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天机不可测(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怀恩攻击李孜省不得,却并不着恼,回到司礼监值房时,人还显得很轻松,竟难得地指点萧敬和李荣做事。
李荣最近很勤快,什么事情都抢着做,为的是将来能晋升高位。
眼下李荣虽只是司礼监四把手,但因为覃昌外调,而怀恩病重将死,覃吉也老迈不堪…李荣几乎被公认为未来司礼监的扛把子。
想要当上这个掌舵人,就必须要紧跟上位者的脚步,具体到司礼监就必须取得怀恩的信任,只有如此怀恩才能指定他为接班人,并给他更多办事和历练的机会。
等怀恩回到座位上,覃吉凑上前,小声问道:“驳斥大臣们参劾张国丈的奏疏,不知该如何措辞,又该以什么语气…不知怀公公您有何高见?”
怀恩笑着问道:“陛下不是让厚方你负责此事吗?”
覃吉道:“总需要听听您的意见。”
“不妥,不妥。”
怀恩摇头道,“你也看到了,陛下对跟张国丈相关的人情事,非常回护,之前在乾清宫虽然陛下没说,但我看得出来,陛下对我已经有些不满了。唉,陛下这种态度,也不知是对是错,希望未来不要出岔子才好。”
覃吉心里在想,你说这话莫不是在暗示我什么?
难道你的意思是说,连我也是陛下因张国丈爱屋及乌而牵扯上的“人情事”?
覃吉一脸认真地问道:“批复的言辞是不是应该平和些?或者干脆把事情按一按,等西北战事有了结果后再说呢?”
怀恩问道:“西北有战事吗?我怎么不知道?”
“呃?”
覃吉先是一怔,随即苦笑。这下他完全明白了,只能无奈地点头,“是啊,西北到目前为止都太平无事。”
怀恩满意地笑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现在我就担心有的人为了能向陛下交差,做那无中生有之事。你说从成化年到现在,西北历年都有边事,但哪次真正威胁到大明安危存续?唉!算了,最近事太多,咱还是先别想这些有的没的…”
覃吉只能附和:“眼下朝事确实不少。”
“嗯。”
怀恩点头嘉许,“这事情一桩桩一件件的,哪个不重要?单就说这北直隶大旱,从去年冬天开始就下了一场大雪,眼下更是一点儿雨水都不见,土地都快迸裂了…若开春后仍如此,怕是陛下要遭来非议。”
覃吉一听就着急起来。
这时代,但凡天象变化以及气候异常,都会找个背锅侠,老天爷长期不下雨影响到农业耕作,那可是要归咎到皇帝身上的。
具体是不是皇帝的责任并不重要,主要是百姓真的会这么想,到时候皇帝很可能还要下罪己诏。
怀恩笑道:“厚方,你最近有常去张国丈府上吗?就没跟他提过这件事?”
“这…”
覃吉皱眉不已,问道,“连这种事也要问张国丈,有必要吗?”
怀恩似笑非笑地道:“张国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军机大事不问他,钦天监的事总该问问吧?为了大明百姓的福祉,为了圣上的名声,让他测测天机,难道不是理所应当之事吗?”
覃吉显得很无奈,叹道:“好吧,在下有时间一定找他问问。”
边关捷报一时半会儿传不到京师来。
故此张峦在朝的名声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反倒因为他干涉九边军务,背负了祸国殃民的骂名。
覃吉登门探病时,从门子口中得知张峦已经卧榻不起了。
覃吉到了张峦榻前,看着病床上憔悴的一张脸,感动不已:“先生为国事操劳,案前病倒,真乃国之栋梁也。”
张峦心想,我这个病人都还没觉得怎样呢,你在这里感动什么?
我这明显是小病装大病,你难道看不出来?
还是说你看出来了,故意在这儿说反话激我?
“都是分内之事。”
张峦谦虚地道,“我不能比怀公公,也比不上覃公公您,只想早些病愈,为朝廷、为陛下做点儿事情。”
覃吉道:“先生,这里有一件事情非跟您说不可,还请见谅。”
“哦?是因为朝中有人参劾我吗?你不用说,我都知道。”张峦一脸正气地道,“受人非议,并不影响我一腔报国之心。”
覃吉赶紧道:“不是为此事,而是为今年北方的旱灾。”
“啊!?”
张峦道,“这跟治理黄河有关吗?”
“没有关系…您怎会如此认为呢?”
覃吉也很迷糊,你怎么突然就扯到治河上面去了?
张峦点头道:“对于今年春天的旱灾,我也很担忧,但我这边也没办法,毕竟我又不是神仙,没法驱动雷公电母,还有各海龙王…这样吧,回头我再算算。”
“您费心了。”
覃吉道,“这不是吗,皇宫又织造出不少布匹,但眼下…”
“怎么,莫非愁销路?”
张峦好奇地问道。
“这个…倒是不发愁,只是…不知如何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原料需求。”
覃吉解释了一句,又问,“不知令郎在府上吗?陛下那边想问问,从哪儿才能购进棉麻等原料?眼下许多纺纱机和织布机都空了下来,就是原材料不够了。”
张峦恍然道:“听你话里的意思,因为材料紧缺,宫里织造都进行不下去了?”
