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家兄朱由校 > 第646章 江水为竭

第646章 江水为竭(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王承恩的估计不无道理,毕竟皇店每年都能贡献大明四分之一的税收,其规模不下于万历年间的户部衙门。

加上皇店背后的工厂牵扯了太多人,因此交接的速度很难快起来。

如果实在不行,朱由检也只有自己先走,然后让曹化淳结束了一切后再前往齐国了。

“李定国最近如何了。”

朱由检对王承恩的话不置可否,反倒是说起了李定国的事情。

听到说起李定国,王承恩脸上也露出一抹笑意:

“那小子自我开导还行,眼下每日就是正常在上直当差。”

“最近上直的许多将领都调任了齐国,一时间比他资历高的也没几个,他那位置倒也妥当。”

王承恩为李定国高兴,朱由检听后也是一样,为此他还开口道:

“既然安稳,那你就上奏哥哥,代我请辞上直都督之位,让李定国暂代上直都督。”

“至于五军大都督,我思来想去,还是由我遥领吧。”

在满桂、孙应元相继调任后,朱由检没有想出谁能代替自己做大都督的人选。

孙传庭和洪承畴已经是阁臣,李自成又要前往齐国,李定国年纪又太小,不能服众,秦民屏和戚家三兄弟年事已高,怎么看都不能选他们。

因此,朱由检只能遥领大都督一职,直到李定国资历足够或者大明内部涌现新的帅才,他才能退位让贤。

这种事情,说起来也是一种无奈。

古往今来,一个时期能有三个帅才就足以庆幸,像唐初、盛唐、明初那种帅才踊跃的情况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大明眼下经过朱由检二十多年的培养,也就走出了孙传庭等六七个人,现在还偏偏有三个人要远走齐国。

如果不是熊廷弼年纪大了,朱由检都想把他拉出来老当益壮了。

“那小子才二十三,是不是太小了些?而且功绩也不够……”

王承恩听到朱由检的话,担心着开口。

听他这么说,朱由检也略微无奈。

“我本意是想让戚元功调任上直都督,戚元辅担任南军都督的。”

“只是南边传来了戚元辅身体不好的消息,看样子他得提前致仕,戚元功得顶替他了,因此不能调动。”

“加上印度厮当需要戚元弼坐镇,上直都督便很难选出人选了。”

朱由检也很为难,新生代没起来,老一代都在凋零。

加上上直都督的政治意义比军事意义重要,因此放谁他都不安心,只有李定国他才比较放心。

以眼下李定国的能力,统帅上直十六卫五十营二十四万兵马有些难度,但或许这样才能让李定国更加把心思放在带兵上,免得他总是想着回去齐国。

况且,让李定国坐上这个位置,也是朱由检支持自家大侄子的手段之一。

如果自家哥哥日后年老昏庸,想要行废立太子之举,那也得看在李定国的面子上掂量掂量。

尽管在朱由检看来,这样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但他还是做足了准备。

“那奴婢待会就转告万岁……”

王承恩听出了朱由检的无奈,因此也只能应下,心里不免为李定国担心了几分。

“听说郑芝龙的长子郑森参军加入了海军,他表现得如何?”

朱由检突然提起了郑芝龙的儿子郑森,这让王承恩愣了愣。

说真的,以王承恩的位置,他根本就不会在意一个总兵的儿子,毕竟大明有三十多个总兵。

不过,既然自家殿下开口询问,王承恩还是作揖退出书房,出去打听了一下消息。

不多时,他返回了书房,将消息说出:

“据闻他水战精湛,眼下是丙等舰队的守备官,抓捕了许多企图偷渡来小西洋走私的欧洲商人。”

王承恩的话让朱由检点头认可,自从大明在利未亚站稳脚跟后,大明对各国商人的限制也就进一步加大了。

几乎所有国家的商人,都被统一放到了锡兰府进行商贸交易,不能越过锡兰府到东小西洋。

这其中原因,主要还是大明在麓川、旧港开始使用蒸汽机,朱由检不想让这东西过早暴露在西方人严重,因此不得已的“闭关锁国”。

不过,这样的“闭关锁国”,与其说是封闭自己,倒不如说是封闭世界。

毕竟不被允许进入大明本土的国家,仅占世界面积的30%,剩下的70%国家都能进入该海域。

朱由检这么做,加上欧洲那持续不断的战争态势,恐怕欧洲的科学会因为战争而延迟数十年才能出现。

倒是大明,似乎已经因为全民教育而涌现出不少天才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将自己的目光放到了军备院的奏疏上。

【六月二十八日,翰林学士黄长溪仿蒸汽机的结构,在内燃机中采用了弹力活塞环的新型设计,使得内燃机热效率提升为4%左右。】

【根据黄长溪的设计,内燃机总学士王徵对内燃机热力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提出提高内燃机效率的要求。】

这是来自孙元化的奏疏,由于毕懋康年事已高,他在年初申请致仕,同时申请迁移齐国。

因此,军备院侍郎的职位,便被孙元化所顶替了上去。

不过,这种职位的变动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重要,科技的进步才是他们在意的东西。

王徵提出的东西,朱由检看了,如果他没有记错,那王徵的这篇论文,实际上就是最早的内燃机四冲程工作循环。

在内燃机上,大明没走歪路,不过在内燃机的燃料上,“内燃机科室”中的许多学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要用煤气,有人认为要用石油,还有的人则是认为可以使用乙醇。

其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