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没有如果(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匆病倒,于日出之前,离开了这片纷乱喧嚣的人间。
走得如此之急,或许是因为这样的乱世,没什么可挂牵的?
“恩公…”
“我好难过…”
密云伸出手掌,擦拭着脸上的泪水,在这趟出使之前,他从未真正体验过“生离死别”。
现在他才明白。
这世上的每一次相见都该值得珍惜。
不经意间,上一次离别,已经成为永别。
谢玄衣轻轻拍了拍小家伙的后背。
密云黯然神伤。
他又何尝不是?
“哗啦啦!”
晨风吹过,湿润潮湿,还夹杂着些许冷冽寒意。
山上花瓣翻飞。
褚果捧着一块木碑,缓缓来到郑逢生安葬处,他跪在湿润泥泞前,将那块木碑用力插下…
一块块木碑立在山上。
都是逝去之人。
亦是解脱之人。
“沅州这片乱世…的确没什么好呆的…走了也好…”
少年郎看着木碑上的刻字,本想故作轻松,却是止不住声音沙哑道:“只是你该再等等的,再过几日,我就可以带你去看心心念念的乾州了。”
他已经决定拼命修行——
昨夜第二次捡起那把剑,褚果砍倒了很多木人桩,如果不是那个噩耗,他还可以继续砍下去。
如果能够再多一些时间。
他一定可以带老郑去乾州。
如果…
这世上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如果。
少年郎摇摇晃晃,站起身子。
他眼中只有这块目光,没了其他光彩。
仿佛这个世界…已经和他无关了。
圆光寺的大和尚法诚上前,轻轻拍了拍少年郎肩头,他不忍去看那块木碑。
这就是如今的沅州。
生死无常。
凡俗之人,每活一日,都很不容易。
法诚为那块木碑送上了一串佛珠,紧接着圆光寺的僧人们,桃源的住民,纷纷上前,送出鲜花,倾倒藏酒,这场葬礼虽然无声,但却极其肃穆,所有人都对这位死去的仁医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人潮散去,后山寂静。
褚果依旧呆呆站在木碑之前。
陪着他一起的,便只剩下谢玄衣,邓白漪,以及密云。
“我没有怪你的意思。”
过了许久,少年郎忽然开口。
他转过身子,看着轮椅上的黑衣年轻人:“我知道老郑‘病入膏肓’,寻常医术,已经无法医治了。所以…你不用为这次失手感到内疚。”
谢玄衣沉默了一会,有些遗憾地说道:“如果再来一次,我有机会成功。”
与其说,他没能救活郑逢生。
不如说,郑逢生主动选择结束这一生。
在沉默的这十数息时间里,谢玄衣认真地考虑,要不要将郑逢生脑海中的记忆和盘托出…可这难免会涉及褚果的皇子身份。
这件事,书楼选择了深度密封,褚果也选择不去探索。
既然如此。
他最好选择缄默。
“不用说这些,你我都清楚,这世上没有如果。”
褚果摇了摇头,道:“你没救活他,我不怪你。这件事因我而起,等到戒严结束,我会随你离开沅州…去哪里都可以。”
“好。”
谢玄衣欲言又止,最终只能说出这么一个字。
说得再多,都无意义。
“现在,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褚果轻轻道:“如果可以的话,烦请你在后山,替我再立些木人桩。”
邓白漪推着轮椅,走在通往后山的熟悉小道。
正是花开的季节。
四周有风,头顶有光。
但不知为何,这些落在身上,都泛着淡淡的冷意。
“恩公…”
密云的声音响起:“你的‘生之道则’,突破了吗?”
这个问题,邓白漪也很好奇。
昨夜草屋被层层阵纹包裹,关于这场“救治”,究竟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看到。
不过…
她能感受到,谢真离开草屋之后,情绪似乎不太对。
“未曾。”
谢玄衣轻声道:“还差一丝。”
“一丝?”
邓白漪叹了一声,遗憾问道:“是破境机缘不到吗,还是昨夜郑逢生的离去…导致了破境失败?”
“恰恰相反。”
谢玄衣的声音有些自嘲。
“只有郑逢生死了,我才能破境成功。”
这番话,听起来难免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此刻邓白漪终于明白寒意从何而来。
原来是从谢真身上而来。
这每一片被风吹下的落叶,落在谢真身上,似乎都变得干枯泛黄,生机都被汲走。
若是捻起一片,便会发现。
这些落叶,表面生出了淡淡的冰屑,霜痕。
关于生之道则和陆钰真之间的事情,谢玄衣没有解释。
如果换了其他人听这番话。
便很难不把郑逢生的死,与谢真联系在一起。
这实在很像是邪修会说的话。
“恩公…”
密云声音很轻地说道:“应该是希望老郑活下来的。”
“是。”
谢玄衣低声道:“只可惜,我没能救活他。”
“以前师叔告诉我,人死如灯灭。”
密云仰起头来,轻声说道:“以前我一直不太明白这个道理,明明灯吹灭了,还能再燃。可人死了,就不能复生了。后来我慢慢明白了,真
走得如此之急,或许是因为这样的乱世,没什么可挂牵的?
