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家兄朱由校 > 第664章 番外篇(十二) 三王归齐

第664章 番外篇(十二) 三王归齐(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第664章番外篇(十二)三王归齐

天启三十九年正月二十,被关入狱二十年的前燕山派党首成德被释放的消息让海内外震动。

随后,内廷和内阁指派成德官复原职,继续执掌都察院,并进行京察的消息也让许多官员嗅到了不对劲的味道。

只是在科技进步而皇权依旧能集权的这个时代,即便百官们知道了什么,却也无法做出什么反抗。

明眼人都知道,大明朝已经是风雨欲来了……

“呜呜——”

“到了到了!终于到了!”

二月初一,当朱慈烜激动的声音在大明海的东海岸响起,三艘蒸汽机船驶入了繁华的西京湾内。

在西京湾这片海域,过往的帆船、轮船无数。

它们像恒星那样,灿烂地坐落在海面上,映入深邃的天空中,照亮整个世界。

许多船只都具有私人的风格,它们染上了深浅不一的色彩,不管是木帆船还是蒸汽轮船。

海面上,木帆船低着船帆,被海风吹得下垂,犹如一把庞大的手掌把船吹往远方。

船尾有晶莹的水滴,像一抹彩虹般,散发出一种浩渺的神奇魅力。

蒸汽轮船冒着浓烟,船体贴着海水,以极快的速度冲击着整片海洋。

海浪冲撞着船体,像一阵又一阵的鼓点,但所有的船只无所畏惧,依然坚持前行,昂首直走。

在这些船上,甲板上的船员像黑色的蝴蝶一样走来走去。

他们迎着海风,身体上装着各种各样的物资,装着生活的希望,装着未来的希冀。

望着阳光下的这无数船只,哪怕是一个傻子也能看出西京湾的繁华。

“这地方,不比大明的五大湾区差!”

朱慈烜激动的看着四周,和每一艘路过的船只打着招呼,那些船只甲板上的船员也用力挥手。

尽管看不见他们的表情,但朱慈烜能感受到对方的心情。

“西京湾区,此地作为我齐国面向国朝最近的湾区,包括了多个大小城市,而最主要的城市便是西京平原上的京兆府。”

“三位殿下第一次来京兆府,便由老臣对三位介绍吧……”

夏允彝从朱慈烺三人背后走上前,眺望船只前进的方向对三人介绍了起来。

京兆府作为齐国西京,同时也是最先发展的几个府之一,其当地因为地势平坦而成为齐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方。

截止天启三十八年腊月三十日,京兆府人口总数达到了一百二十万以上,仅西京城便拥有常住人口六十五万。

以齐国掌握的情报来说,西京城是世界十大城池之一,排名仅次于大明的北京、南京、苏州、杭州,位居世界第五。

不过,如果以工价来说,西京城的工价却并不如大明的两京和苏杭,甚至连后面的成都、广州、扬州都不如。

“我齐国于天启三十五年时曾经制定过工价。”

夏允彝看着蒸汽机船乘风破浪的驶入齐水,向着西京城开拔而去,自己也意气风发的继续道:

“齐国和大明不同,三位殿下虽有了解,却只知皮毛。”

“在齐国,所有的土地是属于国家的,而非齐王和百姓、勋贵的。”

“同时,所有的房屋、店铺、城池也是属于国家的,而非属于齐王的。”

夏允彝一开口,朱慈烺三人顿时语塞了。

他们没有想到,夏允彝居然能说出来齐国所有东西都不属于齐王的话,而这样的话更是让朱慈烺皱眉道:

“如果什么东西都不属于百姓,那百姓这样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呵呵……”听到朱慈烺的话,夏允彝抚了抚须笑道:

“具体的答案在《齐律》之中,但老臣可以粗浅的解释一下。”

“《齐律》第九条第三款:在齐国境内的所有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即全民所有,禁止任何势力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集体资源。”

“所有集体资源的开发,都应该由集体来监督,所有私自的开发,都是在破坏集体的利益。”

夏允彝说出了《齐律》之中的相关规定,并通俗的解释道:

“在齐国,不管是矿山还是土地,所有的开发都需要相关衙门批示同意才能进行开发。”

“当然,这种开发是以集体为主的,如生产队、村庄、集镇、县城、州府等集体方式。”

“如去年齐国二十五府知府上疏,今年预计需要开垦两千四百万亩耕地,那这些耕地就会以更高规格的方式在长史府进行处理,然后发往齐王府,由齐王府批红。”

“这个过程中,需要在一开始就计算好,二十五府这两千四百万亩耕地开垦后要落实到哪家哪户上。”

“通俗来讲,也就是分地……”

夏允彝说出了土地资源开发和分配的办法,听上去虽然有些复杂,但办起来是很简单的。

各生产队有多少台拖拉机,就有对应开垦的指标,有了指标就必须先分配,然后再开垦。

也就是说,哪亩地是哪家的,一开始就已经说好了。

齐国的生产队只是负责组织开垦和耕种,以及分配拖拉机的事情罢了。

生产队员是不可能去帮别人开垦别人日后耕种的土地,因此也就从根本杜绝了部分人想要偷懒的想法。

“齐国也是和国朝一样,是土地归属权归朝廷,使用权永久归农民吗?”

朱慈烺询问着夏允彝,并得到了夏允彝点头的回应。

“那矿藏和工厂呢?”朱慈烺追问,夏允彝听后也笑道:

“矿藏绝对属于国家,而工厂则是被细分为了民营和国营。”

“不过不管是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