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宗籍扩容(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唐青史留名的诗人,大多活的不如意,他们的诗都是感慨,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其实是遗憾,他们将自己的遗憾化作了美妙的诗歌,流传于世。
但是李琩,想给李白一次机会。
去年年初,李隆基下旨宗正属籍扩容之事,消息应该已经传遍天下,那么李白入京多半就是今年的事情,因为他得给自己找个光鲜的祖宗,方便参加科举。
这不巧了嘛,眼下的宗正卿李琳,是李琩的堂兄弟,李白入籍的最大难关,李琩可以给他打通,那么就剩下亲戚了。
他得有正经来历的亲戚证明,才能给他伪造一套可以追溯来历的出身证明。
没办法,李白想跟李琩他们家认亲戚,难度多少是有点大了。
也是巧了,这几天李琩在皇城溜达的时候,认识一位出身很屌,但是当下却混的很惨的武官。
李琩就喜欢与不如意的人打交道,再加上这个人在历史上大大有名,所以他牢牢记在了心上。
此人眼下的官职叫做直长长上,位监门校尉下,为宿卫武官,隶属于左监门府,从七品下。
今年三十七岁,他是参加钤谋射策科考试,得中甲科,才获得这个职位,也就是说,他是个武举。
如果普通家族出身,混成这样好像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他可是清河崔氏。
历史上李亨的宰相,崔圆。
这天,李琩又去了皇城,在恭礼门外,见到了正在当值的对方。
“你过来,我有些事情找你,”
李琩朝崔圆勾了勾手指,对方屁颠颠的就跑过来了。
然后李琩挪步远处,避免两人的谈话被人听到,却又保持在恭礼门监门卫的监视距离之内:
“你是不是有一个亲戚在户部任职?”
崔圆前天就在恭礼门下跟李琩闲聊过,当然了,李琩当时不只是跟他闲扯,而是跟所有人闲扯,身上没有一点亲王架子,还特别诙谐幽默,予人好感。
“回隋王,确实有,不过您是怎么知道的?”崔圆也是一脸迷糊,我堂堂清河崔,家族在朝堂没一个支棱的,就一个远房表亲,你都知道?
李琩笑道:“废话,你那表亲刚刚入我宗正谱牒,他的出身来历及亲属关系,宗正寺查了个底掉,我自然知道。”
“噢”崔圆恍然大悟,没错,他在户部那个表丈姓李,今年年初被宗正寺扩籍,收入皇室宗族亲属。
表丈,就是表丈人,表叔伯的意思,是崔圆姑奶奶的儿子。
现任户部下设金部司郎中的李彦允。
“隋王询问卑职,有何缘故?”崔圆好奇道。
李琩点了点头:“我这不是不认识他吗?想让你帮我引见一下。”
啊?崔圆一愣,我没那个胆子啊,您的身份特殊,我哪敢给您引见金部堂官?
崔圆不敢答应,虽然他清楚眼前之人出嗣了,要比十王宅里那帮人自由太多,但也不能结交中枢大臣啊,还是我唯一的依靠,你要是牵连了他,我不也得完蛋?
李琩自然看出对方的为难:
“别乱想,我其实不是找他,而是让他帮忙给我介绍另外一个人。”
“谁?”崔圆错愕的。
李琩愣道:
“你管的倒挺多,怎么这么多废话?你今天散值之后就去跟他打个招呼,约个地方,我不便去他家里,其它哪都行。”
“这”崔圆一脸为难。
李琩抬脚就给了他大腿一下:
“怪不得清河崔出身,只能当个看大门的,没眼力劲啊。”
崔圆嘴角一抽,勉为其难的答应了李晟今年是不能参加武举的,得明年,严格意义上来说,他明年都不行。
因为他明年才十六岁,而大唐的武举,是十八岁才能报名,不过没关系,这小子长的老熟,已经虚报年龄了。
虚报年龄这种事情在后世都不算罕见,何况在大唐。
武举的考生有着严格的要求,六品以下文武官子弟、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勋官子弟,才具备报名资格,而且必须缴纳够十三年的品子课钱,才能报名。
品子课钱,品子就是官宦子弟,朝廷给了他们一个职位,就需要缴纳课钱,一年一千五百钱。
李晟在隋王府的职位,是李琩要来的没错,但他没有那个出身,李琩也搞不定,他爹是陇右镇西军副使,他爷爷是陇右积石军副使,级别都不低。
这小子这段时间一直在练习武艺,武举有六个必考项目,长垛、马射、马枪、步射穿扎、翘关负重、身材言语。
剩下的,就是钤谋射策科、武足安边科、智谋将帅科、军谋越群科、洞识韬略堪任将相科、军谋宏达才任边将科,军谋宏达才任将帅科。
过了六项必考,才能考这些军谋策略。
因为李隆基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边镇节度入京担任宰相,或者宰相去边镇担任节度,所以武举是非常重要的科目。
你真要能混成边镇节度,就可以像牛仙客一样回来担任宰相。
当然了,你想实现这个梦想,难度之大,比你考中麻省理工物理学博士然后再创立搜狐的难度,还要大的多。
