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家兄朱由校 > 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欢

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欢(2/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他娘亲也火急火燎的赶了回来,着急忙慌的说着齐王和齐国的事情。

朱辅炬只能耐心又安抚了自家娘亲,但没消停一会儿,很快他就听到了亲戚敲门的声音。

他打开大门一开,门口已经聚集了白水镇附近的一些秦藩子弟,他们都是来向朱辅炬打听齐国和齐王之事的。

那乌压压的人群把门口堵的水泄不通,恐怕有近百人前来询问。

朱辅炬明白他们是穷怕了,毕竟过习惯了眼下的日子,谁都不想再重新过回当年的日子。

他们知道的最大官员就是同镇同藩的朱辅炬,因此只能来问他了。

对此,朱辅炬也无奈,只能喊了二十几个主事的人进屋,然后花一个时辰安抚了他们。

但即便如此,他们临走前也还是一步三回头,想看看朱辅炬到底是安抚他们,还是哄骗他们。

朱辅炬对此无奈,但也从自家亲戚、同族的身上感觉到了他们的惶恐。

这样的惶恐,不仅仅出现在了朱家的宗室身上,也出现在了大明偏远地方的百姓身上。

例如……

“杨院正,您说殿下真的会走吗?”

“是啊,殿下就藩之后,我们的田地会不会被官府收走啊?”

“赋税会变吗?”

“对,田赋不会上涨吧?”

“杨院正……”

云南大理府太和县的一所官学门口,在下午放学的时候,官学门口围了许多前来接孩子的百姓。

由于杨涟平易近人,又在京城做过大官,因此许多百姓都拉着孩子们的手找到了杨涟。

面对他们的话,杨涟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六十有六的他自认为巧舌如簧,但面对这个问题,便是他也不由有些语塞。

四周百姓瞧了他这模样,心里的担心更甚了。

“诸位不用担心,当今万岁……”杨涟脑海闪过了朱由校的模样,不免担心,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当今万岁与齐王感情甚笃,加之齐国仅是募民,说不定就藩的不是齐王,而是齐世子和诸郡王。”

杨涟这话连他自己都不信,但是对于朝政不是很了解的百姓们听后却安顿了心情。

他们松了一口气,对杨涟致谢后离去,离开的步伐比起来时都稳健了不少。

只是瞧着他们的背影,杨涟却有一股说不出的难受。

百姓想要的答案,也是他想要的。

想到这里,他回到了官学内部的院正小院,来到书桌前,几次想提笔写信询问朱由检,却又无奈放下。

他觉得朱由检说的很对,他不适合做官,那官场上的事情,他也就不要过多掺和了。

“他应该会在离开之前见我一面吧……”

杨涟走到窗前,看着远处那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脑中也不免浮现起了那些年和朱由检经历过的点点滴滴。

“唉……”

这些点滴,最后化为了一声叹息,消散在了天地间。

杨涟转身继续做起了关于院正的工作,而相比较他和大理的百姓,一些相关利益的人在听闻齐国募民的消息,却是纷纷弹冠相庆了起来。

比起宗室、百姓、清廉忠贞的官员们,与士绅有瓜葛的官员,或者本身就是士绅的官员,他们都在庆祝齐国募民的事情。

更有甚者,甚至一连在家中宴请好友十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高兴。

他们被朱由检的高压政策压了十几年,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在府外,在衙门里,他们还需要装作有些担心,但回到家里,他们便纷纷放飞自我了起来。

在朱由检高薪养廉加高压反腐,以及高强度工作政策下,官员们一不敢贪腐,二不敢懈怠,三不敢表露怨念。

这三种情绪掺杂在一起,可以说大部分官员对朱由检都是敢怒不敢言的。

哪怕是燕山派也不乏被腐化的官员,更何况他们这些本就生长在腐化环境下的守旧官员?

为了让齐国早早就藩,许多官员白天假装担心,夜里彻夜狂欢。

在齐国募民这件事情上,他们比谁都积极。

尽管大明的财政是九成送入中枢,一成截留地方,因此经济上的自主权并不大,但为了促成齐王就藩这件事,许多官员还是下了很大力气。

江南一带的官员,甚至在迁移司原本每户百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发迁移银十两的地方政策。

发田又发银子,这样的政策下,齐国募民的事情进展的速度相当之快。

不过一个月,江南三省就有近一万四千户百姓准备迁移齐国。

要知道,即便是天启十四年,江南三省共同受灾时,朝廷对江南移民的数量也不过六十余万。

然而在眼下仅有南直隶江北三府三州受灾的局面下,江南三省仅一个月就组织了近一万四千户,七万余人迁移。

若是他们在平日里都这么肯支持朝廷移民的政策,那江南每年能迁移的人口恐怕不下百万。

在他们这样的“热情”下,仅一个半月的时间,准备迁移齐国的百姓人数就达到了两万户,十万余人。

不得已,朱由检紧急叫停迁移之事,这让许多官员不免失望了起来。

不过,这种失望他们只能藏在心底,想说出来是万万不能的……

“一个半月,十万人……呵呵,他们还真是‘不舍’啊……”

拿着手中的迁移司文册,南京乾清宫内的朱由校的手指不断发力,文册都几乎变形。

“万岁……”魏忠贤想说点什么,但朱由校忽的抬手:

“你先去准备膳食吧,另外传王安来养心殿。”

“奴婢领命……”听到皇帝要传王安,魏忠贤就知道皇帝要和王安讨论齐王的事情,因此不敢耽搁,在回礼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