整个舰队。”  

会场陷入深沉的寂静,只有空调出风口的轻微嗡鸣。吴浩最后总结道:“人机融合的终极形态,不该是人类与机器的权力博弈,而应是让算法的精确性与人类的创造力产生化学反应。就像古代剑客与名剑,不是剑选择人,也不是人驯服剑,而是彼此成就新的剑道。”  

吴浩轻轻转动手中的透明平板,全息投影在会场穹顶投下细密的数据流,折射出一片流动的银蓝色光晕。他抬眼望向台下如林的摄像机镜头,忽然想起三年前实验室第一次实现人机思维同步时,那个在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绿色光标——此刻会场里此起彼伏的快门声,倒像是某种跨越时空的呼应。  

“关于人机决策权的边界,我们在研发初期就构建了三层防护体系。”他调出三维架构图,红色警示线在各个节点闪烁,“最底层是‘人类否决权’,任何涉及战略级目标的决策,系统都会强制中断AI运算,将决策权交回指挥官手中。中间层是‘后果模拟模块’,当AI与人类判断出现分歧时,系统会在0.5秒内生成三个维度的推演报告:战术成功率、伦理风险指数、政治外交影响。上个月的联合军演中,某型驱逐舰指挥官正是通过这个模块,发现AI推荐的突袭方案会触发邻国防空识别区,及时调整了作战路线。”  

前排海军军官们纷纷翻开笔记本,后排记者的录音笔红光不停闪烁。吴浩轻点平板,画面切换成某位指挥官戴着神经接驳头盔的训练画面:“但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让技术真正成为‘有温度的参谋’。传统AI输出的是冰冷的胜率数据,而我们的系统会学习指挥官的决策习惯,建立专属的‘指挥风格图谱’。就像这位张上校,系统通过分析他过往32次作战记录,发现其在复杂海况下更依赖水文数据,于是在推荐方案时会优先呈现相关参数。”  

孙教授抬断:“这种个性化定制是否会导致决策偏见?”  

“问得好。”吴浩将画面切至动态平衡模型,“每个指挥风格图谱都设有‘理性阈值’。当系统检测到指挥官因情绪波动或经验盲区做出高风险决策时,会启动‘双盲验证机制’——既不直接否定,也不盲目执行,而是将该决策与AI方案同时提交给其他舰艇指挥官匿名投票。去年的模拟对抗中,这个机制成功修正了17的非理性决策。”  

会场陷入短暂的静默,唯有空调出风口发出低沉的嗡鸣。吴浩的目光扫过台下紧锁的眉头,忽然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真正的好武器,应该让使用者更像自己。他的声音不自觉放缓:“说到底,人机融合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我们在系统底层写入了一条‘元规则’——技术存在的意义,是让指挥官有更多时间去思考‘为什么而战’,而不是‘如何去战’。就像古代剑客的剑穗,看似轻盈无用,却能在关键时刻提醒持剑人:比剑锋更重要的,是握剑的手。”  

话音未落,后排突然传来金属碰撞声——是某位年轻军官不小心碰倒了水杯。这个意外的声响打破了凝重的气氛,会场爆发出一阵释然的轻笑。  

吴浩望着台下亮起的闪光灯矩阵,忽然觉得这场辩论本身,或许就是人机融合的最佳隐喻:人类的思想碰撞出火花,而技术将这些火花编织成照亮未来的光。  

掌声如潮水般漫过会场,前排海军领导微笑着点头,后排媒体记者的闪光灯连成一片星河。  

孙教授侧过身与吴浩握手,低声道:“小子,你的答案比我预想的更有野心。”  

吴浩回握住孙教授的手,目光中带着敬重与诚恳:“孙教授,野心谈不上,不过是想为未来战争探索更多可能。您的质疑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能不断审视技术研发中的漏洞与不足。”  

这时,研究军事伦理的林教授主动上前,赞许道:“吴总对人机融合的理解,让我看到了技术与人文的平衡。尤其是‘元规则’的设定,既保证了技术的实用性,又守住了战争伦理的底线。不过在具体实施中,如何确保‘元规则’不被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