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画饼(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不得已之下,覃吉最终还是听从了怀恩的建议,去见在京勋臣,希望他们能出面为新盐法捧场。
而他去的第一站,就是英国公府。
因为张懋在京几乎垄断了京营采办事项,仗着国公的身份,在京师商业圈子里也几乎是独一份的存在,尤其在万家式微后,他更是志得意满。
在覃吉看来,那些什么大长公主、外戚家什么的,不好去游走,最好就是找个有“软肋”的武勋,通过其关系,能拉拢一大批人来为皇帝捧场。
可当覃吉到了英国公府门前才得悉,张懋并不在家。
“英国公不是用过午膳就出宫了吗?怎么还没回家?”
覃吉问询。
门子不好回答这么敏感的问题。
此时,张懋的儿子张锐得到传报从大门里走了出来,先恭敬地向覃吉行礼,然后邀请覃吉入内饮茶。
覃吉赶忙拒绝:“今日乃正旦,部分勋臣还有前去拜谒皇陵的职责,或许英国公也在列,老朽只是过来看看,没有其他意思…”
“可是…”
张锐愣了一下,还是据实以陈:“家父并未领到出城谒陵的差事。”
“是吗?”
覃吉有些茫然地眨了眨眼,问道,“那…令尊,不知如今在何处啊?”
张锐直言不讳:“刚从宫里赴宴回来就出门了,听说他是去张国丈府上拜会,说是张家迟早要出公侯,趁着过年去走动一下,联络联络感情…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回来,覃公公还是里面请,喝茶等待吧。”
“什么?国公爷去张国丈府上了?”
覃吉一时间竟然没反应过来。
我正要试着说和张懋和张峦的关系呢!
谁让那位不让人省心的张国丈,在指定领兵护送粮草往西北的武勋人选时,毅然选择了保国公而不是英国公?这不正代表着,国丈府跟保国公府关系比较好,而跟英国公府相对比较疏远吗?
张锐解释道:“正是。家父说这是正常的人情往来,没有其他意思…毕竟张国丈未来极有可能会兼任五军都督府的差事,提前打好关系的话,也方便日后一起为朝廷效命。”
覃吉挤出一丝笑颜,摇头道:“老朽并非是质疑令尊前去张府的目的…话说,英国公拜会张国丈…还有旁的事吗?”
张锐听了很诧异。
你一边说不质疑,一边却又问得这么清楚,到底想干嘛?
谁不知道你提督东厂?
你一句话,就可能会影响到我张家的兴衰,毕竟你是新皇身边最受信任的人之一,谁敢不重视啊?
张锐恭敬地道:“具体为何事,小侄也不太清楚…公公还是里面请,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坐下来喝茶等候,想来要不了多久家父就会赶回来…”
“真不用了。”
覃吉一摆手,道,“接下来老朽尚有事情要忙,我这就走…实在是叨扰了!”
“啊?覃公公这是为何?若家父回来,知道没有挽留下公公您,还不知会如何责备小侄呢…到时候我该如何跟他老人家说呢?”
张锐也有些着急。
你前来拜会,结果大门都没进,话也没说清楚,你说我爹回来,我该怎么交代?不管什么时候,得罪厂卫头子都不是好事!
覃吉道:“老朽只为让大明君臣和睦,不过是年初到各家走走,能见到人固然好,见不到也不会生气,一切随缘吧。好了,老朽还要去下一家看看,就不多留了…”
张锐倒也不怯场,直言道:“公公,今日这时候,您去别家,怕也难以见到家主本人,何不提前派人去知会一声,让各家有个准备?”
你这突然登门造访,根本就不给主人家准备时间,谁那么有空暇,专门在家里等你前去?难道逢年过节不需要出去走动的么?
你堂堂司礼监秉笔太监,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只要提前通知一声,谁敢不乖乖留在家中等你上门?
覃吉苦笑道:“还是随缘吧!小公爷,不用送了!老朽去各处走走,告辞!”
京城官场,因为是新年伊始,大家都安心过节,也算太平和睦。
但在西北的李孜省和覃昌,这个年过得那叫一个心惊胆战。
二人跟随押送布料的车队,一路上跌跌撞撞,最后好不容易一头扎进井坪千户所,然后就此进退不得。
“这里距离偏关还有一百多里,距离边关也有四五十里,鞑靼人怎么可能会穿过长城要隘,出现在这里?”
覃昌内心惶恐不已,一到千户所衙门,就把千户王方叫了过来,当面一顿训斥,“你们就不知道在前面多修筑些堡垒,防止鞑靼人越过长城入内劫掠吗?”
大明成化末年,大同周边关隘要塞防御体系并不完善,堡垒修建得非常少。
临近千户所周围的边关像阻虎堡、将军会堡,甚至是老营堡千户所都还没开始修建,以至于在覃昌看来,西北边政之弊让他这个老太监承受了莫名的痛苦。
王方望着眼前咄咄逼人的覃昌和李孜省,无奈道:“两位上差,真不是不修,就连您脚下的这座千户所营堡,也是成化二十年才建好的。”
“啥?”
