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家父李隆基 > 第三百八十二章 玩命

第三百八十二章 玩命(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因为打击恶钱,今后就是他这个巡院使的事情了,倒是风光了,危险也大的没边了。  

裴耀卿道:  

“恶钱的祸源,还是在江淮,此地应着重考虑,臣兼任水陆转运,也将压力骤增,以三年为期,如果铸币司所出良钱较之以往不能翻番,陛下此番改革将迫于重重压力半途而废。”  

他管着江南至长安一线的水陆转运,转运是大宗贸易,贸易必须用钱,你铸的钱跟不上来,贸易就断了,贸易断了,长安洛阳就要出问题,到了那时候,这项政策不停止,都得停止。  

李琩点了点头,看向萧炅:  

“你表个态吧,好让裴公安心。”  

我特么表鸡毛的态啊?这也太困难了吧?三十二万变六十四万,我就是屁股下,也下不出来啊,萧炅一脸难色,求助的看向李林甫。  

而李林甫深知,能不能翻倍,其实都在监管上面,这次改革,允许民间采矿铸币,产量是必然要大增的,但是问题在于,他们产出来的钱,合不合格?  

当下的官方铸造工艺,几乎是垄断的,民间的水平跟不上,那么必然要牵扯到官方协助民间办矿铸币,那么这么一来同样会出现一个问题。  

我既然能造出良钱,为什么要上交给你呢?我自己花不行吗?  

所以陛下才会提出官督,官方监督不足,问题同样不小,但是萧隐之,明显不是那块料,不够狠啊。  

于是李林甫看向萧隐之,道:“做这件事,要一往无前,前期推行必然千难万阻,萧炅敢不敢答应,都取决于你啊。”  

去特么的一往无前,你不就是要让我死吗?萧隐之低着头,也不敢说话。  

为什么主官是萧炅,巡院使是萧隐之呢?因为他们是兰陵萧氏,江南顶级门阀之一。  

这个姓氏相当牛逼,即使后世,萧姓者依然是一个庞大的数量,所以将他们其中一部分,改姓了肖。  

南方的大家族,王、谢、袁、萧,朱、张、顾、陆、陈、林、黄、吴十二家,在朝廷做官的实在不多,武则天付出的努力,在李隆基的这一代,基本都被推翻了,所以当下的南北,其实也有一些矛盾。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永王李璘可以在这里造反。  

要不是杨广修大运河,将黄河淮河连在了一起,北方大军可沿黄河南下直入长江,兵压江东,这地方早就闹起来了。  

“都很为难是吧?”李琩面无表情道。  

萧隐之咽了一口唾沫,赶忙揖手道:  

“臣当披肝沥胆,继之以死。”  

李琩立即抬手道:  

“朕不要你死,朕只是要你做成这件事,朕知道你难,朕也难,右相也难,各有各的难,那就只能是各自勉为其难了,便以三年之期,朕等你的捷报传来。”  

这时候,萧华道:  

“要做成这件事,需要年轻人,正好今年的进士多,不如多安排他们进盐铁监,都是想做事的人,胆子也大。”  

“瞧瞧,这不又解决了一个问题吗?”李琩朝众人笑道:  

“办法总比困难多,集思广益总会找到解决之法,卫尉寺负责巡院的军械供应,每院下设一折冲府,兵额你们自己定,不能超过五百人,免赋税戍边,只帮朝廷盯着铸币。”  

李林甫点了点头:“臣会议一个详细的流程出来。”  

“好了,这不是皆大欢喜了吗?”李琩随后召进了戏班,开始在殿内表演乐舞。  

一般这种娱乐表演开始,就等于进入了私人时间,大家就不谈公事了,而是加深私人感情。  

李适之一直凑在郭淑身边,叨叨个没完,他现在在朝中有一项优势,是李林甫没有的,那就是郭淑与他关系亲密。  

能获得皇后的支持,对任何大臣来说,都是极大的裨益,所以李林甫看在眼中,多少是有点嫉妒了七月初三,李琩率文武百官,将李隆基送入泰陵,关闭墓道,盖上封土。  

随后,他在所有皇亲贵胄,文武百官的簇拥下返回皇城,先是祭奠太庙,昭告列祖列宗,随后再次降服,将自己身上的丧服脱下,披在了长子李佶的身上,等于李佶将代表李琩,继续留守泰陵服丧。  

册封郭淑为皇后,韦妮儿为贵妃,杨绛为德妃,长子李佶为越王,次子李仁为卫王。  

典礼结束之后,韦妮儿等人与诸王继续服丧,直至期满,除直系血脉之外,女儿女婿外戚宗室都是于家中服丧。  

随后大赦天下。  

至于改元,那是明年的事情了。  

玉真公主在典礼结束之后便再次离开,返回王屋山修行,她知道,自己的权势随着哥哥驾崩,已经荡然无存,李琩是不会优待她的,因为她的地位,有了新人接手,那就是咸宜公主。  

至于崔圆的妹妹,则是暂时被封为美人,因为伺候李琩的时间太短。  

杨家那帮人也回来了,做为外戚是在家中服丧,期间禁止任何娱乐活动、婚嫁之事,至于杨玉环做为遗孀,则是穿黑衣居住于花萼楼。  

李琩最终还是忍住了,没有选择去见韦静照,只是吩咐御史台将人放了,今后不得再奏报任何关于韦静照的事情,令鸿胪寺善待。  

这天,元载夫妇被召入皇宫。  

“按制,王忠嗣本不该在陵前服丧,但既然他执意如此,朕也只能是遂了他的愿,”李琩看向元载道:  

“我听说,你最近干的事情挺有意思?”  

李琩自然是从韦妮儿那里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