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贵妃出宫(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机会,自然就要套套近乎。
“还有一件事,”杨玉瑶瞥了一眼杨銛,看向贵妃道:
“兄长不能服丧,丧礼要有二郎主持,服丧要三年,丢了官事小,坏了前途事大。”
杨玉环看向杨銛:“阿兄怎么说?”
“这个”杨銛一脸犹豫的低下头,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
他是孝顺儿子,他想给自己的亲爹服丧,但是心里也清楚,自己已经出嗣了,名义上已经成了亲爹的侄儿,不能守孝,况且三年守孝期,确实太影响他的仕途了,所以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这还用商量吗?”老大杨卉顿时蹙眉道:
“杨銛是顶了我们家门户的,你不能给二叔服丧,这是坏了规矩,杨锜一个人足够了。”
老八杨筱也附和道:
“是这么个理,这是礼法,也是为你好,三年呢,谁知道三年之中会发生什么?如今你在朝堂还没有站稳,这个时候守孝,能不能回来都不一定。”
杨锜看向大哥,点头道:
“阿爷的事情,我会打理妥当,当下时刻,阿兄要担起担子才是。”
杨銛叹息一声,点头道:“但我绝对不想出使吐蕃,这件事你们得帮我推了。”
吐蕃大败之后,留在长安的大使慕容经国已经向李隆基请罪,请求李隆基派使者前往吐蕃,修两国之好,续舅甥之情。
主要是败的太惨了,慕容经国做为吐蕃的纰论,深知此番举国之力攻唐,内部的损耗无法计算,只要是败了,第一时间就得求和。
李隆基呢,没有搭理他,因为他知道慕容经国做不了主,他要等到尺带珠丹给慕容送来指示,再做下一步安排。
而慕容经国前天上书了,吐蕃愿意继续朝贡大唐,还送上了尺带珠丹的请罪书,请求派使者往吐蕃,接受赞普的请罪。
这就是一个流程,请罪不是嘴巴上说说就行的,我得能够看到。
怎么看到呢,就是选一个使者代天子出使,接受降表,其实跟当年的舅甥之盟一个套路。
李隆基将这件事情交给了李林甫处理,李林甫认为接受朝贡符合大唐当下的利益,但是呢,决不能让吐蕃好过,于是他开了一份天价账单,打算拖死吐蕃。
慕容经国这几天就一直在跟李林甫讨价还价呢,不然这份账单若是被送回逻些城(拉萨),他都可以不用回去了,否则尸体都会被做成肉干。
而出使这件事,需要鸿胪寺出人,杨銛做为业务最不熟练的那个,被李林甫给选中了。
“这个好说,”杨洄笑道:
“出使番邦这种事情,卿官可去可不去,使者级别越低,越是彰显我天朝之威,彰显我圣朝并未将吐蕃放下眼里,这件事,我来找右相通融,绝无问题。”
鸿胪两个少卿,一个是魏珏,不买李林甫的账,一个是张博济,李林甫女婿,这俩肯定不会去。
而李林甫其实也知道杨銛更加不合适,之所以这么安排,就是让杨家来求他,然后他顺手卖个人情,人家已经内定了由信安王家里的老三鸿胪丞李岘出使,脑子好,转的快,嘴巴伶俐,又有皇族之威,适合这个差事。
“这样最好,”杨玉环笑道:
“家业大,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大家一起来商量的,你们和和睦睦,同舟共济,我心里看着也高兴。”
“都是托贵妃的福,”众人赶忙道。
这时候,杨玉环身后的侍女忽然走下台阶去往回廊,片刻后返回在杨玉环耳边低语几句,本来还带着一副笑脸的杨玉环瞬间变色,猛地起身道:
“回宫!”
“这是怎么了?”杨玉瑶察觉到不对劲,赶忙上去拉扯住自己妹妹,惊疑道:
“怎么回事,宫里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那个贱人刚刚进宫了,”杨玉环猛的甩开姐姐的手臂,咬牙切齿的就要带人离开杨府赶回兴庆宫。
大家在听到这句话之后,所有人都赶忙起身拦在杨玉环面前。
“不可不可,万万不可,”杨洄自然知道贵妃口中的贱人是谁,也知道东市那把火烧的是谁的产业,脑子一转,赶忙道:
“东市走水,牵扯极大,圣人定是问询此案,贵妃娘娘万勿打搅圣人,本来无事,勿要生事啊。”
“八郎说的对,你不要妄自揣测,”杨玉瑶更是一脸着急的死死拉住自己妹妹道:
“那是裴敦复的妻子,你这么一闹,圣人颜面何存?你是不是想我们都死?”
杨玉环虽然是个醋坛子,但也不是没脑子,经杨玉瑶这么一提醒,瞬间反应过来。
确实,那个贱人是大臣的正妻,自己若是就这么莽撞进宫,不等于是在说圣人私会大臣妻子,这个罪名可不是闹着玩的。
老大杨卉更是直接道:
“你今天别想出这个门,恃宠而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这是在家里,大家嘴上称你贵妃,但你终究还是我们的妹妹,有些事情,我们不会由着你胡来的。”
所有人都意识到,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贵妃带气回宫,否则会闹成什么样子,后果难以预料。
圣人的脸面是最大的,即使你是贵妃,也不能给圣人摆弄这样的脸色,那是找死。
大家一通苦口婆心的劝说,好不容易将杨玉环重新摁回了座位。
杨洄站在屋子中央,直言道:
“我跟贵妃娘娘明说了吧,东市那把火,牵扯的是皇子之争,事情大
“还有一件事,”杨玉瑶瞥了一眼杨銛,看向贵妃道:
“兄长不能服丧,丧礼要有二郎主持,服丧要三年,丢了官事小,坏了前途事大。”
杨玉环看向杨銛:“阿兄怎么说?”
