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家兄朱由校 > 第619章 大西洋的风

第619章 大西洋的风(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渴的办法,才能继续维持统治。

现在新大陆的金银无法运抵西班牙,西班牙的海上防线全线崩溃,能救西班牙的,似乎也只有大明了。

奥利瓦雷斯很清楚,如果他们不取得这场胜利,那不止是美洲大陆,或许连葡萄牙、尼德兰他们都将彻底失去。

大明外交官带来的消息很不错,价值八千四百万银索比的六千万两大明通宝,这是新大陆需要十年才能提供给帝国的收入。

更别提这笔收入将以货物贸易的形式进入西班牙境内,它们将西班牙境内的物价短暂抑制回战前状态。

“军火、船只、粮食……这些才是帝国能赢得胜利的关键。”

奥利瓦雷斯向费利佩四世劝说着,并着重说道:

“现在我们的舰队已经沉入大海,大明愿意将这八千四百万银索比换为物资与我们完成新大陆的交易。”

“您曾经了解过大明的无敌舰队,而大明前来的使臣也说了,大明可以出售吨位两千吨以下的军舰给帝国。”

“我算过,如果我们拿出一千万银索比,那将再度打造一直比无敌舰队还要强大的皇家舰队。”

“剩下的银索比,我们还可以购买足以装备十万人的燧发枪军队,并可以从大明的手上,每年获得重量不少于四亿磅小麦,它们可以解决全国两成人口的粮食问题。”

“这样的粮食,我们能持续获得二十二年,它能让帝国在未来的二十二年都获得安稳。”

粮食不管再任何年代,都是战争时期的制胜法宝,哪怕是在眼下的十七世纪也一样。

现在西班牙帝国本部之所以爆发了那么多起义,无非就是通货膨胀和缺粮导致的。

如果西班牙帝国能每年拿出四亿磅小麦,那也足够让国内的粮食价格下降到三十年战争爆发前的状态。

只要粮食的问题得到解决,西班牙就可以全力对外,况且……

“这些粮食的价格只有我们国内粮价的一半不到,我们完全可以用这批粮食来进行粮食贸易,让帝国走出财政破产的危机。”

“黄金固然美丽,但和粮食与帝国的未来相比,这并不算什么。”

奥利瓦雷斯劝解着费利佩四世,费利佩四世也被他一点点的说动。

不过,他还是有着自己的倔强,他对奥利瓦雷斯严肃道:“我需要你将新大陆的成交价格推往更高。”

“当然,我的陛下……”

当费利佩四世松口,奥利瓦雷斯就知道,这件事情大概能成。

“我在这里等待你的好消息。”费利佩四世似乎老了不少,脸色一下子煞白。

见状的奥利瓦雷斯虽然愧疚,但他也知道放弃新大陆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

想到这里,他起身走出了马德里王宫,前往了马德里东部的巴德西亚港。

在那里,大明派来的使者正等待他们的回应。

花了三天时间,奥利瓦雷斯抵达了巴德西亚港,并在港口上第一时间就找到了那艘三千吨位的大明军舰。

他邀请这次的使臣来到自己的临时住所,而这次被阎应元委以重任的人,是他的同乡兼好友李权。

李权和奥利瓦雷斯一经见面便热情的打起了招呼,双方随后坐下,对新大陆的事情开始了详谈。

“我们可以出售新大陆,但现在新大陆的几块殖民地上有耕地,还有房屋,人口,牲畜,以及那一座座已经开发出来的金矿。”

“李,我可以这样告诉你,我们在新大陆每年能开采的黄金白银数量,折算为贵国的货币,是九百万两大明通宝。”

谈判桌上,总是一方漫天喊价,一方漫天还价。

对于新大陆,奥利瓦雷斯想要卖出一个好价格,他就需要先把自己的东西给夸好。

只可惜,西班牙人不擅长吹牛,面对李权,他们只敢说自己在新大陆产出的金银价格是九百万两大明通宝。

这样的话,让李权忍不住在心底偷笑。

来之前,他就已经从锦衣卫手中得到了情报,西班牙在新大陆每年开采出的金银价格是六百万两左右的大明通宝价格。

对此,齐王的底线则是一亿两大明通宝的商品货物作为购买价格。

本来李权已经做好了打恶战的准备,结果现在西班牙人只敢喊到年产九百万两大明通宝的价格,那事情就好弄不少了。

“我们知道它价值九百万两,所以我们才开出了八千四百万银索比的价格。”

李权表情严峻,心里却乐开了花。

“不!我想您或许误会了一些事情。”奥利瓦雷斯不曾想过大明的富有,因此他只敢喊出一个让西班牙能走出财政困境的价格。

“眼下的战争,我们虽然很困难,但已经在胜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八千四百万银索比,这不过是新大陆七年不到的产出而已。”

“如果您是诚心的,那我希望您能给出二十年的产出,两亿五千二百万银索比。”

西班牙帝国巅峰时期有九百万杜卡特金币的年收入,折合银索比是一千零二十万。

眼下,随着三十年战争的焦灼,虽然通过东西方贸易急促续命,但西班牙的负债却早已债台高筑。

截止今天,西班牙的负债已经超过一亿两千万杜卡特金币,折合为白银一亿五千万两,一亿零八百万银索比。

奥利瓦雷斯狮子大开口,想要从大明和齐国手里拿走两亿五千多万银索比,这显然只是说说罢了。

对此,李权心知肚明,他摇头说道:

“没有人能保证每个金银矿还能出产二十年的金银,所以我们只愿意出八千四百万银索比。”

“按照您刚才的话,即便算上耕地和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