覃昌一脸难以置信。
李孜省问道:“那偏关周边有多少能抵御鞑靼人的堡垒?就靠你们井坪千户所?这…”
“偏关已不在大同镇的范围内,那边抵御鞑靼人的事情,不归我们管啊。”王方也很无奈。
你说,
而他去的第一站,就是英国公府。
因为张懋在京几乎垄断了京营采办事项,仗着国公的身份,在京师商业圈子里也几乎是独一份的存在,尤其在万家式微后,他更是志得意满。
在覃吉看来,那些什么大长公主、外戚家什么的,不好去游走,最好就是找个有“软肋”的武勋,通过其关系,能拉拢一大批人来为皇帝捧场。
可当覃吉到了英国公府门前才得悉,张懋并不在家。
“英国公不是用过午膳就出宫了吗?怎么还没回家?”
覃吉问询。
门子不好回答这么敏感的问题。
此时,张懋的儿子张锐得到传报从大门里走了出来,先恭敬地向覃吉行礼,然后邀请覃吉入内饮茶。
覃吉赶忙拒绝:“今日乃正旦,部分勋臣还有前去拜谒皇陵的职责,或许英国公也在列,老朽只是过来看看,没有其他意思…”
“可是…”
张锐愣了一下,还是据实以陈:“家父并未领到出城谒陵的差事。”
“是吗?”
覃吉有些茫然地眨了眨眼,问道,“那…令尊,不知如今在何处啊?”
张锐直言不讳:“刚从宫里赴宴回来就出门了,听说他是去张国丈府上拜会,说是张家迟早要出公侯,趁着过年去走动一下,联络联络感情…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回来,覃公公还是里面请,喝茶等待吧。”
“什么?国公爷去张国丈府上了?”
覃吉一时间竟然没反应过来。
我正要试着说和张懋和张峦的关系呢!
谁让那位不让人省心的张国丈,在指定领兵护送粮草往西北的武勋人选时,毅然选择了保国公而不是英国公?这不正代表着,国丈府跟保国公府关系比较好,而跟英国公府相对比较疏远吗?
张锐解释道:“正是。家父说这是正常的人情往来,没有其他意思…毕竟张国丈未来极有可能会兼任五军都督府的差事,提前打好关系的话,也方便日后一起为朝廷效命。”
覃吉挤出一丝笑颜,摇头道:“老朽并非是质疑令尊前去张府的目的…话说,英国公拜会张国丈…还有旁的事吗?”
张锐听了很诧异。
你一边说不质疑,一边却又问得这么清楚,到底想干嘛?
谁不知道你提督东厂?
你一句话,就可能会影响到我张家的兴衰,毕竟你是新皇身边最受信任的人之一,谁敢不重视啊?
张锐恭敬地道:“具体为何事,小侄也不太清楚…公公还是里面请,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坐下来喝茶等候,想来要不了多久家父就会赶回来…”
“真不用了。”
覃吉一摆手,道,“接下来老朽尚有事情要忙,我这就走…实在是叨扰了!”
“啊?覃公公这是为何?若家父回来,知道没有挽留下公公您,还不知会如何责备小侄呢…到时候我该如何跟他老人家说呢?”
张锐也有些着急。
你前来拜会,结果大门都没进,话也没说清楚,你说我爹回来,我该怎么交代?不管什么时候,得罪厂卫头子都不是好事!
覃吉道:“老朽只为让大明君臣和睦,不过是年初到各家走走,能见到人固然好,见不到也不会生气,一切随缘吧。好了,老朽还要去下一家看看,就不多留了…”
张锐倒也不怯场,直言道:“公公,今日这时候,您去别家,怕也难以见到家主本人,何不提前派人去知会一声,让各家有个准备?”
你这突然登门造访,根本就不给主人家准备时间,谁那么有空暇,专门在家里等你前去?难道逢年过节不需要出去走动的么?
你堂堂司礼监秉笔太监,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只要提前通知一声,谁敢不乖乖留在家中等你上门?
覃吉苦笑道:“还是随缘吧!小公爷,不用送了!老朽去各处走走,告辞!”
京城官场,因为是新年伊始,大家都安心过节,也算太平和睦。
但在西北的李孜省和覃昌,这个年过得那叫一个心惊胆战。
二人跟随押送布料的车队,一路上跌跌撞撞,最后好不容易一头扎进井坪千户所,然后就此进退不得。
“这里距离偏关还有一百多里,距离边关也有四五十里,鞑靼人怎么可能会穿过长城要隘,出现在这里?”
覃昌内心惶恐不已,一到千户所衙门,就把千户王方叫了过来,当面一顿训斥,“你们就不知道在前面多修筑些堡垒,防止鞑靼人越过长城入内劫掠吗?”
大明成化末年,大同周边关隘要塞防御体系并不完善,堡垒修建得非常少。
临近千户所周围的边关像阻虎堡、将军会堡,甚至是老营堡千户所都还没开始修建,以至于在覃昌看来,西北边政之弊让他这个老太监承受了莫名的痛苦。
王方望着眼前咄咄逼人的覃昌和李孜省,无奈道:“两位上差,真不是不修,就连您脚下的这座千户所营堡,也是成化二十年才建好的。”
“啥?”
覃昌一脸难以置信。
李孜省问道:“那偏关周边有多少能抵御鞑靼人的堡垒?就靠你们井坪千户所?这…”
“偏关已不在大同镇的范围内,那边抵御鞑靼人的事情,不归我们管啊。”王方也很无奈。
你说,