“恩公…”
“我好难过…”
密云伸出手掌,擦拭着脸上的泪水,在这趟出使之前,他从未真正体验过“生离死别”。
现在他才明白。
这世上的每一次相见都该值得珍惜。
不经意间,上一次离别,已经成为永别。
谢玄衣轻轻拍了拍小家伙的后背。
密云黯然神伤。
他又何尝不是?
“哗啦啦!”
晨风吹过,湿润潮湿,还夹杂着些许冷冽寒意。
山上花瓣翻飞。
褚果捧着一块木碑,缓缓来到郑逢生安葬处,他跪在湿润泥泞前,将那块木碑用力插下…
一块块木碑立在山上。
都是逝去之人。
亦是解脱之人。
“沅州这片乱世…的确没什么好呆的…走了也好…”
少年郎看着木碑上的刻字,本想故作轻松,却是止不住声音沙哑道:“只是你该再等等的,再过几日,我就可以带你去看心心念念的乾州了。”
他已经决定拼命修行——
昨夜第二次捡起那把剑,褚果砍倒了很多木人桩,如果不是那个噩耗,他还可以继续砍下去。
如果能够再多一些时间。
他一定可以带老郑去乾州。
如果…
这世上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如果。
少年郎摇摇晃晃,站起身子。
他眼中只有这块目光,没了其他光彩。
仿佛这个世界…已经和他无关了。
圆光寺的大和尚法诚上前,轻轻拍了拍少年郎肩头,他不忍去看那块木碑。
这就是如今的沅州。
生死无常。
凡俗之人,每活一日,都很不容易。
法诚为那块木碑送上了一串佛珠,紧接着圆光寺的僧人们,桃源的住民,纷纷上前,送出鲜花,倾倒藏酒,这场葬礼虽然无声,但却极其肃穆,所有人都对这位死去的仁医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人潮散去,后山寂静。
褚果依旧呆呆站在木碑之前。
陪着他一起的,便只剩下谢玄衣,邓白漪,以及密云。
“我没有怪你的意思。”
过了许久,少年郎忽然开口。
他转过身子,看着轮椅上的黑衣年轻人:“我知道老郑‘病入膏肓’,寻常医术,已经无法医治了。所以…你不用为这次失手感到内疚。”
谢玄衣沉默了一会,有些遗憾地说道:“如果再来一次,我有机会成功。”
与其说,他没能救活郑逢生。
不如说,郑逢生主动选择结束这一生。
在沉默的这十数息时间里,谢玄衣认真地考虑,要不要将郑逢生脑海中的记忆和盘托出…可这难免会涉及褚果的皇子身份。
这件事,书楼选择了深度密封,褚果也选择不去探索。
既然如此。
他最好选择缄默。
“不用说这些,你我都清楚,这世上没有如果。”
褚果摇了摇头,道:“你没救活他,我不怪你。这件事因我而起,等到戒严结束,我会随你离开沅州…去哪里都可以。”
“好。”
谢玄衣欲言又止,最终只能说出这么一个字。
说得再多,都无意义。
“现在,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褚果轻轻道:“如果可以的话,烦请你在后山,替我再立些木人桩。”
邓白漪推着轮椅,走在通往后山的熟悉小道。
正是花开的季节。
四周有风,头顶有光。
但不知为何,这些落在身上,都泛着淡淡的冷意。
“恩公…”
密云的声音响起:“你的‘生之道则’,突破了吗?”
这个问题,邓白漪也很好奇。
昨夜草屋被层层阵纹包裹,关于这场“救治”,究竟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看到。
不过…
她能感受到,谢真离开草屋之后,情绪似乎不太对。
“未曾。”
谢玄衣轻声道:“还差一丝。”
“一丝?”
邓白漪叹了一声,遗憾问道:“是破境机缘不到吗,还是昨夜郑逢生的离去…导致了破境失败?”
“恰恰相反。”
谢玄衣的声音有些自嘲。
“只有郑逢生死了,我才能破境成功。”
这番话,听起来难免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此刻邓白漪终于明白寒意从何而来。
原来是从谢真身上而来。
这每一片被风吹下的落叶,落在谢真身上,似乎都变得干枯泛黄,生机都被汲走。
若是捻起一片,便会发现。
这些落叶,表面生出了淡淡的冰屑,霜痕。
关于生之道则和陆钰真之间的事情,谢玄衣没有解释。
如果换了其他人听这番话。
便很难不把郑逢生的死,与谢真联系在一起。
这实在很像是邪修会说的话。
“恩公…”
密云声音很轻地说道:“应该是希望老郑活下来的。”
“是。”
谢玄衣低声道:“只可惜,我没能救活他。”
“以前师叔告诉我,人死如灯灭。”
密云仰起头来,轻声说道:“以前我一直不太明白这个道理,明明灯吹灭了,还能再燃。可人死了,就不能复生了。后来我慢慢明白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