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家兄朱由校 > 第623章 理念不合

第623章 理念不合(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高变大。

开平府治沙已经持续了十五年的时间,虽然北直隶、山西、陕西遭受多年大旱,但这里却一直幸运,稳定的少雨,但稳定的有雨。

至眼下,十五年时间,此地被人工造林三十二万四千三百二十七亩,虽然还不能为北直隶抵御所有风沙,但相信以后一定可以。

想到这里,朱由检将这段时间积攒在脑中的负面情绪都甩在了一边,埋头种起了一颗颗小树苗。

在他带着朱慈燃种树的同时,京城则是由孙承宗代为理政。

不过,孙承宗势单力孤,他的许多想法都难以实施,因此只是照常开了一次常朝,确定百官都没有什么事情上奏后便宣布了散朝。

常朝散去,有的人回了衙门办事,有的人留在外廷班值,还有的沐休返回家中休息。

似乎旧燕山派的倒下,对于众人来说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

新的燕山官员被颜胤绍和金铉笼络,并没有出太大的问题。

许多被成德按在村镇多年的燕山村官得到了提拔,不过他们被提拔的地方是海外。

金铉的笔头一勾,六万燕山村镇官员被提拔到了海外,他们全数官升一级,金铉用官职打动了他们。

不过,这只是昔日燕山旧人中的一部分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前往海外和诸藩国任职。

对于不愿意调任的官员,金铉则是口头上让下面的官员安抚他们,让他们等待十月恩科结束。

届时,十几万学子会涌入大明基层,许多燕山官员也就自然而然可以升官了。

朱由检将难题留给了金铉、颜胤绍,自己带着朱慈燃去开平府种树。

不过对此,二人倒是没有什么异议,而是勤勤恳恳的在任上做事。

只是,事情做多了,心难免有些疲惫,何况面对的还是大明庙堂的这些虫豸。

拿着一本文册,提着一个三层食盒,金铉当着两名锦衣卫的面走进了诏狱。

进入诏狱,一股木头的腐朽味,铁锈味便冲进了金铉的脑中。

他并不是第一次来诏狱,曾几何时,他也因为直谏而被朱由校关在诏狱之中。

现在想想,也算是故地重游。

带着这种想法,他在一名锦衣卫的带领下走到了一处由密封铁门关着的牢房。

锦衣卫打开牢房,金铉也坦然走入其中。

牢房之中只有一处能见光的地方,那便是一块砖头大小的窗口。

阳光洒进来,早向门口,洒在了挡在门口的金铉身上。

他用手遮了遮刺眼的阳光,也看到了坐在稻草堆里打坐的成德。

他头发散乱,衣服虽然还算干净,但金铉也能闻到他那许久没有洗澡的气味。

“元升,我来看你了。”

金铉的话响起,背后的牢门也缓缓关上,而打坐的成德也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看到了站在阳光里的金铉,金铉着一身灰色的道袍,头上戴着四方巾和网巾,一身穿着不显富贵,但胜在干净。

反观自己,身着灰扑扑的囚服,头发散乱,坐在阴暗处,好似一小人。

成德没有开口,金铉却自顾自找了一处干净的草堆坐下。

那四五平的狭隘牢房坐下两人倒也不显得拥挤。

金铉将手中的文册递给了成德,随后将自己带来的食盒打开。

一壶“太嬉白”,两盘肉菜,一盘素菜,最后是两碗白花花的米饭。

“酒是殿下赐的,菜是我娘亲做的。”

“你的苦衷,我已经全数告知她了,我娘亲让你走出诏狱后,去家里吃一顿便饭。”

金铉一边给成德倒酒,一边告诉他自己的一些琐事。

成德听完后也精神了一些,他看了看手里的文册,没有打开,而是递回给了金铉。

“既然已经是白身,这文册便不是我能看的了。”

说着,他将文册放在金铉怀里,自己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深深舒缓了一口气。

有齐王的吩咐,他在这诏狱之中虽然住的不行,睡的不行,但起码不会挨饿。

至于齐王吩咐的酒肉饭食也一样不少,不过成德并不动筷,只是常常以一碗米饭下肚,勉强吊着这条性命。

金铉会来,一是他想来,二是陆文昭看成德这样不是办法,怕他饿死诏狱之中,所以特别交代金铉前来。

“在外用燕山威胁殿下,在内用绝食威胁殿下,你这样让殿下很难做……”

金铉给成德的酒杯倒满酒水,同时给他递上了筷子。

面对酒杯,成德接过一饮而尽,面对筷子,成德却没有接过,而是在喝完后看向金铉,轻描淡写的说道:

“只有殿下才能救大明……”

“救大明?”金铉苦笑摇了摇头:“现在的大明,已经不需要殿下了。”

“它过于老迈,已经经不起折腾。”

“它需要的是循序渐进,需要的是一位守成之余还能开拓疆域的帝王。”

“比起大明,齐国更需要殿下,而齐国进步越快,大明进步的也就越快。”

“就藩齐国,这是取祸之道。”成德打断了金铉的话,他并不觉得朱由检去齐国会让大明进步。

大明老迈他承认,也正因为大明老迈,才需要朱由检坐镇中枢,让这个思想老迈的王朝,一步步适应自己那强壮的身体。

就藩齐国,那不是给大明一个答案效仿,而是培养一个大明未来的对手。

齐国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只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几乎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这样的存在,即便朱由检不过去,齐国的发展也绝对不会慢下来,更别谈朱由检就藩过去了。

朱由检不就藩,加上朱慈燃,大明最少还能稳住百年国祚。

可如果朱由检执意就藩,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