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无情无义的孽障

第一百三十七章 无情无义的孽障(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严武嘴角一抽,他巡查京师,可以说只要在巡区范围之内,大事小事他都能知道大半,但绝对不知道安兴坊的事情。  

“嘶,你还认识杨孺人?”严武愣道。  

崔郎道:  

“某族内有一堂兄,乃蒲州安邑县令崔峋,夫人杨氏,便是隋王孺人堂姐,我是由堂嫂介绍给了隋王孺人,再由隋王孺人推荐给了咸宜公主。”  

“坐坐坐,自己人,”严武听罢之后,哭笑不得道:  

“你小子在公主府盘桓那么久,金吾卫的弟兄差点找个角落把你阴了,以后做事情稳当点。”  

崔郎一听自己还差点出事,顿时诧异道:  

“公主正在斗鸡,没功夫看我的行卷,我一直等到公主尽兴,才有机会见到尊严,你们金吾卫做事是不是太毛躁了,事情都不问清楚吗?”  

是我太紧绷了,严武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放在平时,他们肯定会谨慎点,但是最近这不是驸马不在家嘛,关键是隋王也不在啊,这个档口公主要是那什么,他们这帮在金吾卫任职的属官,第一个挨训。  

杨孺人的三个堂姐,他是知道的,其中老三就是住在隋王宅的那个杨玉瑶,眼前崔郎口中说的崔夫人,那是杨大娘。  

“怎么样?顺利否?公主答应举荐你了吗?”严武瞬间变了副嘴脸,完全是以一种自己人的态度与对方交流。  

崔郎叹息一声:“公主说他没举荐过士子,不知道能不能行,不过她说会尽力帮忙的。”  

“公主答应了,那就肯定行,”严武笑呵呵道。  

接下来,两人又东拉西扯的闲聊半晌后,严武便告辞离开了。  

他虽然在王府任职的时间不久,但却见过咸宜公主多次,也从别人口中,对公主的性子大致有个了解。  

如果公主真是这么回答对方的,那么崔郎恐怕是被忽悠了。  

因为公主的性子,如果答应你的话,会非常痛快,而且立即就会去办,绝不会说什么尽力帮忙?  

尽力帮忙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我可能力量有限,帮不上忙。  

“六哥,你说崔乾佑这小子,多半是不是不成了?”  

傍晚时分,严武在每日蹭吃的羊肉馆子,见到了每日也在这里蹭吃的武庆,两人都是刚刚换班,就过来吃饭了。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今天的事情。  

武庆吸溜着羊汤,点了点头:  

“公主这句话,等同于拒绝,也是这位崔郎倒霉,公主对杨家的怨恨太大,他走杨大娘的路子,在公主这边根本行不通。”  

严武嚼着羊肉,皱眉道:  

“可是当下,杨氏有起势之象,隋王若在,恐怕杨孺人都用不着介绍给公主,六哥您觉得,隋王如果没去终南山,是否会举荐这个人呢?”  

武庆一愣,放下碗,摸着自己的胡须思考一阵,点头道:  

“会的,杨孺人又不是外人,阿郎怎会连这样的小事都不帮呢?”  

严武噢了一声,随即道:  

“那咱们是不是该将这事帮隋王办了?我可以想办法,但是公主若是怪罪起来,六哥您得帮我顶着啊?”  

“哈哈没问题,”武庆在咸宜那边,这都是自己人,闻言笑道:  

“公主若是怪罪,都算我的。”  

“那就全仗六哥了”严武要来一壶新酒,又给武庆满上了。  

他爹是吏部尚书,举荐几个人,完全就是洒洒水,他之所以想办这件事,其实就是想讨好杨孺人。  

眼下的隋王宅,他能看得出来,其中有些人看自己是不爽的,尤其是那个李晟,甚至连王妃,对自己应该也有些不满。  

而他也大概了解王妃的性格,人家一旦看某人不顺眼,几乎很难扭转过来,但严武还想跟着李琩混呢,所以交好杨孺人的话,今后隋王身边,总还有一个帮自己说话的人。  

不至于像现在一样,四面楚歌,也就武庆和李无伤,还跟他关系不错。  

于是严武在吃过之后,交付甲胄兵械于公房,便去了一趟隋王宅。  

杨绛和杨玉瑶恰好又在一起。  

“大郎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杨玉瑶诧异道。  

严武低头道:  

“小子以为,举荐崔乾佑,实无需劳烦公主,今日巡检之金吾卫,差点以为他是个小白脸,找地方阴了,真要那样的话,崔郎岂不冤死?驸马不在,隋王也不在,所以小子以为,举荐崔乾佑的事情,可否交给我来办?”  

杨绛忍不住笑道:  

“你小子怎么变得这么殷勤了?严尚书最讨厌你给他惹麻烦,此事能行吗?”  

严武嘿嘿笑道:  

“他就我这么一个儿子,不能行,也得行啊,更何况是为孺人效力,我阿爷定当办妥。”  

杨绛双目一眯,已经看穿严武的本意了。  

自从他的案子结束之后,王宅里很多人对待严武的态度就不一样了,因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就是严武杀了自己的心上人,而家主隋王是在硬保。  

当你开始厌恶一个人的人品,确实很难扭转印象,所以现在很多人在面子上,已经开始与严武疏远了。  

当下的严武,在王府已经陷入被孤立的窘境,杨绛算是看出来了,明摆着人家这次也是投碟自应,想要依附自己。  

杨绛笑道:“那便有劳大郎了,代我向令尊道谢,因我娘家之事辛劳严尚书,实在羞愧。”  

“不敢不敢,能为孺人分忧,是小子及严挺之的福气,”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