覃吉无奈道:“宫禁内能用于织造的人多得很,眼下纺纱机和织布机效率太高,人手竟
李荣最近很勤快,什么事情都抢着做,为的是将来能晋升高位。
眼下李荣虽只是司礼监四把手,但因为覃昌外调,而怀恩病重将死,覃吉也老迈不堪…李荣几乎被公认为未来司礼监的扛把子。
想要当上这个掌舵人,就必须要紧跟上位者的脚步,具体到司礼监就必须取得怀恩的信任,只有如此怀恩才能指定他为接班人,并给他更多办事和历练的机会。
等怀恩回到座位上,覃吉凑上前,小声问道:“驳斥大臣们参劾张国丈的奏疏,不知该如何措辞,又该以什么语气…不知怀公公您有何高见?”
怀恩笑着问道:“陛下不是让厚方你负责此事吗?”
覃吉道:“总需要听听您的意见。”
“不妥,不妥。”
怀恩摇头道,“你也看到了,陛下对跟张国丈相关的人情事,非常回护,之前在乾清宫虽然陛下没说,但我看得出来,陛下对我已经有些不满了。唉,陛下这种态度,也不知是对是错,希望未来不要出岔子才好。”
覃吉心里在想,你说这话莫不是在暗示我什么?
难道你的意思是说,连我也是陛下因张国丈爱屋及乌而牵扯上的“人情事”?
覃吉一脸认真地问道:“批复的言辞是不是应该平和些?或者干脆把事情按一按,等西北战事有了结果后再说呢?”
怀恩问道:“西北有战事吗?我怎么不知道?”
“呃?”
覃吉先是一怔,随即苦笑。这下他完全明白了,只能无奈地点头,“是啊,西北到目前为止都太平无事。”
怀恩满意地笑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现在我就担心有的人为了能向陛下交差,做那无中生有之事。你说从成化年到现在,西北历年都有边事,但哪次真正威胁到大明安危存续?唉!算了,最近事太多,咱还是先别想这些有的没的…”
覃吉只能附和:“眼下朝事确实不少。”
“嗯。”
怀恩点头嘉许,“这事情一桩桩一件件的,哪个不重要?单就说这北直隶大旱,从去年冬天开始就下了一场大雪,眼下更是一点儿雨水都不见,土地都快迸裂了…若开春后仍如此,怕是陛下要遭来非议。”
覃吉一听就着急起来。
这时代,但凡天象变化以及气候异常,都会找个背锅侠,老天爷长期不下雨影响到农业耕作,那可是要归咎到皇帝身上的。
具体是不是皇帝的责任并不重要,主要是百姓真的会这么想,到时候皇帝很可能还要下罪己诏。
怀恩笑道:“厚方,你最近有常去张国丈府上吗?就没跟他提过这件事?”
“这…”
覃吉皱眉不已,问道,“连这种事也要问张国丈,有必要吗?”
怀恩似笑非笑地道:“张国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军机大事不问他,钦天监的事总该问问吧?为了大明百姓的福祉,为了圣上的名声,让他测测天机,难道不是理所应当之事吗?”
覃吉显得很无奈,叹道:“好吧,在下有时间一定找他问问。”
边关捷报一时半会儿传不到京师来。
故此张峦在朝的名声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反倒因为他干涉九边军务,背负了祸国殃民的骂名。
覃吉登门探病时,从门子口中得知张峦已经卧榻不起了。
覃吉到了张峦榻前,看着病床上憔悴的一张脸,感动不已:“先生为国事操劳,案前病倒,真乃国之栋梁也。”
张峦心想,我这个病人都还没觉得怎样呢,你在这里感动什么?
我这明显是小病装大病,你难道看不出来?
还是说你看出来了,故意在这儿说反话激我?
“都是分内之事。”
张峦谦虚地道,“我不能比怀公公,也比不上覃公公您,只想早些病愈,为朝廷、为陛下做点儿事情。”
覃吉道:“先生,这里有一件事情非跟您说不可,还请见谅。”
“哦?是因为朝中有人参劾我吗?你不用说,我都知道。”张峦一脸正气地道,“受人非议,并不影响我一腔报国之心。”
覃吉赶紧道:“不是为此事,而是为今年北方的旱灾。”
“啊!?”
张峦道,“这跟治理黄河有关吗?”
“没有关系…您怎会如此认为呢?”
覃吉也很迷糊,你怎么突然就扯到治河上面去了?
张峦点头道:“对于今年春天的旱灾,我也很担忧,但我这边也没办法,毕竟我又不是神仙,没法驱动雷公电母,还有各海龙王…这样吧,回头我再算算。”
“您费心了。”
覃吉道,“这不是吗,皇宫又织造出不少布匹,但眼下…”
“怎么,莫非愁销路?”
张峦好奇地问道。
“这个…倒是不发愁,只是…不知如何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原料需求。”
覃吉解释了一句,又问,“不知令郎在府上吗?陛下那边想问问,从哪儿才能购进棉麻等原料?眼下许多纺纱机和织布机都空了下来,就是原材料不够了。”
张峦恍然道:“听你话里的意思,因为材料紧缺,宫里织造都进行不下去了?”
覃吉无奈道:“宫禁内能用于织造的人多得很,眼下纺纱机和织布机效率太高,人手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