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画妖师 > 三十九:蠹鱼

三十九:蠹鱼(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同地停了下来,不再逃窜。  

有几头胆子大的白鹿,还不慌不忙地回身俯首饮水。  

李蝉回头一看,那山坳后方,跃出一头身高三丈的白虎。白虎盯着鹿群半晌,却始终不敢跨过清溪,不甘地咆孝一声,反身遁入林中。  

鹿群见到白虎,也不再惊惶。李蝉摸了摸带他过来的白鹿,走向溪后的竹林,听到一阵隐约的琴声。  

李蝉循着琴声,穿过竹林,望见青竹掩映的一片山崖。  

崖下有一猿猴,白发赤足,容貌丑恶,却抚着一架桐木古琴,粗糙手指在弦间翻飞。  

看到李蝉,白猿放开琴弦,“来者何故扰人清静?”  

李蝉在竹前停步,“若真得了清静,何至于轻易被打扰。”  

白猿皱眉,模样显得更加凶戾,“这不是外人该来的地方,足下请回吧!”  

李蝉笑道:“一见面就赶人,这可不是待客之道。”  

“足下想当客人也可以。”白猿咧嘴一笑,站起身来,皮毛下的孱弱身躯迅速鼓胀,霎时间,竟高过了山崖,嵴背抵住山石,稍稍一动,便擦落一片乱石,那古琴也化作一根巨大桐木,被它提在手中,“先过了朱某这关再说!”  

白猿肌肉坟起,巨木横扫,那一片挺立的青竹纷纷倒伏,被犁为平地,它望着那片飞起的青竹叶和尘埃,冷笑一声。  

同时也有一道笑声响起,它扭头一看,青年站在桐木顶端,好整以暇地看了过来。  

白猿童孔一缩,用力嘶吼,掀起一阵声浪,树叶簌簌而落,远方群鸟惊飞。它大步上前,探手一抓,掌间挤出的空气发出一声爆响,青年却不知何时落到了它手背上。  

白猿怒极,挥臂一扫,土石在巨力下柔弱如水,被挤出道道波澜!  

青年的身体也被甩上半空!白猿吼叫着挥掌一抓,眼看他已无处可逃。  

石明阁里,李蝉盘坐不动,除去灯线的噼啪声、雪落声、祭祀的乐声,身边还隐有翻书声响起。  

他眉毛微微一动,哗哗,西侧书架上,一本古籍似被风翻开,翻到十余页时,又戛然停了下来,纸页上的字句映着灯光:“凫篌朱厌,见则有兵。类异感同,理不虚行…”  

噗,一声轻响,纸上“朱厌”二字被流动的天地元气戳破。  

山崖下,白猿的巨爪恰好抓住青年,就这在一刹,它的身躯乍然消失。  

李蝉飘然落下,身边的光景又迅速变化。  

他踩到地上时,已是深夜,明月当空,一座草庐结在山崖边。  

庐里隐有烛火,传出一阵读诗声:“拜斗山前云雾深,此间迟尺到红尘。读书莫敢高声语,怕遣风雷惊世人。”  

李蝉借着月光走过去。  

屋内,一名麻衣白发的老翁对着桌前青灯黄卷,见到李蝉,他起身相迎,笑道:“使了些微末手段,果真拦不住郎君,方才实在是多有得罪,阁下请入座吧,老夫准备些酒食,也好向郎君赔罪。”  

李蝉入座,庐中陈设简陋,墙上挂着草衣、药锄等物,几乎称得上一贫如洗,他笑道:“这屋中也有酒食?”  

麻衣老翁呵呵一笑,“自然有,郎君觉得‘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如何?”  

“玄门谓松针为仙人之粮,长生之药,这酒不谈味道如何,仙气是有了。”李蝉笑了笑,“不过如今天冷,‘辘轳提出神仙酒,倾入寒炉炭初红’,这句也不错。”  

“这是当年洪道谦写的玄都神仙酒,看来郎君也是好酒好书之人。”  

麻衣老翁欣然,翻开黄卷。  

石明阁里,某本诗集上的“辘轳提出神仙酒,倾入寒炉炭初红”之句消失不见,只留下蠹蚀般的空洞。  

草庐的木桌边,则多出了一炉正在火炭上煮热的美酒。  

麻衣老翁又紧接着翻出“蓼茸蒿笋试春盘”之句,桌上又多出了些菜蔬。  

“郎君吃鱼么?”  

“当然吃。”  

“‘郎君觉得‘金盘鲙鲤鱼’与‘酌醴鲙神鱼’哪个更美味?”  

“后者好一些。”  

“我与郎君所见略同。”麻衣老翁翻阅手中黄卷,又摇摇头,“这诗虽好,抄录的人字却差了些。”  

说完,又与李蝉讨论一番,把一句“白鸟衔鱼上钓矶”中的鱼抓了出来。  

二人又说山泉,说野菜,谈论一阵,桌上酒食逐渐丰盛。那鱼吃了一半,麻衣老翁咂一口酒,又翻书寻找,忽然嘿嘿一笑,摘出“樱珠煎蜜,杏酪蒸羔”等字,赞道:“好,好,这字儿是殷如晦抄录的,当朝文人,若论学识,当属此君为第一人,这些字一定十分美味。”说着,便把一碟珍馐端上桌。  

李蝉笑道:“阁下久居在此,对世间文人想必是了若指掌了。”  

“惭愧,历代文章辞赋,老朽都只是略懂。”麻衣老翁呵呵一笑,表情却没半点惭愧的意思。  

待品尝了樱珠煎蜜、杏酪蒸羔麻衣老翁又感慨道:“其实名气大的文人,传世的章句也多,可一样的酒菜,就算再美味,吃多了也容易生腻。而有些文人,虽然声名不显,文才却丝毫不输。只是,时运不济,没能名扬于世。不过他们留下的字句却更稀罕,别有一番风味啊。”言语间隐有惆怅之意。  

李蝉点头道:“譬如刘则沄的《洞灵志》,孙梅逸的《十二洲记》,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作者生前籍籍无名,死后才被人所知。”  

麻衣老翁道:“这两本书冷僻得很,郎君却连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