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剑道余烬 > 第四十二章 响应

第四十二章 响应(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才苏醒地如此之快…随着钧山神念逐渐掌控身躯,他发现自己这第二世,竟是多了一些前世不曾有的习惯。  

譬如…观看花鸟鱼虫。  

只不过,这件事情倒不是坏事。对于转世真人而言,修行乃是一件如同呼吸喝水一样简单的事情,钧山上一世是个急性子,这一世他意外发现,在静默出神的状态中,自己的修行速度会更快一步。没想到…像个傻子一样观看蚂蚁搬家,竟然能让自己心湖陷入平静,从而更快参悟大道道境。  

上一刹还躺在竹楼二楼的秦千炼,下一刹便出现在小溪边。  

好快的速度…尸道人心中暗暗吃了一惊。  

眼前白发随风飘摇的俊美青年,想来就是秦家离经叛道的二公子…听说这位秦家二公子修道天赋极佳,被誉为长生斋不世出的天才,未来几乎是板上钉钉要成为长生斋斋主。长生斋斋主这个名头虽然极有分量,但在尸道人眼中,还是秦家家主的权位更具有诱惑力。  

大褚第一世家,镇守武道龙脉。  

秦千炼和秦百煌的世子之争,三大宗自然也听闻了。天傀宗内部甚至有人开盘,几乎所有人都押注秦千炼当选…连尸道人也不例外,秦家两位公子都不修行炼体术,然而秦千炼好歹是道术天才,秦百煌只懂炼器铸阵的偏门术法,就算喊来再多阴神助阵,又能怎样?难道秦家这大褚排名第一的武道世家要靠炼器术镇场?  

“师叔,其他几座占脚山的督官,的确已经出发。”  

秦千炼瞥了眼天光。  

他笑着说道:“即便是路线最偏的西南战线‘圆龟山’,想必此时也前去查看过了…”  

“嗯…”  

钧山真人闻言,微微点了点头,只不过神情却没什么变化:“这是很重要的事么?需要皇族讯令响应么?”  

“那倒不用。”  

秦千炼苦笑一声,道:“皇族讯令太过珍贵,发动一次,需要消耗大量元气…这种小事,最多就是相邻山头遣人送信,互相知会一声。”  

“所以你刚刚派遣苏洪,是去通禀此事么?”钧山真人道。  

虽然蹲在小溪边。  

但四周发生了什么,钧山真人还是了如指掌的。  

他知道,尸道人蹲在这一直发抖。  

他也知道,这一个时辰,清凫山弟子来来回回路过自己身边九十三趟,一共搭建了十五座符阵,还有两座竹楼。  

他什么都知道。  

他甚至知道秦千炼躺在椅上正在翻看陈镜玄和唐凤书的爱情故事…这本书在道门内属于禁书,崇龛严禁此书出现在斋门之中。如果自己没有猜错,秦千炼离开道门就忙不迭买了一本,这一路没见到这小子怎么修行,追书速度倒是挺快,就在刚刚已经看到了最新。  

秦千炼握拳轻轻咳嗽一声,有些窘迫:“我那是…私事…”  

“二位。”  

尸道人解释道:“其他几座占脚山,的确已经查看过了路线。只差咱们了。”  

得益于这些年在南疆盘根交错驻扎的经验,三大宗内部,凿刻出了专门用于南疆传讯的特殊灵宝。  

大褚王朝不愿使用…  

原因很简单。  

南疆没有元气,邪修修行主要依靠吸噬人血,把同类当做蛊虫…  

这特殊灵宝的发动,需要血气。  

眼不见为净。  

此行毕竟打着“荡魔”名义,这种邪祟灵宝,三大宗私底下用着也就罢了,大褚名门望族是绝对不会沾染的。  

“这样么?”  

钧山真人淡淡道:“如果只是查看‘纯白山’路线的话,便不必了…你可以从哪来回哪去。”  

尸道人怔了一下。  

南疆地势险峻,瘴气弥漫,即便是三大宗修士,也经常迷路。  

此番接引,探查路线。  

皆是为了接下来的进攻方便。  

“一甲子前,我来过南疆。”  

钧山真人缓缓偏转头颅,幽幽地说:“我还杀上了天傀宗,你难道忘了么?”  

尸道人额头再次渗出冷汗。  

他挤出笑容:“当然…当然记得…”  

自己差点死掉!怎么可能忘记!  

“纯白山秘境出世的那一日,便有密报送入道门。”钧山真人平静说道:“这秘境的位置我熟悉…若干年前我去过那里,那里什么都没有,一片荒芜。从天傀宗燊道人的山门出发,东南二百八十里,可有说错?”  

“的确如此。”  

尸道人苦笑一声:“只是这些年,南疆总有变化…钧山前辈,要不咱们还是走一趟吧?不然在下回去实在无法交差啊…”  

秦千炼眯起双眼。  

他有些犹疑不定地望着道袍稚童。  

此次南下荡魔,自己师父,也正是现任长生斋斋主,语重心长叮嘱自己,有几件事千万不能做,有几件事千万挂心头。  

其中一件千万挂心头的事,便是千万要听“钧山”的话。  

钧山真人,前世修到了阳神之境,而且是道门唯一一个精通“双斋”术法的奇才。  

一言一行,皆有缘由,皆有因果。  

钧山真人背负双手,只是冷漠地看着眼前尸道人。  

不久前离国出使。  

他吃了一个大亏,栽在了三州共主陈翀手上。  

只不过福兮祸所依,那次栽倒之后,他反而因祸得福,隐约参悟了一条新的道境…这条道境似乎与“命缘”有关,被关押在离国军帐的那段时日,钧山真人想过仗剑离开,但心湖隐约浮现了两副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