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家兄朱由校 > 第603章 抢人大战

第603章 抢人大战(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而朱由校闻言却依旧平淡询问:“其它地方呢?”

“其它……”王体乾顿了顿,犹豫要不要开口,最后还是低下头回答道:“约六十万左右。”

似乎是在说完后怕皇帝不高兴,王体乾连忙说道:

“其实百姓也不是真心实意的要去齐国,而是因为各地遭了旱情,为了讨生活而往外走罢了。”

他这话虽然听上去像在解释,但对于朱由校来说,却何尝不是对他的一种讽刺。

所谓天启盛世,就是百姓每年外逃百万之巨。

这样的情况,何以敢称盛世……

“近来齐王府的官员迁移如何?”

朱由校转身走回到了塔内,而塔内的三十层里摆放了许多名贵家具,显然都是出自朱由校之手。

“齐王殿下在一一说服官员们迁移,一些官员听到消息,已经主动向户部要求转籍前往齐国。”

王体乾先是回应,而后又是解释:

“去岁六月,《大明律》被齐王殿下再次更改,并设立《藩王篇》。”

“通篇主要讲述大明官员可以根据其意愿,向各藩国提出就任想法。”

“如果藩国同意,那官员可以前往藩国治理,但需要得到内阁和六部、司礼监的认可。”

“另外,前几日又新增了藩王可以在其藩国施爵,但只限伯爵。”

“其它的便是藩国官学的毕业学子需要统一考试,考试过后的学子如果想要参加恩科做官,那需要来到大明的两京参加恩科。”

“恩科中举后的官员,可以选择回藩国就任,也可以选择在大明就任。”

“此外,还有……”

王体乾说了一大堆关于朱由检从去年开始的律法制定和改革,这其中有的对藩国有利,有的对大明有利。

总之,整篇律法主要还是围绕着大明为宗,各国为藩的体系来设立的。

这样的体系,也就说明了朱由检本人还是比较偏向维持大明宗藩体系,并不想要分疆裂土。

这对大明和对朱由校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但朱由校却高兴不起来。

朱由检越完善大明宗藩体系,就代表他越想着要离开。

在他要离开就藩的这件事情上,朱由校总是摇摆不定。

他不想朱由检走,却又知道朱由检不走不行。

他不走,自己的位置坐不稳。

他走,自己又有些茫然,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习惯了弟弟做主的朱由校,在面对日后需要自己做主的未来时,总是生出一些想要逃避的念头。

可如果朱由检表现得不想走,朱由校又总是惴惴不安,生怕什么时候自家弟弟就被下面人黄袍加身,自己人首分离。

他坐在了塔内的一张梨花木椅上,看着远处那湛蓝的天空和江景,心里不知道怎么做想。

“太子妃如何了?”

朱由校想不出一个所以,因此只能将关于朱由检的事情摒弃出脑海,提起了自己那个儿媳妇。

“安好,距离临盆还有五个月……”

王体乾规规矩矩的回应,朱由校闻言也不再多说什么,而是起身准备下塔,同时对王体乾道:

“齐国迁移的事情,由太子做主,该批则批。”

“奴婢领命……”王体乾心里一紧,知道皇帝还是不忍心,于是连忙点头回应。

应完之后,他也带人服侍朱由校下了高塔,向着南京皇宫踏上归途。

在他们踏上归途的时候,因为江南三省旱情获利的南昆仑监察使司也迎来了一个小繁荣期。

“让让!让让!小心车!”

“移民到这里来,别站在路上!”

“出示你们的移民铁牌,看好行李和孩子。”

昆仑县港口上,当三艘移民船只抵达此地,当地负责接待的官员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安置移民。

海上,停泊无数游船的港口游人如织,一艘又一艘游船驶离港口,载着商品在返程途中欣赏美景。

港口上,熙来攘往的车辆,人山人海的人群,一船船从欧洲运来的牲畜……

这些景象无不在刺激着新来的移民,让他们对昆仑县的繁华有些不敢置信。

其实昆仑县并不繁华,只是由于迁移来这里的百姓都过于贫穷,因此他们才会觉得此地繁华。

作为大明直辖领土里最西边的一座主要城池,昆仑县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虽然还比不上西安、洛阳、汉阳、长沙这样的城池,但已经能和普通的府治相比了。

不过,这样的繁荣背后却没有太多汉人人口,这也是吴阿衡和阎应元、颜胤绍三人担心的问题。

“这是今年底第九批移民了,算起来南昆仑应该有四十多万移民了,没错吧?”

码头一个被兵马司士卒围起来的茶棚里,当吴阿衡开口说话,坐在他对面的阎应元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回监察使,确实如此,眼下南昆仑两府之地有民四十三万二千六百余人。”

“其中汉家移民已经有十九万人了,年末应该能突破二十五万。”

阎应元的话,说出了南昆仑监察使司的无奈。

移民有四十三万,但汉家移民只有十九万,剩余的都是瀛洲的男丁移民和印度厮当的女移民。

对于面积超过三百万平方公里,拥有三百多万劳改工的南昆仑监察使司来说,其辖地上居然只有十九万汉人,这无疑让其成为了大明最惨的“省”级行政单位。

哪怕是只有一府之地的小西洋监察使司,其汉家移民都达到了一百万,南昆仑监察使司只不过是它的五分之一罢了。

“移民太少了,我听闻各省接受移民都是以十万计数。”

吴阿衡有些感叹,阎应元也很是无奈:“我们已经开出每人百亩熟地和五头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