“多买些牛羊,给这小子补一补,”李琩在府内的演武场,观看着武庆和牛五郎等人协助李晟练习武艺,朝身边的王妃郭淑说道:
“武举对身材、言语是有要求的,身材,以身长六尺以上者为次上,以下为次,言语,以神采堪统领者为佳,李
但是李琩,想给李白一次机会。
去年年初,李隆基下旨宗正属籍扩容之事,消息应该已经传遍天下,那么李白入京多半就是今年的事情,因为他得给自己找个光鲜的祖宗,方便参加科举。
这不巧了嘛,眼下的宗正卿李琳,是李琩的堂兄弟,李白入籍的最大难关,李琩可以给他打通,那么就剩下亲戚了。
他得有正经来历的亲戚证明,才能给他伪造一套可以追溯来历的出身证明。
没办法,李白想跟李琩他们家认亲戚,难度多少是有点大了。
也是巧了,这几天李琩在皇城溜达的时候,认识一位出身很屌,但是当下却混的很惨的武官。
李琩就喜欢与不如意的人打交道,再加上这个人在历史上大大有名,所以他牢牢记在了心上。
此人眼下的官职叫做直长长上,位监门校尉下,为宿卫武官,隶属于左监门府,从七品下。
今年三十七岁,他是参加钤谋射策科考试,得中甲科,才获得这个职位,也就是说,他是个武举。
如果普通家族出身,混成这样好像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他可是清河崔氏。
历史上李亨的宰相,崔圆。
这天,李琩又去了皇城,在恭礼门外,见到了正在当值的对方。
“你过来,我有些事情找你,”
李琩朝崔圆勾了勾手指,对方屁颠颠的就跑过来了。
然后李琩挪步远处,避免两人的谈话被人听到,却又保持在恭礼门监门卫的监视距离之内:
“你是不是有一个亲戚在户部任职?”
崔圆前天就在恭礼门下跟李琩闲聊过,当然了,李琩当时不只是跟他闲扯,而是跟所有人闲扯,身上没有一点亲王架子,还特别诙谐幽默,予人好感。
“回隋王,确实有,不过您是怎么知道的?”崔圆也是一脸迷糊,我堂堂清河崔,家族在朝堂没一个支棱的,就一个远房表亲,你都知道?
李琩笑道:“废话,你那表亲刚刚入我宗正谱牒,他的出身来历及亲属关系,宗正寺查了个底掉,我自然知道。”
“噢”崔圆恍然大悟,没错,他在户部那个表丈姓李,今年年初被宗正寺扩籍,收入皇室宗族亲属。
表丈,就是表丈人,表叔伯的意思,是崔圆姑奶奶的儿子。
现任户部下设金部司郎中的李彦允。
“隋王询问卑职,有何缘故?”崔圆好奇道。
李琩点了点头:“我这不是不认识他吗?想让你帮我引见一下。”
啊?崔圆一愣,我没那个胆子啊,您的身份特殊,我哪敢给您引见金部堂官?
崔圆不敢答应,虽然他清楚眼前之人出嗣了,要比十王宅里那帮人自由太多,但也不能结交中枢大臣啊,还是我唯一的依靠,你要是牵连了他,我不也得完蛋?
李琩自然看出对方的为难:
“别乱想,我其实不是找他,而是让他帮忙给我介绍另外一个人。”
“谁?”崔圆错愕的。
李琩愣道:
“你管的倒挺多,怎么这么多废话?你今天散值之后就去跟他打个招呼,约个地方,我不便去他家里,其它哪都行。”
“这”崔圆一脸为难。
李琩抬脚就给了他大腿一下:
“怪不得清河崔出身,只能当个看大门的,没眼力劲啊。”
崔圆嘴角一抽,勉为其难的答应了李晟今年是不能参加武举的,得明年,严格意义上来说,他明年都不行。
因为他明年才十六岁,而大唐的武举,是十八岁才能报名,不过没关系,这小子长的老熟,已经虚报年龄了。
虚报年龄这种事情在后世都不算罕见,何况在大唐。
武举的考生有着严格的要求,六品以下文武官子弟、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勋官子弟,才具备报名资格,而且必须缴纳够十三年的品子课钱,才能报名。
品子课钱,品子就是官宦子弟,朝廷给了他们一个职位,就需要缴纳课钱,一年一千五百钱。
李晟在隋王府的职位,是李琩要来的没错,但他没有那个出身,李琩也搞不定,他爹是陇右镇西军副使,他爷爷是陇右积石军副使,级别都不低。
这小子这段时间一直在练习武艺,武举有六个必考项目,长垛、马射、马枪、步射穿扎、翘关负重、身材言语。
剩下的,就是钤谋射策科、武足安边科、智谋将帅科、军谋越群科、洞识韬略堪任将相科、军谋宏达才任边将科,军谋宏达才任将帅科。
过了六项必考,才能考这些军谋策略。
因为李隆基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边镇节度入京担任宰相,或者宰相去边镇担任节度,所以武举是非常重要的科目。
你真要能混成边镇节度,就可以像牛仙客一样回来担任宰相。
当然了,你想实现这个梦想,难度之大,比你考中麻省理工物理学博士然后再创立搜狐的难度,还要大的多。
“多买些牛羊,给这小子补一补,”李琩在府内的演武场,观看着武庆和牛五郎等人协助李晟练习武艺,朝身边的王妃郭淑说道:
“武举对身材、言语是有要求的,身材,以身长六尺以上者为次上,以下为次,言语,以神采堪统领者为佳,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