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剑道余烬 > 第七十一章 白泽(一)

第七十一章 白泽(一)(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天雨倾泻,巨船对峙。  

没人知道秦百煌和秦千炼此刻的交谈内容。  

“听说返回皇城的第一日,这两人发生了诸多不快…”  

钱三微微侧首,看到一位身披灰袍的中年男人,缓缓趴在栏杆上,此次南疆荡魔,秦百煌下了大血本招揽人马,甚至请来了好几位阴神尊者,当然书楼也出了一份力。秦百煌与陈镜玄颇有私交,书楼不仅仅派出了钱三震船,还请动了一位阴神十境的“尊者”保驾护航。  

这位尊者道号宝呈,表面上是无门无派的山野散修。  

但修到这一境界,怎么可能真正无门无派?  

宝呈尊者背后是方圆坊,是书楼,是陈镜玄。  

宝呈尊者开口问道:“你说他们会不会再打一架?”  

“我看,很难。”  

钱三摇了摇头,轻笑着开口。  

“哦?”  

宝呈尊者笑道:“是因为你的神念能够感受到秦千炼的气机么?”  

“倒不是这个原因。”  

钱三淡淡说道:“双方有来有回,才叫打架。如果这两人吵起来了,大概只会出现一个场面,那就是某人单方面挨揍。”  

宝呈尊者一阵沉默。  

秦百煌地位尊贵,即便抛开秦家嫡长子这个身份,他依旧受人敬仰,这些年炼器司无偿帮助了不少圣地,宗门。这也是悬锥山能招揽如此门客的缘故,可即便宝呈尊者与秦百煌私交不错,也不得不承认…这家伙的修行实在太糟糕。  

“真打起来,这个距离,能来得及阻止么?”  

宝呈尊者有些担忧。  

他看钱三并没有挪步的意味,似乎并不担心爆发冲突。  

“秦百煌方才对我说,他身上披挂的‘玄鳞甲’乃是刻意炼制,专门抵御长生斋的雷法。”  

钱三懒洋洋道:“抗一顿揍,问题不大。”  

宝呈尊者哭笑不得,所以钱三根本就没有要劝架的意思?  

“这不太好吧…”  

宝呈尊者无奈说道:“先生让我们护他周全。”  

“死不了,就是周全。”  

虽是摆出了一副满不在乎的态度,但钱三的目光却时刻落在二人交谈之处。  

他始终注视着秦千炼。  

在离国方圆坊行事多年,钱三的“审人识面”本领,已炉火纯青。  

他看得出来。  

秦千炼眼神澄澈,浑无杀意。  

以钱三的经验,这样的人,大多心无旁骛,未曾经过尘世污浊。  

只是。  

秦千炼似乎不太一样。  

钱三看不太透这个白衣男人。  

前阵子那场大张旗鼓的入京,让许多人都对这位秦家二公子产生了不满。  

既是为了争夺家主之位,那么至少要配合地演一场戏,这些年秦家对外宣传,这位二公子低调儒雅,知书达理,只是一心钻研道术所以这才避世匿迹。只不过秦千炼与秦家的宣传形象截然不同,无视礼法,恃才傲物,身为主角竟连秦家专门摆设的接风宴都不曾出席。那些心甘情愿作为陪衬的世家权贵,在元庆楼等了数个时辰,却最终都没见到二公子一面,二公子这般处理,着实让他们颜面难堪。  

“…要不我还是去一趟吧。”  

宝呈尊者放不下心,他可不觉得秦千炼是什么善茬。  

正当他准备离船之际。  

钱三伸出手掌,将他压下。  

“嗯?”  

宝呈尊者有些困惑。  

“你难道没觉得…这位二公子的所作所为,有些古怪么?”  

钱三皱着眉头缓缓开口。  

宝呈尊者愣了愣。  

“我查了书楼案卷。秦千炼自幼离群索居,对权谋不感兴趣,所以叛逆离京,拜入道门,修行长生斋道术。”  

钱三喃喃道:“既然一心只修道术,何必返回皇城,争夺这家主之位?”  

黑甲与白衣的交谈顺利落幕。  

秦百煌返回甲板,不少人都捏了把冷汗。  

“传我讯令,把‘丙酉号’的护船阵法打开。”  

秦百煌回船之后当即下令。  

这一讯令,让许多人都怔住。  

“首座大人?”  

炼器司麾下一位得力干将连忙道:“您没事吧?”  

“屁话!”  

秦百煌没好气道:“这小子和我的交谈画面你们不都看到了么…我能有什么事!”  

“可是…丙酉号乃是救治伤员的大船。”  

“所以才要开阵。”  

秦百煌冷静说道:“先救那些长生斋弟子。”  

此言一出,主船甲板陷入寂静。  

几位尊者彼此对视,一切尽在不言中。  

“放心,秦千炼没你们想得那么卑劣。”  

秦百煌轻叹一声,说道:“我和他已经谈妥了,秦家的事情,等离开南疆再算…”  

欲言又止的宝呈尊者最终将话语咽了回去,他望向钱三,寄希望于这位实力最强的人物能够提出反对。  

但钱三没有摇头。  

于是六艘大船,缓缓从对立变为统一…  

大船并拢,丙酉号打开船上结界,接纳长生斋的受伤修士。  

随后秦千炼也带着麾下弟子,来到主船之上。  

此刻气氛实在不算融洽。  

因为悬锥山这帮门客,最开始便是奔着帮秦百煌赢下“家主之争”而来,即便此刻达成和解,场面依旧紧绷,双方颇有些剑拔弩张的意味。  

上次负责送信的小道士苏洪,再次挺身而出,态度谦卑地将“清凫山”的情报制成玉简,送到几位尊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