“这个”杨銛一脸犹豫的低下头,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
他是孝顺儿子,他想给自己的亲爹服丧,但是心里也清楚,自己已经出嗣了,名义上已经成了亲爹的侄儿,不能守孝,况且三年守孝期,确实太影响他的仕途了,所以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这还用商量吗?”老大杨卉顿时蹙眉道:
“杨銛是顶了我们家门户的,你不能给二叔服丧,这是坏了规矩,杨锜一个人足够了。”
老八杨筱也附和道:
“是这么个理,这是礼法,也是为你好,三年呢,谁知道三年之中会发生什么?如今你在朝堂还没有站稳,这个时候守孝,能不能回来都不一定。”
杨锜看向大哥,点头道:
“阿爷的事情,我会打理妥当,当下时刻,阿兄要担起担子才是。”
杨銛叹息一声,点头道:“但我绝对不想出使吐蕃,这件事你们得帮我推了。”
吐蕃大败之后,留在长安的大使慕容经国已经向李隆基请罪,请求李隆基派使者前往吐蕃,修两国之好,续舅甥之情。
主要是败的太惨了,慕容经国做为吐蕃的纰论,深知此番举国之力攻唐,内部的损耗无法计算,只要是败了,第一时间就得求和。
李隆基呢,没有搭理他,因为他知道慕容经国做不了主,他要等到尺带珠丹给慕容送来指示,再做下一步安排。
而慕容经国前天上书了,吐蕃愿意继续朝贡大唐,还送上了尺带珠丹的请罪书,请求派使者往吐蕃,接受赞普的请罪。
这就是一个流程,请罪不是嘴巴上说说就行的,我得能够看到。
怎么看到呢,就是选一个使者代天子出使,接受降表,其实跟当年的舅甥之盟一个套路。
李隆基将这件事情交给了李林甫处理,李林甫认为接受朝贡符合大唐当下的利益,但是呢,决不能让吐蕃好过,于是他开了一份天价账单,打算拖死吐蕃。
慕容经国这几天就一直在跟李林甫讨价还价呢,不然这份账单若是被送回逻些城(拉萨),他都可以不用回去了,否则尸体都会被做成肉干。
而出使这件事,需要鸿胪寺出人,杨銛做为业务最不熟练的那个,被李林甫给选中了。
“这个好说,”杨洄笑道:
“出使番邦这种事情,卿官可去可不去,使者级别越低,越是彰显我天朝之威,彰显我圣朝并未将吐蕃放下眼里,这件事,我来找右相通融,绝无问题。”
鸿胪两个少卿,一个是魏珏,不买李林甫的账,一个是张博济,李林甫女婿,这俩肯定不会去。
而李林甫其实也知道杨銛更加不合适,之所以这么安排,就是让杨家来求他,然后他顺手卖个人情,人家已经内定了由信安王家里的老三鸿胪丞李岘出使,脑子好,转的快,嘴巴伶俐,又有皇族之威,适合这个差事。
“这样最好,”杨玉环笑道:
“家业大,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大家一起来商量的,你们和和睦睦,同舟共济,我心里看着也高兴。”
“都是托贵妃的福,”众人赶忙道。
这时候,杨玉环身后的侍女忽然走下台阶去往回廊,片刻后返回在杨玉环耳边低语几句,本来还带着一副笑脸的杨玉环瞬间变色,猛地起身道:
“回宫!”
“这是怎么了?”杨玉瑶察觉到不对劲,赶忙上去拉扯住自己妹妹,惊疑道:
“怎么回事,宫里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那个贱人刚刚进宫了,”杨玉环猛的甩开姐姐的手臂,咬牙切齿的就要带人离开杨府赶回兴庆宫。
大家在听到这句话之后,所有人都赶忙起身拦在杨玉环面前。
“不可不可,万万不可,”杨洄自然知道贵妃口中的贱人是谁,也知道东市那把火烧的是谁的产业,脑子一转,赶忙道:
“东市走水,牵扯极大,圣人定是问询此案,贵妃娘娘万勿打搅圣人,本来无事,勿要生事啊。”
“八郎说的对,你不要妄自揣测,”杨玉瑶更是一脸着急的死死拉住自己妹妹道:
“那是裴敦复的妻子,你这么一闹,圣人颜面何存?你是不是想我们都死?”
杨玉环虽然是个醋坛子,但也不是没脑子,经杨玉瑶这么一提醒,瞬间反应过来。
确实,那个贱人是大臣的正妻,自己若是就这么莽撞进宫,不等于是在说圣人私会大臣妻子,这个罪名可不是闹着玩的。
老大杨卉更是直接道:
“你今天别想出这个门,恃宠而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这是在家里,大家嘴上称你贵妃,但你终究还是我们的妹妹,有些事情,我们不会由着你胡来的。”
所有人都意识到,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贵妃带气回宫,否则会闹成什么样子,后果难以预料。
圣人的脸面是最大的,即使你是贵妃,也不能给圣人摆弄这样的脸色,那是找死。
大家一通苦口婆心的劝说,好不容易将杨玉环重新摁回了座位。
杨洄站在屋子中央,直言道:
“我跟贵妃娘娘明说了吧,东市那把火,牵扯的是皇子之争,事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