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国舅 > 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的不通,就走玄的

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的不通,就走玄的(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国丈爷这会儿装病已无现实意义。  

张延龄道:“病情一直反复,只能看天意了。”  

庞顷听了,满脸都是苦涩:“张国丈有什么意外的话,只怕是…二公子,庞某能否亲自登门探望?榻前问候,也算是尽一份心意。”  

“不用了。”  

张延龄道,“眼下他必须得好好静养,我不想让朝事烦扰他内心。倒是庞先生您,去西北一趟,这才多少天?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庞顷苦笑:“无奈啊,我家道爷差遣得紧,先让我去鞑靼营地和谈,这不鞑靼人还没动身,我却先出发了…回京已经两天,在此期间,按照我家道爷的吩咐,带着礼物去几个人家中拜访…却是…”  

欲言又止。  

张延龄道:“应该不太顺利吧?”  

“是。”  

庞顷道,“我家道爷说,眼下他地位不比从前,自然有人要避忌。只是西北打了一场胜仗,照理说不该被人如此嫌弃才对。谁曾想…”  

言下之意,我那位主公认为别人应该给他几分面子。  

结果回来后发现,每个人都唯恐避之不及,之前该怎么躲,如今还是怎么躲,无论是威逼利诱都不管用。  

就算有些人被李孜省拿捏住把柄,照理说应该替我那位主公说话,结果还是…  

张延龄道:“我想,他们针对的应该并非是李尚书,而是家父。”  

“啊?”  

庞顷问道,“这是何故?”  

张延龄叹道:“还不是朝中主流官员,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的,没一个愿意家父崛起?一旦他们暗中形成联合,逮着机会就发起攻击,让家父无法在朝中立足,最好是把他老人家打发到五军都督府,从此不问朝政。”  

“这…”  

庞顷不由认真琢磨起这番话来。  

张延龄笑道:“说白了,家父的病,还有怀公公即将离朝,都是引子。别人想趁这个窗口期,让家父离开朝堂。”  

庞顷顿时明白过来,失声道:“您是说,如今内阁首辅,加上司礼监掌印中官二位,想一齐…”  

张延龄道:“不但他们两位,东宫讲官出身的那帮官员,对家父也是貌合神离,他们并没有把家父当成自己人。只是他们做事更为低调和谨慎,没把事做到明面上。”  

“对啊。”  

庞顷听到这里很有感触。  

派系斗争,有的人喜欢把矛盾呈现在明面上,公开决裂。  

而像徐溥为首的东宫讲官出身的翰林们,则喜欢把事放到桌面下,一方面表现出对你的信任,暗地里却频使绊子,最后还会义正词严地说我们只是秉公处置。  

张延龄道:“吏部王尚书,对家父成见很深,再加上都察院马总宪等人,他们…也都是如此心思。”  

“唉!”  

庞顷叹了口气道,“跟我家道爷有交情的几位老臣,如今虽还在朝,哪怕贵为尚书,也都不问世事,只等着将来致仕还乡。眼下…如果有人要针对令尊和道爷,真不太好…应对。”  

一个在西北,鞭长莫及;  

一个在家中养病,束手无策。  

二人被针对,似乎只能干吃亏。  

这似乎也是看不惯张峦和李孜省的人,想趁机动手的原因。  

庞顷道:“明日鞑靼人入朝,听说有一场校场演兵,不知是几时?陛下是否会列席?到时会不会出乱子?”  

张延龄笑问:“庞先生也听说了?”  

“二公子,您实在太客气了。”  

庞顷道,“庞某及早赶回京师,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听从您的吩咐行事…您有事只管吩咐下来。这一声先生,实在是让敝人无地自容。”  

“庞先生乃李尚书身边得意干将,这声先生自然当得起。”  

张延龄笑道,“这次演兵,其实是我的主意,家父并没有参与进来。我这几天都在忙着操持此事。”  

庞顷道:“不知庞某是否有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没有。”  

张延龄道,“演兵之事,涉及到军权,庞先生最好不要轻易参与进来。我现在就担心有人暗中耍手段,攻讦家父,攻讦李尚书。”  

庞顷想了想,若有所思:“即便我联络的那些人,不见我,不接受馈赠,甚至连沟通的机会都不给,但眼下看来,至少无甚异动。”  

张延龄问道:“真就一点儿异常反应都没有?庞先生,敢问一句,最近可有到京师周边走走?”  

“这!?”  

庞顷好奇地问道,“庞某刚回京,且忙着到各家走动,尚未来得及去各处看看。二公子,您的意思是…”  

张延龄道:“我想问问,先帝在时,曾于京师周边修建不少庙宇和道观,其中有多少是李尚书经手的?”  

庞顷道:“初期是有,当时道爷尚未在朝中占据高位,先皇曾派他多次监工。但后来因为道爷位高权重,已不再参与这些繁琐小事。”  

“不亲身参与,那有多少利益过手?”  

张延龄再度问道。  

“这…”  

庞顷道,“二公子,您是否听到什么风声?”  

张延龄道:“我就问问,你要是不说,就当我没问。”  

“敝人并非有意遮瞒,其实情况是这样的…道爷拿到朝廷人事大权后,跟中官梁芳产生嫌隙,而佛寺和道观的修筑,乃皇家项目,多数工程均为梁芳窃据,利益很少过道爷的手。或者说,道爷无须通过这个来谋求利益。”庞顷道。  

张延龄点点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